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詞造句,就是指運用詞語組織句子,即運用指定的或自選的詞語,將其組織成能表達一定內容的句子。遣詞造句在中小學語文和英語學習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學習語言文字的練習方法之一。
作為語言學習方法的遣詞造句,似乎與高校的思政課教學沒有關系。然而,針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特點,在思政課教學中恰當地使用遣詞造句游戲,能夠起到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積極性、提升思政課實效性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巧用遣詞造句游戲,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是提高思政課吸引力,提升思政課堂活躍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同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盵2] 做好思政課學情分析,是高職院校思政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一)知識儲備薄弱
相比于本科院校大學生,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薄弱。這可能與他們在中學時期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不足以及學習動機的缺乏等因素有關。思政課教師在使用遣詞造句游戲時,一定要提前進行學情分析,針對學生知識儲備,結合其學科專業特點,設置關鍵詞與問題,不能過于“超標”。
(二)學習積極性不高
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意愿缺乏的問題。這與他們在中學時期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自身學習能力較弱以及缺乏自信與激勵等多種因素有關。另一方面,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學內容與方式缺乏創新等方面的短板,導致思政課課堂上出現明顯的積極性缺乏的現象。上課時,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學習積極性不高,也不愿與老師互動。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也成為思政課改革與創新的一個重要問題。使用遣詞造句游戲,無疑是教學手段與方法的一種創新。
(三)思維活躍
目前,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基本都是十七八歲的“00后”,他們雖然在知識儲備、學習積極性上存在不足。但是,他們思維活躍,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創新性,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利用其思維活躍的優勢,幫助他們進行創新創造,激發他們自主思考的熱情。運用遣詞造句游戲是一個良好的方法。教師在使用時,可設置具有創造性的關鍵詞與情景,引導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再針對其回答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廣度、寬度,訓練思維能力。
(四)記憶力較強
高職院校的大學生處于身體成長的黃金時期,精力旺盛,記憶力處于較高水平。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利用他們記憶力好的特點,幫助他們記憶一些重要知識。基礎知識薄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記憶這些知識的動機與方法。遣詞造句游戲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其記憶重點知識與內容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合理地、有選擇性地設置造句游戲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記憶授課的重點內容,在潛移默化中記憶知識。
二、遣詞造句游戲運用于思政課堂的優勢所在
(一)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高職院校大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其學習和就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他們未來的就業狀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夠有效地與領導和同事進行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高職院校大學生普遍存在著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缺陷,劉炎飛在他的調查中指出:“從上課發言情況來看,高職學生偶爾發言和根本不發言人數占比 83.6% ;從當眾發言情況來看,高職學生表達不順暢和不敢說的學生占比高達 77.4% ?!焙芏鄬W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沒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進行流暢的表達,也缺乏表達的意愿,在課堂中沉默寡言,在公眾場合不敢開口說話。
在思政課堂中運用遣詞造句游戲,能夠幫助這些不敢不愿開口說話的學生提升語言表達的自信,鍛煉表達能力,幫助他們“脫敏”,讓他們愿意開口說話,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提高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復雜的對象性活動,無論是“單主體”理論還是“雙主體”理論,都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度。
在目前的高職院校思政課堂中,由于學生特點、教學理念與方法、資源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授課往往是“大水漫灌”式的理論講授。教師上課“上得很累”,學生聽課“聽得更累”。教師在課堂上“手舞足蹈”“眉飛色舞”,學生在下面“一臉茫然”“呼呼大睡”。課堂中缺乏交流與互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沒有產生良性互動,教師與學生彼此都不滿意。
在思政課的授課過程中,使用遣詞造句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積極性與參與度。通過這樣的小游戲,師生之間能夠進行積極的“互動”,破除了“教”與“學”之間的藩籬,師生之間通過遣詞造句游戲增進了溝通與交流,思政課堂也變得有趣起來。
(三)幫助記憶教學重難點內容
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按照自身教學設計,需要進行重難點的確定與解析。面對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授課時一定要突出重難點,不可“大水漫灌”。恰當使用遣詞造句小游戲,可以對授課的重難點進行分解與標記,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一些重點學習內容。
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在介紹毛澤東同志的生平時,可使用“毛澤東”“韶山”“出鄉關”等為關鍵詞,開展遣詞造句游戲,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少年毛澤東走出韶山,奔向寬廣的世界,一展雄心壯志的遠大抱負。在講授人民軍隊創建歷史時,可使用“南昌”“三灣村”“古田村”等為關鍵詞,進行遣詞造句,幫助學生掌握人民軍隊發端于八一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成熟于古田會議的歷史脈絡。
(四)拓展思維
遣詞造句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這是教師在運用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回答問題時,往往能給出讓人意想不到的回答。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越來越被束縛在“標準答案”的藩籬之中,思維的廣度與寬度、創新性等也隨之下降。
在思政課課堂教學中,使用遣詞造句游戲時,教師要鼓勵大家積極思考,開展頭腦風暴,可以進行小組討論、組合分解等嘗試,盡可能地給出多種搭配。在與學生交流答案時,教師也應提前告知學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也應加以點評和補充,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拓展了思維的廣度與深度,進行了創新能力的鍛煉。
三、遣詞造句游戲的使用要求
(一)根據學生特點要有針對性
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年齡、性別、家庭情況、知識基礎、生源背景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思政課堂進行遣詞造句小游戲時,要根據這些方面的差異,有針對性地設置關鍵詞,恰當地使用遣詞造句游戲。
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要設置符合其水平的關鍵詞,難度要適當,鼓勵他們參與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避免因難度過高導致的冷場現象。針對學生學科專業及生源狀況的不同,游戲中問題的設置、關鍵詞的選擇也應有所差異。例如,針對財會類專業的學生,設置關鍵詞時,可與其專業相結合,加強授課內容與學生專業的聯系。針對基礎較好的普招類學生,則可稍微加大難度,設置一些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關鍵詞,以此進行造句游戲。
(二)根據不同課程要有選擇性
目前,根據教育部相關課程設置要求,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政課有“思想道德與法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形勢與政策”,以及“五史”等選擇性必修課。不同課程,授課內容也不相同,在使用遣詞造句游戲時,
也應有選擇性。
“德法課”是新生入學后學習的第一門思政課,該課程涉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與三觀教育、道德與法律知識學習等內容,與學生們的大學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在進行遣詞造句游戲時,可選擇與其學習生活相關的內容設置關鍵詞。例如,在講到理想信念時,以“我”“過去”“現在”“理想”“實現”等為關鍵詞進行游戲,引導學生思考自身的理想是什么、理想應該如何實現等問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在學習該理論時,可結合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來設置游戲的關鍵詞。“形策課”作為增進大學生對于國家大事、國際形勢把握的重要課程,其內容具有鮮明的“時政性”。使用遣詞造句游戲時,可圍繞發生的“時事熱點”進行關鍵詞設置,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深化對政策認知、提高分析判斷能力。
“概論課”與中國近代史、新中國史關系緊密,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為主線,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艱苦奮斗所形成的理論成果。在使用該課程時,可圍繞相關史實、理論的主要創立者設置關鍵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
(三)根據教育目的要有拓展性
新時期,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學生培養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院校在此基礎上,應更注重人才的技能屬性,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更多的技術能手和大國工匠。
在思政課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高等教育的目的以及人才培養的目標,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因此,使用遣詞造句游戲時應具有拓展性。例如,在講授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內容時,可設置相應關鍵詞,進行遣詞造句游戲,幫助學生們理解正確的“三觀”對于他們成長成才和未來就業的重要性。在進行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相關內容教學時,恰當選擇關鍵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國防和經濟發展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鼓勵大學生關心國防建設,為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血[4]
結束語
守正創新是思政課建設的根本要求,創新也是驅動高職院校思政課建設的第一動力。目前,面對社會上各種思潮泛濫、多元文化交鋒、網絡環境日益復雜的現狀,面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效果、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只有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通過創新引領思政課改革發展,思政課才能適應黨和國家、適應時代、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通過將遣詞造句方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當中,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在思政課教學中,有針對性、有選擇性、有拓展性地運用遣詞造句游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鞏固重難點知識、拓展學生思維廣度與寬度。總之,遣詞造句游戲是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的實效性、提高學生對思政課滿意度的積極探索。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習近平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EB/OL].[2024-05-1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5/content_6950473.htm.
[2]中國政府網.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2019-03-18].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3]劉炎飛.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路徑探究Ⅲ].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3):90-93.
[4]龔雪燕,佘佼嶼.高職藝術類公共英語課“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究[].華章,2024(9):21-23.
作者簡介
胡鑫晨(1991—),男,漢族,安徽肥西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朱俊霞(1996一),女,漢族,河南周口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2023年度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紅色歌曲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創新研究”一以‘國際歌’為例(項目編號:2023sxzzjy037);“大思政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活起來’的方法路徑研究一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為例(項目編號:2023sxzzjy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