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戶外游戲作為幼兒與自然、社會互動的重要形式,具有開放性、動態性以及不確定性,對促進幼幾身心全面發展,特別是在激發和提升幼兒自主探究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然而,傳統的、高控式的戶外游戲模式往往將幼兒局限于機械性、重復性的身體練習,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其探究的主動性與可能性,致使戶外游戲所蘊含的豐富教育價值未能得到充分釋放。鑒于此,本研究旨在突破傳統戶外活動的局限,立足“真游戲”“真環境”“真探究”的理念,提出支持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發展自主探究能力的新策略,期望能為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借鑒的實踐路徑,共同推動戶外游戲從“身體鍛煉場”向“綜合素養發展助推器”轉變。
一、營造開放性的戶外游戲環境
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喜歡在戶外探索,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所以,教師必須重視戶外游戲環境的創設,將其置于戶外游戲建設的首位,以富有發展和創造性的環境,引導支持幼兒自主游戲。
首先,完善不同區域的改造與應用。打破戶外游戲區的原有界限,打造一體化的戶外游戲空間。例如,在操場上投放大量的低建構材料,輪胎、竹梯、石頭、繩索等以供幼兒自主設計、開展游戲。同時,教師投放警察服、消防服、醫生服等,便于幼幾玩警察、消防員、醫生等角色游戲。教師還可以邀請家長攜帶野餐墊、玩具槍、音響等入園開展親子游戲。教師依據場地,合理優化調整不同的區域游戲,把玩沙、玩水、攀爬、平衡車類等戶外游戲連成一體,組成類型多樣、內涵豐富的大游戲,為幼兒營造了更為開放的、更富有發展的戶外游戲環境,有效地推動了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其次,提供種類更豐富、形式更多樣的開放性游戲材料。這些精心設計的游戲材料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獨特思維和創意,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他們在游戲中的互動與合作,通過團隊協作和溝通交流,全面提升其身體素質和社交能力。借助這些多樣化的游戲材料,幼兒們在廣闊的戶外環境中盡情探索、自由玩耍,充分體驗不同類型戶外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從而享受更加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游戲體驗,讓童年生活更加充實且有意義。
二、積極塑造有利于戶外游戲的氛圍
良好的游戲氛圍是游戲成功的前提。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定位,扮演好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努力營造積極投入的游戲氛圍,喚醒幼兒內心的自主探究意識,從而推動其自主探究能力發展。
首先,鼓勵幼兒敢于表達、敢于想象,自主挑選戶外游戲項自。幼兒們雖年齡小,但對戶外游戲項目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渴望。依據年齡特性,教師積極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激勵幼兒敢于表達、敢于想象,自主選擇戶外游戲活動。例如,在開展戶外游戲之前,教師首先設計了運西瓜、蒙眼過障礙、紅綠燈、口令游戲、解扣游戲等諸多戶外游戲項目,供劾兒挑選。教師利用排隊外出及整理隊伍的時機,向幼兒拋出問題:“大家最喜愛哪些游戲項目呢?”“你會挑選哪個戶外游戲活動來玩呢?”“為何選擇這個區域的游戲呀?”…引導幼兒依據自己的興趣與喜好,挑選游戲項目。在游戲中和游戲前后,教師都將幼兒視為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興趣與需求,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對不同戶外游戲項目的看法。
其次,鼓勵幼兒勇于行動,主動克服困難,敢于挑戰游戲。在“搭建樓道滑滑梯”游戲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活動前制定游戲計劃,到活動現場后,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體驗:軟墊、木板、輪胎、紙板等。在一次次的調整和優化中,孩子們的探究能力、協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當孩子們發現滑梯沒有欄桿存在安全風險時,及時補充材料,完善滑梯的設計結構。孩子們在游戲挑戰中評估風險,克服困難,抗挫能力也明顯增強。
最后,做好總結與反思工作。及時總結和反思是開展好戶外游戲的必要保障和前提。如“傳帽子”戶外游戲,主要自標是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到與同伴游戲的樂趣,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提升應變能力和動作敏捷性,促進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發展。幼兒普遍對“傳帽子”游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游戲中感受到了齊心協力、共同參與的樂趣,并為小組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不過,在游戲過程中,部分幼兒團隊合作意識較為薄弱,自主探究能力還需加強,游戲活動的參與感不夠深刻。通過總結和反思,教師能及時優化游戲設計,增強游戲的科學性。
三、精心設計實施戶外主題活動
多樣化的戶外主題活動,是吸引幼兒主動探索、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活動形式。教師要時刻關注戶外主題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實施,借助豐富的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推動幼兒主動探究。例如,在戶外游戲大循環中,教師為幼兒規劃了“搭帳篷”“歡樂野餐”“蔬果市場”“大自然尋寶”四個連續又各自獨立的主題活動,很好地呈現了戶外主題游戲活動的價值和意義。
活動一,搭帳篷。教師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引導幼兒搭建簡易帳篷。教師給幼兒提供了相關材料,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帳篷的搭建方法。幼幾們積極踴躍參與嘗試。他們用手觸摸、用眼睛觀察帳篷相關材料,感到十分新奇,隨后投入帳篷搭建任務中。然而,他們搭了好一會兒,也沒能搭建起帳篷。于是,教師為幼兒播放了搭建帳篷的圖片和視頻,引導他們認真觀看,并結合實物了解帳篷的構造以及搭建方法。當掌握了搭建方法后,幼幾們馬上投入到帳篷搭建在此期間,他們又遇到了不少新問題。他們互相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經過多次嘗試,他們成功搭建起帳篷。帳篷搭建完畢后,他們對帳蓬進行裝飾,懸掛五彩繽紛的氣球、貼皺紋紙、系彩帶等。這一游戲環節有效地鍛煉了幼兒的協作能力,他們也在分工合作、互幫互助中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
活動二,歡樂野餐。教師為幼兒創設了露天廚房和戶外燒烤兩個游戲場景,讓他們扮演廚師和服務員。在露天廚房,幼兒們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就地取材,自主探索,到菜園里采摘新鮮蔬菜,嘗試制作豐盛的野餐。游戲涉及擇菜、洗菜、炒菜、上菜等諸多餐飲環節,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游戲的樂趣。
活動三,蔬果市場。在活動初始階段,教師和幼幾一同討論野營玩什么,不少幼兒提議摘果子。教師順勢引導,啟發幼兒進一步思考怎樣將果子從高高的樹上摘下來。幼幾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幼兒說,可以爬到樹上摘;有的說可以搭梯子上去摘;還有的說,可以用桿子把果子打下來。
幼兒眾說紛紜,奇思妙想不斷涌現,最終他們決定每種方法都嘗試一次。他們做了充足的采摘計劃和相關準備工作,在確保采摘安全的前提下,運用不同的方法采摘果子。
活動四,大自然尋寶。戶外自由活動時,幼兒很喜歡拾樹葉,觀察不同葉子的形狀,尋找螞蟻的蹤跡,等等。于是,教師設計了大自然尋寶活動,讓幼兒們制作尋寶清單一一列出比較常見的動物和植物,并為他們提供了放大鏡、紙張、彩筆等便于探尋大自然奧秘的工具…
精心設計并組織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教師的活動設計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還要具備較高的組織戶外游戲活動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強化理論和專業技能學習,不斷加強反思與總結,持續提升組織戶外游戲活動的能力與水平,為幼兒創設更多自主學習鍛煉的機會,助推其自主探究能力提升。
戶外游戲是發展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方式,幼兒園教師應當重視戶外游戲活動的開展和實施,不斷提升對戶外游戲的認識和組織實施水平。同時,教師還要針對幼兒發展特點,為他們設計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活動,讓他們在充分感受戶外游戲魅力的過程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為未來的生活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