







【摘 要】 認知心理學指出,人存在有限的認知負荷,圖表能減少工作記憶元素,有效降低認知負荷。以201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考察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對分析師關注度的影響。研究發現,采用表格形式進行信息呈現能夠顯著提高分析師關注度。異質性檢驗表明,上述關系在未聘請四大、審計團隊非超額配置、低專長審計師、關鍵審計事項數量較多、應對段字數較低、風險性更低、相似性更高的情況下更明顯。經濟后果檢驗表明,采用表格形式通過提高分析師關注度,進而提高了媒體關注度和機構持股比例,降低了債務融資成本,抑制了短債長用水平。文章結論豐富了關鍵審計事項經濟后果的研究文獻,從心理學角度為審計信息的表達提供了一定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 認知負荷; 關鍵審計事項; 認知心理學; 呈現形式; 分析師關注
【中圖分類號】 F239.43;F239.1;F83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5)20-0107-09
一、引言
認知心理學指出,人類認知負荷有限,無法有效處理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進一步將認知負荷分為內部負荷和外部負荷,前者由指令的復雜性產生,后者則是由信息的呈現形式決定(例如,文本格式或圖表),是人為可控的信息表達[ 1 ],并且,與同等格式的文本相比,圖表能夠減少處理信息所需的工作記憶元素,降低認知負荷[ 2 ]。因此,人類識別信息過程中對信息的呈現形式高度敏感[ 3 ],不同形式對決策者施加的認知成本不同,進而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行為[ 4 ]。因此,在信息傳遞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信息自身的實質含量,同時需要關注如何將信息高效傳遞給信息使用者,才能充分發揮信息的增量作用,避免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審計作為我國監督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資本市場的信息傳遞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我國于2016年實行新審計報告改革,在審計報告中新增關鍵審計事項。從信息呈現形式來看,關鍵審計事項分為純文本和表格兩種形式。純文本形式在信息邏輯表達上更具優勢[ 5 ],審計師能夠詳細闡述風險分析、評估和應對的全過程,不過純文本表述也可能導致信息煩瑣、表述不清,從而降低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質效。表格呈現在信息表述上則更為簡明扼要,同時也可能導致審計師信息表述不充分,缺失重點描述。所以,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對資本市場究竟會造成什么影響尚未得知。證券分析師(以下簡稱“分析師”)作為資本市場信息傳遞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專業分析報告,對市場參與者制定長短期投資戰略至關重要,而分析師行為的決策起點在于是否跟蹤某家企業[ 6 ](即分析師關注),由投資者信息需求和分析師供給意愿共同決定[ 7 ],是分析師行為的研究重點之一。
目前尚未有學者針對審計信息的不同呈現形式是否會對分析師的關注度造成影響開展研究。在推動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呈現方式與信息內容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 ],審計報告是企業的重要披露信息,關鍵審計事項則是審計師識別、分析和應對企業風險過程的表達途徑,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分析師作為資本市場的信息中轉站,自然也會受到相應影響,因此,為彌補相應研究空白,本文將對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與分析師關注的關系進行深入探討。
本文的可能的創新點和研究貢獻如下:第一,豐富了信息呈現方式相關的研究內容。本文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以關鍵審計事項為切入點,拓展了信息呈現方式的研究邊界,豐富了相關研究內容。第二,高質量的信息是內容和形式的契合體,兩者充分互補。研究發現,在審計師資源或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能夠通過“約束性表達”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促進信息高效傳遞,為監管機構提供了一定政策借鑒。第三,經濟后果檢驗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兩方面說明信息呈現形式作為微觀行為對于資本市場影響企業決策也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對企業的信息披露行為起到了一定的啟示作用。
二、文獻綜述和研究假設
(一)文獻綜述
1.信息呈現形式的經濟后果
合理的信息呈現方式對信息使用者的認知會產生明顯影響[ 2 ]。從會計信息表述來看,信息呈報格式是會計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5 ],但是在實務中,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呈現形式并未得到充分重視,而與信息使用者認知所匹配的信息呈現形式,與信息內容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8 ],對資本市場的信息傳遞影響十分重要。從外部信息披露來看,李青原等[ 9 ]研究發現XBRL技術作為一種創新性語言,能夠為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一種更有效的決策信息分析格式,在信息處理和加工方面都具有優勢,能有效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從內部信息使用來看,管理會計報告作為內部報告,其呈現方式一直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10 ]。毛洪濤等[ 11 ]基于認知適配理論,研究發現在管理會計信息的應用中,不同的信息呈報格式,會對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效率造成不同影響。
2.分析師關注的影響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企業的信息披露行為會對分析師的關注度產生明顯影響。劉會芹等[ 12 ]研究發現企業的年報可讀性較低時,會增加分析師獲取信息的難度,導致分析師關注度和預測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吳德軍等[ 13 ]發現企業將社會責任報告中的環境信息進行前置能夠有效提高分析師關注度。而審計報告同樣作為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審計準則下的關鍵審計事項也會對分析師行為產生影響[ 14 ]。從內容特征來看,關鍵審計事項能夠對外傳遞更多的特質信息,具有明顯的信息價值,能夠有效降低企業和市場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分析師的預測準確度[ 15 ]。從文本特征來看,陸旭冉等[ 16 ]研究發現,關鍵審計事項語調能夠向分析師傳遞審計師對企業風險的情感偏向,顯著提高企業受到的分析師關注度。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企業信息的呈現方式會對資本市場產生明顯影響。分析師在資本市場中發揮信息中介作用,其行為也會受到相應影響。在新審計報告準則實施后,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研究了關鍵審計事項特征對分析師行為造成的影響,但是尚未有研究將關鍵審計事項呈現方式與分析師關注度進行結合。
(二)研究假設
認知心理學關注個體如何處理信息、獲得知識以及在面對外部刺激時產生的行為反應,是一門研究人類思維過程、感知、學習、記憶、語言以及問題解決等心理活動的學科。結合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能夠從信息認知的角度對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影響分析師關注開展理論路徑分析。
首先,從信息凸顯效應來看,個體的認知負荷有限,在面對多個信息源時,需要有效分配注意力,以應對復雜的信息環境。因此,個體傾向于選擇呈現形式更加簡單的信息[ 17 ],從而快速抓取關鍵信息。一方面,表格形式將信息按照次序排列,能夠減少分析師在信息搜索和理解上所需的認知努力[ 1 ],更好地滿足其信息獲取需求。另一方面,呈報格式會影響信息使用者的認知行為[ 3 ]。適配的呈現形式更容易抓住讀者興趣,激發思維。表格利用明顯的邊框引導分析師視線,使得審計信息更為生動、直觀,有助于加強分析師對信息的感知和理解,加深其對關鍵審計事項的認知。
其次,從信息準確效應來看,一方面,信息呈現形式會對復雜任務的決策績效產生顯著影響[ 18 ]。表格格式有助于減少冗余信息,提高信息的密度。工作記憶理論指出,人們在處理信息時容易受到冗余信息的干擾,分析師作為市場信息接收和傳遞的中轉站,信息來源和數量十分龐雜。此時,表格形式呈現的關鍵審計事項信息能夠通過條框限制性去除一部分非必要描述,專注于描述企業關鍵風險信息,有利于分析師獲取關鍵信息,提高決策效率。另一方面,信息是有序性的度量,伴隨信息結構化和組織程度不斷增加,信息不確定性不斷降低。表格通過明確的行列關系,能夠更為清晰地呈現信息,提高分析師的決策質量。
最后,從信息可比效應來看,一方面,主觀上表格化關鍵審計事項為分析師提供了信息分析框架。決策者在面臨復雜任務時,會盡量減少認知資源損失[ 17 ],傾向于選擇認知負荷較低的信息。當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化呈現,能夠為分析師構建對比分析框架[ 3 ],從而降低認知負荷[ 1 ]。另一方面,表格格式在信息比較方面具有優勢,這符合工作記憶理論所指的“關聯比較”特性。關鍵審計事項通常涉及不同風險類別、段落屬性等多個要素,表格將相關信息并列呈現,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可比性,進而提高分析師效率。
綜上所述,表格化呈現在信息凸顯、信息準確和信息可比效應三方面為分析師的決策提供有利條件,因此,基于上述的理論分析,本文提出假設1a。
H1a: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進行呈現會提高分析師關注度。
不過,分析師職責在于將公司信息轉化為投資建議,對于詳盡、準確的信息具有天然偏好,而純文本形式的關鍵審計事項信息有助于提供更全面深入的信息,揭示企業潛在的風險,進而提高分析師關注度。
首先,純文本形式在信息全面性上具有優勢。關鍵審計事項往往涉及復雜的重點風險和財務問題,表格形式的“約束性”作用下,審計師表達的信息可能會出現缺失,導致信息含量降低。而純文本形式在信息表達上更具靈活性,審計師能夠表達更為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分析師更深入地了解公司潛在風險,高度契合分析師的信息偏好。其次,純文本形式在信息邏輯性上具有優勢。圖表形式在涉及復雜的財務數據或審計判斷時,容易因簡化或不準確的表達而引起歧義或邏輯斷層,而純文本的關鍵審計事項信息有助于清晰地傳達審計師對企業風險點的判斷、分析及應對的全過程行為,確保信息邏輯表達的完整性[ 5 ],有效避免信息傳遞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解或信息模糊問題,為分析師的工作提供了更為有利的邏輯條件。
綜上所述,當關鍵審計事項采用純文本形式進行呈現時,通過信息表達的全面性和邏輯性,能夠提高分析師的跟蹤意愿和獲取信息的精度,從而提高分析師關注度。基于上述理論分析,本文提出假設1b。
H1b:關鍵審計事項采用純文本形式進行呈現會提高分析師關注度。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以201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為滿足研究需要,對樣本進行以下處理:(1)剔除了金融、保險行業樣本;(2)剔除ST、*ST樣本;(3)剔除資不抵債的樣本;(4)剔除數據缺失樣本;(5)對連續變量進行1%水平的雙側縮尾處理。最終,共得到13 579個觀測樣本。樣本數據來自于WinGo數據庫、CNRDS數據庫和CSMAR數據庫。
(二)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分析師關注度(Ana),選取企業在t到t+1年時段內關注企業的分析師人數進行求和,并對該數加1后做對數化處理,作為企業分析師關注度的衡量標準。
2.解釋變量
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Format)。如果企業審計報告中關鍵審計事項為表格形式的情況賦值為1,以純文本形式的情況賦值為0。
3.控制變量
借鑒吳德軍等[ 13 ]、王彪華等[ 19 ]的研究,本文選取了可能影響分析師關注度的控制變量,包括公司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總資產凈利潤率(Roa)、董事會規模(BSize)、獨董占比(Indep)、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Topone)、審計費用(Fee)、審計意見(Opinion)、產權性質(Soe)。此外,本文還加入了行業和年份固定效應。
(三)模型構建
為了驗證本文假設,參考已有研究,構建以下模型:
其中,Anai,t表示i行業t年度公司被分析師(團隊)的關注度,Formati,t表示公司當年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Controli,t為控制變量組,?琢0是常數項;i、t分別表示行業和年度,σi表示行業固定效應,?子t表示年度固定效應,?著i,t表示隨機擾動項。同時,本文主要回歸均在企業層面對標準誤進行了聚類調整。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在表2中Panel A匯報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被解釋變量方面,分析師關注度(Ana)的均值為1.947,中位數為1.792,說明樣本企業的分析師關注度整體近似呈正態分布;最小值為0.693,最大值為4.331,說明樣本企業的分析師關注度存在明顯差異。解釋變量方面,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Format)的均值為0.396,表明約39.6%的樣本企業審計報告中,關鍵審計事項以表格形式進行呈現,與張呈等[ 20 ]的研究基本一致,說明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并未達成共識,對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進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論與實踐意義。Panel B匯報了單變量檢驗結果,采用表格形式呈現關鍵審計事項的樣本公司,其分析師關注度均值和中位數均在1%水平顯著大于采用文本形式呈現關鍵審計事項的樣本公司分析師關注度,初步驗證了H1a。
此外,相關性檢驗結果表明,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Foramt)和分析師關注度(Ana)的Pearson相關系數在1%的水平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進一步驗證了本文結論的合理性。多重共線性結果顯示方差膨脹因子最大值為3.59,均值為1.73,說明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二)主回歸
表3匯報了關鍵審計事項的呈現形式與分析師關注度的回歸結果。具體來看,列(1)未加入控制變量和固定效應,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的系數在1%水平顯著為0.144;列(2)加入控制變量后,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的系數在5%水平顯著為0.034;列(3)加入年度和行業固定效應,并在公司層面進行聚類,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的系數在1%水平顯著為0.058,上述結果均表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現形式進行呈現能夠顯著提高分析師關注度,有效驗證了H1a。
(三)穩健性檢驗
1.安慰劑檢驗。借鑒王彪華等[ 19 ]的研究,采用安慰劑檢驗,以盡量排除未知因素對本文結論造成的影響。構建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虛擬變量,進行500次重復抽樣,觀察虛擬變量回歸系數分布圖和基準分析實際觀測系數的差異,發現估計的回歸系數服從正態分布,且大多數值分布在零附近,同時估計系數均小于實際觀測系數,符合安慰劑檢驗的預期結果,本文結論依舊穩健。
2.PSM。為緩解樣本選擇導致的結論偏差,選擇傾向得分匹配法(PSM)解決內生性問題。以上述控制變量為協變量,按0.05為卡尺范圍,采用1∶1、1∶2、1∶3的比例進行配對,以匹配后數據進行回歸的結果表明回歸系數均顯著為正,本文結論依舊穩健。
3.其他穩健性檢驗。第一,考慮到四大所傳遞的高質量審計信號可能引發分析師關注增加問題,將聘請四大所的公司樣本進行剔除。第二,考慮新審計報告政策執行前期其他事件的干擾,將樣本區間更改為2018—2022年。第三,為排除被解釋變量度量方式的影響,采用分析師當年發布的該公司研報作為被解釋變量。第四,增加省份和年份行業交互固定效應。第五,從公司年度層面進行雙重聚類。未列示的結果顯示,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的系數均顯著為正,本文結論依舊穩健。
五、進一步檢驗
(一)異質性檢驗
本文從關鍵審計事項審計師特征、數量和質量特征三方面進行異質性檢驗。
1.審計師特征
審計師特征具備信息屬性,能夠對外傳遞市場信號,并且一定程度反映出審計質量的高低,從而對關鍵審計事項的質量產生影響。從審計師規模來看,大所審計質量受到廣泛認可,未聘用四大所公司的審計質量可能受到更多質疑,此時,表格形式信息更能發揮降低信息不確定性的作用,增加審計透明度,增強分析師信心。從超額配置審計師來看,第三個審計師發揮監督和協同作用[ 21 ],提高審計師的風險意識,從而有效優化關鍵審計事項的信息表述。不過基于“成本-效益”原則,非超額審計師團隊占據多數,此時,表格形式發揮“約束性”作用,優化審計表述思維和方式,從而提高關鍵審計事項可讀性、可比性等。從審計師專長來看,關鍵審計事項體現審計師的執業能力。表格形式有助于信息的整合和梳理,為分析師提供了一個清晰、有序的框架,緩解了低專長審計師的邏輯性不強、術語使用不當等情況。
按照企業是否聘請四大進行審計,是否存在三個審計師簽字和審計師專長行業-年度中位數高低進行分組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列(2)、列(4)、列(6)回歸系數均顯著大于列(1)、列(3)、列(5),均通過組間系數檢驗。表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對分析師關注度的增加效果在相對較低的審計配置的情況下更明顯,呈現形式能夠與審計師配置情況起到互補作用。
2.數量特征
伴隨企業的商業行為愈發復雜,大量新增的關鍵審計事項承載的風險信息愈發重要復雜,導致分析師的認知負荷增加,表格化信息能夠有助于凸顯特質信息,降低分析師認知負荷。從不同段落來看,描述段著重說明審計師識別和理解的企業風險,應對段則闡述審計師對應采取的審計程序及方法,兩者相比,分析師出于風險信息偏好,可能對描述段信息的呈現形式敏感度較低,同時由于分析師對審計師應對措施的信息需求不高,對于高字數的應對段反而存在信息厭惡,在應對段字數較低的情況下表格形式更能發揮表達優勢。綜上,預計關鍵審計事項數量更多、應對段字數更低的情況下,本文結論正向關系更為顯著,描述段字數不會對結論產生差異化影響。
按照關鍵審計事項數量是否大于兩個、描述段和應對段總字數是否大于行業-年度中位數進行分組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到列(1)和列(6)回歸系數顯著大于列(2)和列(5),表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呈現對分析師關注度的增加效果在高事項數量和應對段低字數的情況下更明顯,通過組間系數檢驗。列(3)和列(4)未通過組間系數差異,說明本文結論在描述段中無顯著差異。回歸結果與上述分析一致。
3.質量特征
確定關鍵審計事項是審計師職業判斷能力的體現,而文本表達能力則是決定關鍵審計事項信息傳遞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1)從文本風險性來看,個體決策具有主觀能動性[ 10 ],分析師主要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預測,對風險信息更為關注。因此,伴隨關鍵審計事項包含的風險信息不斷上升,純文本信息能夠為分析師提供更為詳實和深入的信息,更受分析師關注。而在風險信息較低的情況下,表格形式充分發揮認知減負的作用,有助于分析師提高決策效率。(2)從文本相似性來看,文本模仿造成不同關鍵審計事項提供的增量信息有限,在文本相似性較高的情況下,表格形式能夠對關鍵審計事項類別和段落進行區分,有利于分析師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從而快速篩選實質性內容,提高信息處理效率。
按照企業當年關鍵審計事項風險性和相似性是否大于行業-年度均值進行分組回歸,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列(1)、列(4)不顯著,列(2)、列(3)在1%水平顯著為正,表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對分析師關注度的增加效果在關鍵審計事項風險性較低、相似性更高的情況下更明顯,與上述分析一致。進一步進行組間系數檢驗,均在5%水平顯著。
(二)經濟后果檢驗
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從外部關注和內部約束兩方面進行經濟后果檢驗。
1.外部關注
媒體關注和機構作為重要的市場參與者,伴隨著分析師對于公司關注度的變化,其自身關注度或投資決策可能會受到影響,本文從媒體關注度和機構持股比例探究本文結論產生的公司外部經濟后果。(1)從信號效應來看,市場和投資者依賴專業的分析師來解讀和分析市場趨勢,分析師關注度是分析師行為的起點[ 6 ],具有明顯的信號效應,媒體會將這些現象傳達給利益相關者,以滿足其信息需求,而機構投資者出于逐利動機,專業分析師的關注為其持股決策增強信心。(2)從信息效應來看,分析師的專業建議受到投資者廣泛關注,更多分析師對企業的深度剖析會提高企業信息透明度,起到明顯的信息作用。媒體出于對新聞價值的追逐,會將其作為媒體報道的焦點,機構投資者則更為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從而做出合理的增持決策。綜上,關鍵審計事項以表格形式呈現通過提高分析師關注度,進一步提高媒體關注度和機構持股比例。
借鑒劉亦文等[ 22 ]的研究度量媒體內容關注度,采用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度量機構關注度,以衡量企業所受的外部關注,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列(1)和列(3)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能夠顯著提高媒體關注度和機構持股比例,列(2)和列(4)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和分析師關注度系數均顯著為正,說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能夠顯著提高分析師關注度,從而提高媒體關注度和機構持股比例。并且,均通過了Sobel和Bootstrap檢驗。
2.內部約束
分析師能夠發揮信息傳遞和監督作用,有效緩解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一方面,分析師關注起到信息傳遞作用。伴隨企業的分析師關注度提高,分析師對外披露的信息數量和質量不斷增加,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信息不透明程度,有利于債權人對企業的全面了解,從而降低債務融資成本,延長債務期限,降低短債長用。另一方面,分析師關注也能起到監督作用,保證企業決策合規合法,抑制管理層可能的自利行為,從而增強利益相關者信心,降低融資成本,降低企業短債長用的可能性。綜上,關鍵審計事項通過表格形式呈現,能夠提高分析師關注度,進而降低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和短債長用水平。
借鑒魏志華等[ 23 ]、李增福等[ 24 ]的研究衡量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和短債長用水平,以度量企業的內部約束,回歸結果如表8所示,列(1)和列(3)系數顯著為負,說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能夠顯著降低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和短債長用,列(2)和列(4)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和分析師關注度系數均顯著為負,說明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顯著提高了分析師關注度,進而降低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和短債長用水平。并且,均通過了Sobel和Bootstrap檢驗。
六、結論和政策啟示
本文以201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了關鍵審計事項呈現形式對分析師關注度的影響,研究發現:(1)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可以顯著提高分析師關注度。(2)從關鍵審計事項的審計師特征、數量特征和質量特征三方面進行了異質性分析。在未聘請四大所審計、不存在超額審計師配置、審計師專長較低、關鍵審計事項數量較多、應對段字數較少、文本風險性較低、相似性更高的情況下,結論正向關系更明顯。(3)關鍵審計事項采用表格形式能夠通過提高分析師關注度,進而提高企業媒體關注度和機構持股比例,降低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和短債長用水平。
本文研究結論具有以下政策啟示:
首先,“一張圖表勝過千言萬語”,監管機構需要廣泛認識到信息呈現形式帶來的信息效應,以充分發揮圖表和文本的協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決策者對信息的理解,促使信息披露更加合理、透明,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有效的決策依據。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呈現形式的選擇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因材施教”的正和博弈,制定適宜的信息形式以推動市場信息高質量傳遞。
其次,已有研究表明,媒體關注和機構投資者都會對分析師關注起到積極效應,本文研究證明分析師對媒體和機構存在單向信息傳遞,驗證了外部監督力量之間的信息雙向交互,監管機構需要深入研究資本市場中信息傳遞效應的底層邏輯,構建有機、協同、高效的治理體系,提高監管機制響應速度,以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 SWELLER J.Cognitive load theory,learning difficulty,and instructional design[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994,4(4),295-312.
[2] CARLSON R,CHANDLER P,SWELLER J.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science instructional materia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95:629-640.
[3] JILL H,HERBERT A S.Why a diagram is (Sometime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J].Cognitive Science,1987,11:65-100.
[4] REMUS,WILLIAM.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graphical and tabular data presentations on decision making[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5):533-542.
[5] 毛洪濤,馮華忠.會計信息呈報格式的決策價值研究述評——基于權變理論的視角[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3,27(3):40-49.
[6] 王愛群,李靜波,蕭朝興,等.股價崩盤風險與分析師關注:“趨之若鶩”還是“退避三舍”[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9,21(5):65-84.
[7] BHUSHAN R.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t follow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9, 11(2-3),255-274.
[8] 楊丹,黃丹,黃莉.會計信息形式質量研究——基于通信視角的解構[J].會計研究,2018(9):3-10.
[9] 李青原,王露萌.XBRL財務報告提高了會計信息可比性嗎?[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 21(6):61-75,147.
[10] 邵鵬斐.管理會計報告信息呈報格式影響研究——基于圖表式和表格式下信息呈報格式的綜述[J].會計之友,2012(22):53-55.
[11] 毛洪濤,何熙瓊,蘇朦.呈報格式、個人能力與管理會計信息決策價值:一項定價決策的實驗研究[J].會計研究,2014(7):67-74,97.
[12] 劉會芹,施先旺.年報可讀性對分析師盈余預測的影響[J].證券市場導報,2020(3):30-39.
[13] 吳德軍,張雯潔.綠色前置與分析師關注——來自社會責任報告的證據[J].會計研究,2023(5):179-192.
[14] 唐凱桃,何文姝,趙琳,等.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經濟后果:一個綜述[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3,37(2):99-109.
[15] 張卓,蔡曉通,何春飛.關鍵審計事項披露會影響分析師預測準確度嗎?[J].會計之友,2021(22):100-107.
[16] 陸旭冉,武曉芬,史永.關鍵審計事項語調與分析師關注[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 39(1):78-89.
[17] SPEIER C.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formats on complex task decision-making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6,64(11):1115-1131.
[18] AMOS TVERSKY,DANIEL KAHNEMAN.Availability:a heuristic for judging frequency and probability[J].Cognitive Psychology,1973,5(2):207-232.
[19] 王彪華,唐凱桃,陳凱歌.簽字審計師超額配置與分析師關注[J].中國軟科學,2021(11):117-125.
[20] 張呈,陳麗紅,張龍平.我國上市公司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現狀及改進[J].證券市場導報,2019(5):66-72.
[21] 唐凱桃,劉雷,趙琳.三個審計師簽字與審計質量[J].審計研究,2021(2):92-103.
[22] 劉亦文,陳熙鈞,高京淋,等.媒體關注與重污染企業綠色技術創新[J].中國軟科學,2023(9):30-40.
[23] 魏志華,王貞潔,吳育輝,等.金融生態環境、審計意見與債務融資成本[J].審計研究,2012(3):98-105.
[24] 李增福,陳嘉瀅.企業ESG表現與短債長用[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3,40(12):15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