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喜劇2
劇中浪漫喜劇部分的另一主角,無疑是染上濃郁丑角特征的盧西奧。在喬納森·貝特眼里,就劇中角色來說,“盧西奧的作用比安杰洛大得多。安杰洛是個拿魔鬼犄角作頂飾的假天使,盧西奧則在公爵的上帝面前扮演具誘惑力的路西弗(Lucifer)”。套用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對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 1608—1674)《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評價,莎士比亞是一位真詩人,屬魔鬼一黨卻(或許)不自知。盧西奧(Lucio)用輕松之語道出透徹的真相:要滅絕性欲須將滿城年輕人閹了蛋蛋、切除卵巢;在某種意義上公爵是個‘黑暗角落’ 的怪物。不該讓魔鬼代言人噤聲,這幾乎是莎士比亞宇宙的首條定律?!沂且环N刺果,’盧西奧說,‘要刺住粘牢?!?/p>
十分有趣并耐人尋味且極易理解的是,貝特在此處犯了錯!他誤將小丑龐培嘴里“閹了蛋蛋、切除卵巢”這句道破真相的深刻俗語,放入了盧西奧口中。可見,在他看來,這句話糙理不糙之言,似更應出自盧西奧之口。因為畢竟在劇情人物表里,盧西奧的角色設定是“浪蕩子”,龐培才是“小丑(丑角)”。但縱觀全劇,小丑龐培似乎僅在第二幕第一場安杰洛府中大廳那場戲里,盡情發揮出了丑角的作用,接連以戲謔的調侃向受命輔佐安杰洛的老臣埃斯克勒斯“道出透徹的真相”:“您要把滿城的年輕人都閹了蛋蛋、切除卵巢?……倘若犯了這罪,您都要砍頭、絞死,不出十年,您就得下令讓人多生孩子。倘若這條法律在維也納持續十年有效,我便能以三便士一間的租金,租下城里最漂亮的房子?!背酥?,小丑龐培多在以零言碎語耍貧斗嘴,如他在監獄里與行刑手阿伯荷森關于“當劊子手比當皮條客更能悔罪”的對白,逗趣有余,道破真相的犀利睿智則明顯不足。與之相反,盧西奧已不單時常顯露出《李爾王》劇中“傻瓜”(小丑)調侃里的機智詼諧,更在向洛德維克修道士(公爵)說公爵的“太多”壞話、臟話里,有了“傻瓜”射向李爾王那樣的針砭話鋒?;蚩捎纱送普?,作為盧西奧晚輩的《李爾王》中的丑角形象,已在《一報還一報》中受孕坐胎。而且,單從丑角應有的譏諷口吻來看,浪蕩子盧西奧實在搶了小丑龐培的風頭,有喧賓奪主之嫌。如第三幕第二場,小丑龐培在被押往監獄途中遇見盧西奧,拿他當朋友,請他替自己保釋。盧西奧立時借愷撒凱旋羅馬和皮格馬利翁的復活雕像為喻,向這個老皮條客插科打諢、反唇相譏:“高貴的龐培!怎么,緊跟在愷撒的車輪后面!怎么,在牽著你凱旋示眾 ?怎么,你手邊現在沒了,由皮格馬利翁的雕像,剛變活的女人,幫你從別人衣兜里,伸手掏錢h ?答話,哈?你對這種調子、問題和辦法,有什么說的i ?在上一次大雨中淹了!0,哈?你有何話說,老皮條客?這世界還跟原來一樣,伙計?近來流行哪種時尚?傷感,少言 ?還是怎樣?這就是時尚?”
事實上,從第一幕第二場盧西奧首次在街頭露面,便開始以這種絕不遜于丑角的話鋒口吻與紳士甲、乙耍貧嘴。第三場,克勞迪奧在被押去坐牢的街上遇見盧西奧,盧西奧問他為何遭監禁,克勞迪奧自嘲道:“因享有太多自由……猶如飲食過度乃過度禁食之父,因此,任一機會,倘若無節制享用,就會變成限制。我們的本性,猶如老鼠去追獵貪食專門的毒鼠藥,一種令其口渴的惡魔,喝下就死。”盧西奧順著話茬說:“如果我在被抓之時,還能說出這等聰明話,定會派人把那些欠我錢的人叫來??墒牵f實話,我寧愿享有自由之愚笨,也不愿享受監禁之才智?!彪S即,克勞迪奧向他說出自己犯下“奸淫”罪的原委,求他去見“今天要入修女院”做見習修女的姐姐伊莎貝拉,讓她出面向安杰洛求情。盧西奧答應,并“祈望她能成。一來,為鼓勵其他與你犯下相同過錯之人,否則,他們將遭受嚴重指控,二來,為你能享受生活,若就這樣在一場‘雙陸棋’ 游戲中愚笨地丟了命,我會為此遺憾”。在此,盧西奧又借“雙陸棋”游戲為喻暗諷,若讓年輕人因男歡女愛“丟了命”,天理難容。這自然是莎士比亞借盧西奧之手射向清教徒(安杰洛)的利箭。
第一幕第五場,盧西奧來到修女院,面對端莊圣潔的準修女,他仍能半正經半不正經地抖機鋒耍聰明:“雖說我對姑娘們常犯的錯是,看起來像一只田鳧,開著玩笑,舌頭遠離內心,但我跟所有貞女——不會這樣逗弄。我將您視為上天圣潔之物;因您棄絕凡塵,我視您為不朽之靈魂,要與您真誠交談,就像與圣徒相對。”伊莎貝拉嚴肅正經地回答:“您拿嘲弄我,來褻瀆圣潔自身?!甭犃T,他本色不改,繼續謔而不虐:“您弟弟和他的戀人已彼此相擁。就像人吃東西會長得飽滿;就像花開時節,從光禿禿的休耕地播下的種子帶來豐收,同樣,她豐饒的胎宮展示出他充沛的耕種和耕耘。”隨后,他便亦莊亦諧、毫不客氣地臧否起公爵和安杰洛:“公爵離開了此地,很奇怪。他誤導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內……我們切實獲知,他放出的話與其本意相距無限遠。現在,安杰洛大人在公爵位置上,全權代行統治。此人身體里的血,是融化了的雪。此人從來感覺不到感官的肆意刺痛和沖動,而是以改善心智、研讀、禁食,來克制、弄鈍自己天性的刀刃。他——為了讓長期逃避可怕法律的惡習和放蕩,像老鼠逃避獅子那樣害怕——擇出一條法令,根據他的嚴苛解釋,您弟弟的生命要陷入罰沒之中。他根據這條法令將他抓捕,并緊隨法令之嚴苛,要讓他成為以儆效尤的范例。一切希望破滅,除非您能蒙受恩典,憑十足的禱告去軟化安杰洛。這就是我在您和您可憐弟弟間的計劃之精髓?!笨梢哉f,他在以這一大段“臧否”將克勞迪奧的遭際告知伊莎貝拉的同時,埋設下了引爆后續戲劇沖突的引信。試想,只有他說動伊莎貝拉走出修女院高墻,才能令安杰洛露出真相:“去見安杰洛大人,讓他學會懂得,少女一旦懇求,男人要像天神一樣讓步。而她們一旦跪下、哭泣,她們所祈求的一切,要得到充分滿足,好像那本該歸屬她們自己一樣?!痹诖耍R西奧仿若先知,不啻以兩條讖語引出劇情推演:先由伊莎貝拉求情使安杰洛跌入羅網;后由瑪麗安娜哭訴、伊莎貝拉跪求公爵,饒恕已悔罪的新婚丈夫安杰洛。最終,瑪麗安娜、伊莎貝拉“所祈求的一切”均“得到充分滿足”。
從第三幕第二場,盧西奧在監獄前街道與假扮修士的公爵初相遇,二人間的“(公爵)易裝”浪漫喜劇正式開啟。盧西奧拒絕替小丑龐培保釋,官差埃爾博將龐培押走,盧西奧向他告別:“去狗窩,龐培,去吧。”埃爾博、龐培及另幾名官差同時下場。隨即,盧西奧向修士(公爵)打聽起公爵的消息。修士(公爵)謊稱“一無所知。能告訴我一點嗎?”盧西奧只能借他人之口妄自猜測,“有人說,他和俄國皇帝在一起。還有人說,他在羅馬。但您覺得,他在哪兒?”修士(公爵)佯裝不知,“但無論在哪兒,我祝他安好”。修士當然要祝自己(公爵)好運!
緊接著,盧西奧正式將剛離場的龐培的小丑的功能接管過來。他把心底的積怨一股腦向修士狂懟:“簡直是瘋狂奇異的花招,他悄悄離開公國,竊取了生來從不該有的乞丐身份。他不在,安杰洛大人代公爵理政,代得不壞。違反者一律嚴懲?!毙奘浚ü簦┳匀宦牫隽似渲械脑捦庖簦核麑步苈鍑揽翀谭ㄟ@筆賬,算在悄然離國的公爵頭上。隨后,盧西奧念起公爵往日的好來:“他不但不會因一個人生一百個私生子就吊死他,還會花錢養育一千個。他對那種作樂 有些了解。他懂得那種交易,這使他懂得寬恕。”這有點令人哭笑不得。亦由此,公爵在他眼里,“遇到一個五十歲的討飯婆,他的習慣是,在她那木盆里放上一達克特”#1?!肮粲行┕帜铑^。他也會醉酒”,“我跟他很熟。公爵是個有戒心的家伙”,“是個十分淺薄、無知、缺乏鑒別力的家伙?!?/p>
面對這一連串糟改,修士當然要替自己(公爵)辯解:“這要么是心底的惡意、愚笨,要么是誤解。如果有必要非得證明,他那生活態勢和由他掌舵的政務,能為他交出一篇更好的宣言。讓他僅以自身成就來作證,即便在懷恨之人眼里,他也是一位學者,一位政治家,一位軍人。故而,您所說缺乏判斷力;或者,倘若您所知更多,也大都被您的惡意變暗?!憋@而易見,這一方面是公爵在以修道士之身自證高潔,另一方面,或更是莎士比亞在替詹姆斯一世彰顯國王舵手之功,即哪怕在政敵眼里,他也是學者、政治家、軍人。莎士比亞身為由國王親任贊助人的“國王劇團”的金牌編劇,捧頌國王乃分內之責。
隨后,盧西奧把話題轉到令他揪心的克勞迪奧身上,順口探問次日克勞迪奧是否會遭處決。修士(公爵)假意問何故,盧西奧酣暢地說出比龐培那句“閹了蛋蛋、切除卵巢”更形象生動、精彩透辟的“真相”,并對安杰洛和公爵足足一通奚落嘲弄:“這位無性的代理人要用禁欲減少本地人口。麻雀 萬不能在他屋檐下筑巢,因為它們淫蕩。不過,公爵愿把暗中行為暗中處理#6,他從不會讓它們見光。真愿他回來!以圣母馬利亞起誓,這位克勞迪奧因解襻帶判了死刑。再會,仁慈的修道士。請你,為我祈愿。再跟你說句話,公爵每禮拜五吃羊肉。如今他過了干那個的歲數#9,但我跟你說,他會和一個討飯婆親嘴,哪怕她滿嘴粗麩面包和大蒜味?!?/p>
公爵與盧西奧之間的第二場浪漫喜劇,發生在第四幕第三場的監獄中。此處戲份不多,但對白的喜劇性十足:
公爵 先生,公爵對您的描述,無半點感激之情。幸好,他沒活成您說的那樣。
盧西奧 修道士,您對公爵沒我了解得深。他是個比您所想更高明的獵手。
公爵 好啦,遲早有一天,您要為這話擔責。再會。(欲走。)
盧西奧 不,稍等。我和你一起走。還能給你說點公爵的趣事。
公爵 公爵的事,您跟我說了太多,先生,不辨真假。若不是真的,半個字都多。
盧西奧 有一回,我因讓一個姑娘懷了孩子,他把我傳去。
公爵 您干過這種事?
盧西奧 對,以圣母馬利亞起誓,干過,但我被迫發誓否認。不然,他們會逼我娶那個爛枇杷果。
公爵 先生,您的陪伴,打趣多過誠實。愿上天給您安寧。
盧西奧 以我的信仰起誓,我陪你走到巷子口。說這臟話如有冒犯,那就不說了。不,修道士,我是一種刺果,要刺住粘牢。(同下。)
兩人這段對白趣味十足的喜劇性,一是在于,盧西奧為公爵在第五幕劇終前對自己的宣判,預先提供好了他讓一個妓女“懷了孩子”的確鑿口供。二是在于,公爵最后親手將這“刺住粘牢”在自己(修道士)身上的“刺果”剪除。
兩人發生在第五幕的第三場浪漫喜劇同樣有趣。這幕戲的公爵審案,無疑是全劇高潮,在這場由公爵親手導演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轉的大戲里,盧西奧憑借莎士比亞命他從小丑龐培那兒“搶”的丑角功能,貢獻出不俗的喜劇表演。與前兩場浪漫喜劇相較,這場更在喜中有鬧。當假意遠行的公爵“回到”維也納,審案期間又假意離場,命安杰洛與埃斯克勒斯聯手,繼續審理伊莎貝拉和瑪麗安娜對安杰洛的指控,實則是去“易裝”換上修士服,好假扮洛德維克回庭作證之際,盧西奧趁機惡人先告狀,向埃斯克勒斯詆毀“那位”修道士:“‘并非戴兜帽的都是修士?!?除了衣著,他沒一點正經。而且,此人罵公爵,用了最惡毒的字眼?!贝斑@位”身穿法袍的修道士回來,他即刻倒打一耙,率先發難,揭發修士“唆使這兩個女人誹謗安杰洛大人”,貶稱修士為“禿頂師父”,謊稱曾親耳聽修士罵公爵“是一個肉販子,一個傻瓜,一個懦夫”。修士當然不認賬,與他辯理,稱他罵公爵“更多,更難聽”。盧西奧認定死無對證,反咬一口:“你這可憎的家伙!我不是還因您說那種話,揪過您鼻子?”修士趕緊替自己(公爵)“聲明,我愛公爵如同愛自己”。隨即,兩人間的喜劇鬧至高潮,盧西奧一邊嘴里罵著:“呸,師父!哼,您這禿頂的,說謊的流氓,非頭戴兜帽不可,是不是?露出您這副惡棍面容,愿您染上天花$7 !露出您這張撕咬羊群的惡狗般的臉,然后過一小時吊死$8 !脫不下來?”一邊硬將修士遮住頭的兜帽脫去,露出公爵面容。
接下來,公爵以威權之尊斷案,對伊莎貝拉、安杰洛、瑪麗安娜、克勞迪奧逐一寬恕過審之后,轉向和盧西奧算賬:
公爵 (向盧西奧。)小子,您把我當成傻瓜、懦夫,十足的色鬼,一頭蠢驢,一個瘋子。勞您這樣稱頌,我什么地方值得您夸贊?
盧西奧 憑信仰起誓,殿下,我說這話,頂多算惡作劇。為此,您若要吊死我,請便。但您若樂意,我寧愿挨您一頓鞭子。
公爵 先用鞭子抽,先生,抽完吊死?!词毓?,向全城宣告,如有任何女人遭過這色鬼玷污——我聽他親口發過誓,說讓一個女人懷了孩子——讓她露面,我要他娶她。等婚禮結束,抽完鞭子,再吊死。
盧西奧 求殿下,別叫我娶個妓女。殿下剛說過,我把您造成一個公爵。我高貴的殿下,別用給我戴綠帽子,來報答我。
公爵 以我的名譽起誓,你非娶她不可。你的誹謗,我予以寬恕,其他懲罰,一律免除?!獛ダ畏?,并查驗我的命令得到執行。
盧西奧 娶一個婊子,殿下,同壓死、鞭打、吊死,差不多。
公爵 誹謗親王,理應遭罪。(侍從押盧西奧下。)
隨著侍從將盧西奧押走,修士與盧西奧之間的浪漫喜劇,終以“易裝”回公爵之身的修士完勝收場。但莎士比亞決不甘心劇情至此結束,于是,他筆補神功,以公爵向伊莎貝拉求婚、回宮“有情人終成眷屬”式的大團圓落幕,也由此招致后人嗔怪,這如此突兀而至的結局,或有狗尾續貂之嫌。但不能不說,實在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
“ 黑色喜劇”三女性:朱麗葉、瑪麗安娜、伊莎貝拉
簡單說,劇中“黑色喜劇”部分的三位女性——朱麗葉、瑪麗安娜和伊莎貝拉,無一不由“問題劇”反派男一號安杰洛催逼出來。換言之,三位女性在劇尾各以“喜劇”收場之前,始終分別處在安杰洛以威權遮天的“黑色”絕望里。
英國學者穆里爾·克拉拉·布拉德布魯克(MurielClara. Bradbrook, 1909—1993) 在《〈一報還一報〉劇中的威權、真理與公正》(Authority, Truth, andJustice in Measure for Measure)一文中指出:“克勞迪奧與朱麗葉代表的是人性,是原罪;瑪麗安娜代表的則是性愛。” 照此劃分,見習修女伊莎貝拉所代表的,顯然是“為上帝而普愛眾生”的基督之愛,即對所愛眾生充滿善意、仁慈和情之所愿的喜悅。
先說朱麗葉。她出場較晚,第一次露面在監獄里,此時劇情已推進到二幕三場。但她的名字早在一幕二場便由妓院老鴇歐弗頓太太說出:“讓朱麗葉小姐懷了孩子”的克勞迪奧遭拘捕,要去坐牢,朱麗葉也要一起坐牢。在戲劇結構上,這當然是為公爵喬裝成洛德維克修道士首次探監預設伏線。
然而,朱麗葉雖在劇中多次出場,卻僅在二幕三場監獄這場戲中,與修士(公爵)有幾句不多的對白。得知克勞迪奧次日將遭處決,她向修士反復懺悔:“我懺悔,并以最大耐心承受這份恥辱?!薄拔覒曰?,因為它是一樁罪,并欣然接受這恥辱?!薄懊魈炀鸵?!啊,害人的愛情,饒過我一命,但這十足的安慰永是一種致命的恐怖!” 一方面,她慶幸懷孕之身使自己免于一死;另一方面,她還悲嘆這害人的愛情既是“十足的安慰”,更將使她活在死亡的恐怖里。此后直到落幕,她不再有一句臺詞。即便在第五幕公爵審案那場高潮大戲中,也是到了戲尾,才由公爵指著伊莎貝拉,交代克勞迪奧:“她,克勞迪奧,為您所受之苦,一定要補償。”這言外之意等于判決:一定要以娶朱麗葉為妻,來補償伊莎貝拉所受的痛苦。
可見,朱麗葉實在是個小小的配角,但她懷孕的肚子對結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戲劇作用,真可謂劇情皆因孕肚生:第一幕第三場,克勞迪奧對盧西奧道出自己所犯“奸淫罪”之原委:“我們最隱秘的彼此歡愉,在朱麗葉身上寫出那么大的字跡。”不無玩笑地說,是朱麗葉腹中的胎兒觸犯了安杰洛新頒布的嚴苛法令。換言之,人性中亞當、夏娃式的愛欲“原罪”,險遭以安杰洛為代表的清教“威權”毀滅。誠然,公爵所代表的“真理與公正”終獲完勝。
二說瑪麗安娜。她的出場像朱麗葉一樣,人未亮相,先聞其名。三幕一場,來探監的修士(公爵)向遭到安杰洛性勒索的伊莎貝拉提議,可最公正地幫一位可憐、受冤的女士做件有價值的善事,既能救弟弟活命,又不失身。伊莎貝拉表示:“在我靈魂的真理中,任何看來并不邪惡的事,我都有勇氣去做?!毙奘浚ü簦┵澟濉懊赖率怯赂业模屏紵o所畏懼”,并問她可曾“聽說過瑪麗安娜?她是在海上遇難的偉大軍人弗雷德里克的妹妹”。隨后詳盡道出讓遭安杰洛無情拋棄的瑪麗安娜代伊莎貝拉赴約的“床上計”:“去見安杰洛,故作順從,答應他的要求。……要在完全幽暗寂靜時見面……我們要勸那位受委屈的小姐去您指定的地點,代您赴約……到這時,您弟弟由此得救,您的貞操未受玷污,可憐的瑪麗安娜得到好處,墮落的代理公爵在正義的天平上稱了重。……如果今晚他求您上他床,您便答應讓他滿意。”
從中可見,這印證著莎士比亞作為天才編劇在戲劇結構營造上趨于成熟,他就這樣駕輕就熟地在推進安杰洛與伊莎貝拉的情節線上,那么信筆由來地將瑪麗安娜與安杰洛的“性愛”故事插入劇情。最出彩的是,劇終前公爵審案,正是憑借這一由修士(公爵)謀劃的誘使安杰洛入甕的騙局,瞬間將安杰洛繩之以法。
瑪麗安娜的戲份比朱麗葉多,卻也不過三場,且頭兩場很短,作用僅意在為后一場做足鋪墊。
第一場戲發生在四幕一場,修士(公爵)與事先約好的伊莎貝拉分頭前往瑪麗安娜住的田莊。伊莎貝拉告訴修士,她已答應安杰洛“在漆黑的半夜”去他的花園別墅“相會”。隨后,修士介紹她與瑪麗安娜認識,在瑪麗安娜記牢代她赴約的所有細節后,修士請瑪麗安娜“完全不用擔心”,“依據婚禮前所訂婚約,他是您的丈夫。讓你們這樣聚在一起,不算罪過,因為您對他所擁有的正當權利,美化了這種騙術”。
第二場戲極短,發生在四幕六場,在去城門歡迎公爵“回城”之前,伊莎貝拉在城門附近一街道上,與瑪麗安娜談及當眾指控安杰洛。此處,瑪麗安娜只有一句半臺詞。伊莎貝拉表示:“我不愿這樣拐著彎說話。我情愿說實話。但這樣去指控他,該是您的本分。可是他(修士/ 公爵)勸我去做;還說,要隱瞞全部計劃?!爆旣惏材群喍袒貜土艘痪洌骸奥爮乃闹笇А!苯又?,伊莎貝拉稍感不解地說,修士告訴她,“萬一他站在對立面說我壞話,也別覺著奇怪,因為那是一劑能達成甜美結果的苦藥”。這時,瑪麗安娜說出那半句話:“我愿彼得修道士——”可見,昨夜與安杰洛有過夫妻魚水的瑪麗安娜,對修道士絕對信任,倒是伊莎貝拉對那一劑“苦藥”難免心存困惑。
第三場戲發生在五幕一場,此處,瑪麗安娜上演了真正主宰自我命運并以此救丈夫活命的大戲。不過,這一切都在公爵所設的局之內。在公爵審案第一階段,當伊莎貝拉先行指控完安杰洛,蒙面的瑪麗安娜表示自己“不愿露臉,等丈夫命我這樣做再說”。隨即“承認,我從未結婚。還得承認,不是處女。我與丈夫交歡,丈夫卻不知,交歡的是我”。接著,她配合伊莎貝拉演起雙簧,為那尚不知自己成了“丈夫”的人(安杰洛)作證:“指控他通奸的那個女人(伊莎貝拉),也以同樣罪名指控我丈夫;對指控他,殿下,淫亂的那個時間,我要立誓作證,那時我正以滿心之愛把他摟在懷里。”安杰洛開始變得緊張,深感這一指控針對自己。公爵則明知故問,瑪麗安娜實言相告:“那就是安杰洛。他自以為清楚,從未與我的身體交歡,卻認定那是伊莎貝拉的身體?!?/p>
至此,安杰洛覺出“這離奇的騙局”的端倪,提出要看瑪麗安娜的真實面容。瑪麗安娜一面坦言“我丈夫在命令我,現在我要揭去面紗”,一面隨手揭開面紗,痛斥安杰洛殘忍負心:“這是那張臉,你這狠心的安杰洛,你曾發誓說最值得一看的那張臉。這是那只手,你立下婚誓時,把它緊鎖在手里。這是那身體,奪走伊莎貝拉的幽會,在你的花園別墅,化身成她本人,滿足了你?!?/p>
誰曾想,到了這時候,面對公爵“正式”詢問“可認識這女人?”安杰洛仍拒不認賬,一面貌似老實地“必須承認,認識這女人”,一面冠以輕浮詆毀她的名譽,同時保證“五年來,以我的信仰和名譽起誓,我不曾與她交談,沒見過面,也不曾聽人提及”?,旣惏材裙虻貎A訴:“上禮拜二夜晚,在他的花園別墅,他把我作為妻子交歡。既然這是實情,讓我從所跪之處安然起身,否則,讓我永遠凝固在這里,化為一尊大理石雕像 !”
誰曾想,到了這時候,安杰洛仍不肯就范,執意向公爵申請“特許審判權”,要清查在兩個瘋女人背后指使的“更大權力者”。而當公爵假意離開,再次以修士之身回來作證,被盧西奧在謾罵中脫去兜帽,露出真容,開啟第二段審案時,安杰洛則不再多言,只求一死。公爵判他去教堂與瑪麗安娜舉行婚禮,他乖乖聽從;禮畢歸來,公爵判他死刑,悔罪之痛刺得他“寧愿去死,不求寬恕”。
然而此時,身為新婚妻子的瑪麗安娜開始拼命為丈夫求情:“聽人說,最好之人皆由過錯鑄造,大多數人,反因小壞變得格外好。也許我丈夫就這樣?!彪S后懇求伊莎貝拉替她向公爵跪地求情。公爵見時機成熟,遂對安杰洛做出以德報怨的裁決:“您的邪惡得了好報。務必要愛您的妻子,她的價值配得上您的愛?!苯K以仁慈之愛寬恕深重罪孽。
三說伊莎貝拉。她是劇中“黑色喜劇”部分的第一主角,在她身上鮮活地體現出仁慈、悲憫與神圣之愛。
伊莎貝拉在劇中首次亮相在一幕五場的修女院,身份是見習修女。盧西奧受克勞迪奧之托,前來告知,弟弟因讓朱麗葉懷孕,獲判死刑,央求姐姐“憑十足的禱告去軟化安杰洛”,懇請他“像天神一樣讓步”。出于姐弟之愛,伊莎貝拉答應走出高墻,替弟弟求情。
劇情推進很快,二幕二場,伊莎貝拉來到安杰洛府邸。伊莎貝拉直言:“我有個弟弟判了死刑。我懇求您,讓那罪過受死,別讓我弟弟死。”安杰洛冷面拒絕:“判那罪過死罪,不判犯罪者死罪?嗯,每種罪過在定罪之前就認定有罪。若只懲罰法律規定的那些罪過,卻放過犯罪者,我的職責近乎等于零?!?伊莎貝拉深感法律“公正而嚴苛”,決定放棄,轉身欲走。同來的盧西奧勸她最好跪地相求。
伊莎貝拉再求:“您可以寬恕他,無論上天,還是人類,都不會為這仁慈而悲傷?!卑步苈謇溲宰鞔稹盁o法補救”,“判了死刑。太遲了”。伊莎貝拉力求以“仁慈”讓安杰洛動容:“凡大人物所屬的威儀,不論國王的王冠,還是正義之劍、元帥的軍杖,還是法官的長袍,都不能像仁慈那樣,與其一半美德相配。如果他換成您,您換成他,您像他一樣犯了錯。他可不會像您這樣嚴厲?!薄疤热羲?,最高審判者,只按您的本來面目審判您,您會怎樣?啊!想到這一點,您就好比一個新造之人,雙唇間自會吐露仁慈?!卑步苈迕菜坪敛粍尤莸卣f:“是法律,不是我,判您弟弟死罪。哪怕他是我的親屬,兄弟,或親兒子,照樣如此。——他明天一定要死?!呻m在酣睡,卻并未死去。若第一個違反這法令之人因惡行受懲罰,許多人便不敢行那邪惡。”^8此處,莎士比亞未對安杰洛做心理描寫,但似可推論,此時他的心底或會泛起一絲曾幾何時拋棄前女友瑪麗安娜的罪過漣漪,那正是他的“本來面目”。
伊莎貝拉連求“饒過他!饒過他!”見“仁慈”無效,便請安杰洛“展現一些悲憫”。安杰洛義正辭嚴地作答:“在我展現正義之時,便是在展現最大悲憫。因為這樣,等于我在悲憫那些不相識之人,一樁未受理的罪行日后會害了他們。犯一次罪即受罰,對他算公平,不會活著再犯罪。……您弟弟明天必死?!贝丝?,伊莎貝拉開始表現出修女身上似不應具有的豪勇強悍之氣:“因此,您一定要做頭一個這死刑判決之人,而他(克勞迪奧),是頭一個受刑之人。啊!擁有巨人之力極好,但像巨人一樣運用這力量,則是暴虐。”從后續劇情看,安杰洛所施確為暴虐之政。因此,伊莎貝拉接著所說的兩句格言,不啻成了女先知的預言:“我們不能用自身衡量別人。大人物可以拿圣徒開玩笑。這體現出他們的風趣,但對于下層人,這就是無禮的褻瀆。”“將軍嘴里一句狂怒之言,在士兵口中則是十足的褻瀆?!?安杰洛不解:“為何要把這些格言強加給我?”伊莎貝拉不再回避,正告:“去您的胸窩;在那兒敲一下,問您內心,它所知的與我弟弟同樣的罪行。倘若它承認,犯過和我弟弟一樣的合乎天性之罪,就別讓它在您的舌端發聲,宣告要我弟弟性命的意圖?!闭沁@句在安杰洛聽來“那么在理”的話,讓他滋生出反叛清教的淫念性欲。心底升起欲念,嘴上便不由得說:“容我仔細考慮。明天再來。”隨之,伊莎貝拉表示“要以上天與您分享的禮物來行賄”。“行賄”二字嚇得盧西奧趕緊“旁白”:“您要這樣,一切盡毀。”誰能料到,伊莎貝拉要以最為圣潔之物向安杰洛行賄:“既不用愚妄的純金舍客勒,亦不用價值貴賤隨意估價的寶石;而是用日出之前升入天庭的虔誠祈禱——這祈禱發自受保護的靈魂amp;2,發自心靈毫不向世俗獻身的齋戒的處女?!比欢且辽惱@神圣的美德將安杰洛徹底征服,“誘惑”他變成野獸。這刺向清教的譏諷之筆的反諷之力,多么巨大!但這才僅是開始。
二幕四場,伊莎貝拉如約來到安府。聽到仆人報“一位名叫伊莎貝拉的修女”求見,伊莎貝拉的名字即讓安杰洛瞬間燃起欲火。一見面,安杰洛先暗示、再試探,隨后急火火地把性交易擺在明面,并坦言對伊莎貝拉真心相愛,只要她獻出貞操,他立刻讓克勞迪奧活命,否則,只有一死。伊莎貝拉痛罵他虛偽,并以告發相逼。他不僅毫無懼色,且自信滿滿地揚言,倘若伊莎貝拉拒絕,克勞迪奧非但必須死,還要在臨刑前受盡由自身情欲引導的酷刑折磨。
在此之后,劇情照如前所述推進:伊莎貝拉探監,將安杰洛之淫邪告知弟弟;修士(公爵)探監,偷聽姐弟對談;修士(公爵)約談伊莎貝拉,道出“代為赴約”之計,讓弟弟得救,姐姐不失貞操,瑪麗安娜“得到好處”;修士(公爵)約伊莎貝拉相聚田莊,告知瑪麗安娜實施“床上計”;修士(公爵)再約伊莎貝拉,教她在公爵回城時當眾指控安杰洛……公爵審完全部案情,向伊莎貝拉求婚。
此處最須指明的是,如果說伊莎貝拉替弟弟求情,尚出于“姐姐般的悲憫”,但在公爵判處安杰洛死刑之際,她受瑪麗安娜之托,跪求公爵寬恕安杰洛的那一刻,則轉瞬變成圣愛的真理化身。要知道,這一刻,她并不知道弟弟沒死。換言之,她在替命令砍下她弟弟頭顱的兇犯求情!要知道,在公爵(假意)交托安杰洛親審案情之際,她認定這形同“命我為魔鬼尋求救贖!”換言之,她在替內心淫魔竟由圣潔美德激活的威權者求情!要知道,在她剛向公爵指控時,她心底的安杰洛像“這地面上最邪惡的卑鄙小人”一樣,“看似謹慎,看似明智,看似公正,看似完美。同樣,安杰洛可能憑其所有的一切服飾、官徽、地位、禮儀,成了頭號惡棍amp;4。相信這一點,高貴的親王。如果夠不上頭號,他一錢不值;我若有更多的詞匯形容壞,那他比頭號更壞”。換言之,她在替她眼里人間惡魔般的頭號壞蛋求情!
克勞迪奧所犯使朱麗葉懷孕的“奸淫”罪,結婚娶妻即可免;瑪麗安娜與“丈夫”交了歡,豈能新婚變寡婦?!為此,伊莎貝拉饒恕了對自己起過淫念的惡魔,寬恕了殺弟仇敵。
她在“包容”“相信”“盼望”和“忍耐”之中,迎來了弟弟生命的“復活”,迎來了公爵的求婚,迎來了仁慈與真理的融合。誠如雷德蒙·W·錢伯斯在《人類不可征服的頭腦:英國作家之研究》中所說:“在莎士比亞劇作里,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比伊莎貝拉更有個性,她是個寡言卻善辯,嚴肅正直卻又無限寬厚,既是圣人又是悍婦的人,卻徹頭徹尾‘代表著’仁慈?!勘葋喌挠^眾,渴望在劇末出現一場婚禮,盡管可能是巧合,伊莎貝拉與公爵結婚對一部在圣誕節上演的戲來說,卻是一個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