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對進一步提升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水平、推動高校黨建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我國高校的藝術類教育是哺育、培養社會主義藝術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一環,藝術類院系黨建工作對于增強新時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建設文化強國,推動文化繁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深遠意義。立足于新時期黨建“雙創”培育和創建工作、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價值意蘊探索,推進藝術類院系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是高校藝術類院系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體現學科特色、彰顯新擔當新作為的重要著力點,對于切實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事業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藝術類院系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和重要實踐意義。
一、藝術類院系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價值意蘊
(一)做好高校黨建工作是時代要求
2021年,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明確提出,要“堅持高校黨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為高校改革發展穩定、完成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提供思想保證、政治保證、組織保證”2。這是我們黨首次將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作為高校黨組織必須遵循的原則寫入黨內法規,這一法規充分展示了高校黨建和事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意義,為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點亮了指路明燈。這句話深刻揭示了黨建引領事業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強大動力,更為新時代高校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正確航向、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
了堅實的政治保障和行動指南。事實上,在高校二級學院的管理中,基層黨建工作是路徑,業務工作是結果,兩者的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全面貫物保教展義,養既然目標一致,那么融合勢在必行。藝術類院系作為綜合性高校的二級學院,在高校黨的建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黨建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藝術專業教育和培養藝術人才的質量。
(二)培養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的需要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黨和國家賦予高校的崇高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高校藝術類院系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和文藝創作重陣,肩負著激發文化自信,鑄就文藝新輝煌,培育德藝雙馨人才的光榮使命。堅持黨建引領是提高藝術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在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融合發展中,只有抓好黨建引領,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才能確保人才培養沿著社會主義方向發展,確保黨的教育方針扎根落地,師生才能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價值觀念,堅定文化自信,創作出符合主流價值的藝術精品,影響和帶動社會價值觀念的共同進步。
(三)推動藝術類院系高質量發展的組織保證和思想動力
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實際的運轉中,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全面且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涉及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藝術實踐、行政管理等多個方面。黨建引領為業務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和思想動力,并且決定著藝術類院系發展的政治方向,促進業務工作保持正確方向、持續健康發展。只有把黨建工作放到院系的中心工作中思考謀劃,圍繞藝術學科建設、藝術精品創作、服務經濟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黨建工作才能突破傳統范式,轉化為看得見的生產力與凝聚力,才能為藝術創作注入精神內核,為院系事業發展構筑制度保障,最終實現黨建成效與業務實績的雙向賦能、同頻共振,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征程中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二、藝術類院系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現實困境
(一)黨建與業務融合路徑不夠暢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推動高校黨建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確保黨的教育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貫徹落實。5”在新時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探索高?;鶎狱h組織“黨建+業務”雙融雙促機制已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命題。特別是對于藝術類院系而言,如何將新時代的要求與藝術人才培養規律相結合,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創作實踐、文化傳承中實現政治引領與專業發展的同頻共振,既是重大理論課題,更是亟待破解的實踐難題。通過調研發現,部分藝術類院系尚未能完全厘清黨建與業務的辯證關系,錯誤地將組織生活與專業建設割裂為“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導致在課程思政建設、紅色藝術創作等關鍵領域出現價值引領缺位,在業務工作中缺乏協同機制,造成黨建與業務融合實踐路徑層面陷入“兩張皮”困境。
(二)藝術專業特點與黨建工作要求有差異
在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中,藝術類院系的特殊屬性對傳統黨建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戰。其根源在于藝術創作規律與黨的建設規律之間的深層矛盾:一方面,藝術學科遵循“解構一重構”的創作范式,強調審美個性與表現形式的先鋒性,這與黨建工作強調的規范性和行為約束性要求是矛盾的;另一方面,藝術人才培養注重形象思維塑造與審美能力訓練,而黨的理論學習則要求有較強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能力,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導致藝術專業的師生對理論學習內容“不太感冒”,其學習主動性和思想集中度不足,使得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因此,藝術院系黨建工作在黨員管理和教育培訓上需要更高的要求和突破創新。
(三)師生黨支部聯動有障礙
在藝術類院系黨組織中,由于教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的黨員主體不同,其黨建工作內容與業務融合的方向都存在較大差異,教工黨支部側重于抓專業教學與科研項目,學生黨支部則在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業引領、藝術實踐等,這種“教”
與“學”之間的差異使得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在整個院系黨建系統中,需要各方配合,包括領導班子、黨支部、師生,以及學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支部與支部之間交流受阻,優勢協同不足,共建活動難以開展,易導致黨建與業務的融合出現運作障礙。
三、以美術與設計學院為例探索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
黨建與業務怎樣融合?用淺顯的話來說就是業務工作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美術與設計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守好紅色根脈、筑牢思想陣地。近年來,學院逐步將黨建工作滲透進各項業務工作中,并探索出一條深度融合的新路徑。工作實踐證明,這一融合策略有力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藝術創作、社會服務的空間疊合與功能耦合,助推了各條線管理效率的提升,進一步促進了課程思政教育質量的優化,還使學院學術氛圍更為和諧,校企合作更加緊密,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強化政治引領,暢通融合機制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首先要夯實思想根基,提高融合意識。美術與設計學院黨委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每年初制訂學習計劃、堅持“第一議題”制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引導廣大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與此同時,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厘清黨建與業務工作的內在邏輯關系。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作為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學院黨委圍繞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結合藝術學科專業特點,立足于二級學院發展目標、矛盾困境、師生訴求、文化建設等,找準黨建與業務的契合點,使黨建與業務工作在思想觀念、方向目標、體制機制、工作方法等方面相互貫通,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在相互促進中共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二)加強黨務工作隊伍建設,夯實組織根基
夯實組織根基,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困境離不開黨務工作隊伍的加持。學院黨委堅持將支部建在專業上,選優配齊“雙帶頭人”教工黨支部書記,在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中發揮“頭雁”作用,帶領學院教師隊伍團結奮斗,營造出積極向上、協作共進的學術氛圍。同時,學院黨委注重配齊專職組織員,為黨支部書記提供全面且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支持,加強教師黨支部書記后備隊伍建設,為黨務干部隊伍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實現隊伍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積極開展黨務工作培訓。教工黨支部書記多是專業上教學科研能力突出,但在基層黨建理論和黨建實踐工作上缺少有效的經驗和指導,這使得基層組織生活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內容相對有限,為此,學院黨委定期組織多層次、系統化的培訓,拓寬黨務干部隊伍黨建工作視野,汲取優秀實踐經驗,幫助黨支部書記將黨務帶頭人和業務帶頭人兩個角色融入一個整體,以業務促黨建,以黨建帶業務,實現黨建和業務的“雙融合”“雙促進”。
(三)聚焦藝術實踐,激發黨建工作活力
相較于其他二級學院黨建,藝術專業的特殊背景讓學院有著更為豐富多元的美育資源與鮮明突出的學科優勢,美術與設計學院黨委精準定位,堅持以黨建引領藝術實踐,緊密圍繞時代主題,引領藝術創作方向。一方面,精心打造主流藝術佳作,讓正能量通過藝術形式廣泛傳播;另一方面,以藝術為引擎推動黨建工作革新,深度聯合理論與實踐、聯通校內與校外,用可視可感的方式將思政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社會服務和日常生活中,如積極承接市“學習模范致敬先鋒”主題活動之“身邊模范·百人百像”作品創作工作,策劃“信仰之美”百件藝術作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現場創作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藝術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慶祝第38個教師節師生藝術作品聯展、銘記緬懷革命先烈素描、詩歌作品展等眾多大型主題展覽,開展豐富多樣的紅色思政小型課程展覽。
(四)注重藝術黨建品牌建設,賦能增效促發展
基層黨建品牌創建是實現藝術院系黨建工作和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載體和重要手段,品牌建設通過項目化管理推動黨建主體責任落實,促進黨建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它猶如一把鑰匙,有效解決了黨建工作中的諸多難題與薄弱環節,充分展現出改革創新和與時俱進的精神,促使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齊頭并進。美術與設計學院黨委結合藝術學科特點和優勢,堅持融合賦能,在藝術黨建品牌建設上積極摸索、勇于實踐,創建了集“黨建 + 思想引領”“黨建 + 課程思政”“黨建 + 創作創新”“黨建 + 校園文化”“黨建 + 社會服務”“五位一體”的“黨建 + 聚合力”黨建品牌,并打造了“四橫四縱專美融合”環境思政子品牌。通過巧妙地將黨建與藝術專業深度融合,織牢教師、學生管理兩張網,有機融合課堂教學、科創競賽、社會實踐、網絡宣學四類課堂,形成了強大的“黨建 + 業務”雙高質量發展聚合力,進一步激發“一融雙高”建設新動能,使學院在黨建與業務協同發展上取得了全新的突破,為推動藝術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結束語
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發展,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黨建工作重要論述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學院整體實力、培養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美術與設計學院堅持將黨建與業務進行高質量、多維度融合的運行機制在客觀層面統一了師生的思想和行動,做到知行合一,促進黨建工作與專業教學、科研競賽、創新創業、鄉村美育、社會服務等工作的融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時也要看到,黨建與學生管理、品牌凝練的結合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討論和實踐。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現實需求出發,如何在黨建工作中高效融合藝術學科和專業特色并形成亮點,達到高質量發展目標,始終是藝術類院系黨建工作需要深鉆細研的核心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旭.新時代高校黨建高質量發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4.
[2]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N].人民日報.2021-04-23(3).
[3]李振鋒,周怡璇,劉德琳.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探新[].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22):22-25.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5.
[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和政府工作報告審議《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N].光明日報,2021-02-27(1).
[6]繆曉慧.藝術院?!耙蝗陔p高”黨建品牌實踐[J].文教資料,2023(13):97-100.
作者簡介
高婧(1995—),女,漢族,人研究實習員,碩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黨建。
基金項目:2023—2025年度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一般項目“藝術類院系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3DJSZ1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