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發揮著傳授知識、塑造人格、培養能力、價值引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具有較大的發展性與可塑性,因此,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至關重要。校園標語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和一種隱形教育方式,遍布校園的各個角落,常見的有橫幅、宣傳欄、黑板報、海報、景觀石、電子顯示屏等,它們是學校文化的直觀反映,是學校為實現育人目標、營造良好校園氛圍和健康向上校園文化而精心設計的語言標識,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教育引導作用。
一、校園標語的基本概述
校園標語是指在校園環境中,以文字、圖像等形式呈現,張貼或設置于教學樓、操場、食堂等場所,用以傳遞教育理念、育人目標、行為規范、價值追求和營造文化氛圍的宣傳性話語。它具有簡潔凝練、針對性強、直觀形象等特點,是校園文化的直觀表達。從表現形式上看,校園標語涵蓋橫幅標語、電子顯示屏標語、墻壁標語等多種形式。從主題類型上看,校園標語主要包括政治類標語、文化類標語、行為規范類標語、活動宣傳標語、商業標語等。校園標語能夠助力學生全面發展,與學校育人理念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實現學校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載體[1]。
二、校園標語的歷史演進
校園標語的發展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可以說校園標語的發展歷程猶如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社會背景、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圍。
在古代,盡管尚未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學?!备拍睿蕴珜W、國子監、府州縣學、庠、序、書院、私塾等為代表的教育場所已初具校園雛形。
雖然古代未形成現代意義的“標語”概念,但存在一些類似起到教育引導作用的話語,各類教育機構或者教育場所普遍采用楹聯、匾額、碑文等形式傳遞教育理念。例如,白鹿洞書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規,既體現儒家教育思想,又具備現代標語的訓示功能。國子監的“明德親民”匾額,私塾常見的“天地君親師”牌位,均承載著道德教化與文化傳承的雙重使命,這些類似標語的教育引導話語反映了當時以培養君子為目標的教育理念。
近代以來,新式學堂興起,國家命運和民族復興成為教育主流思想。洋務運動時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辦學理念通過學堂內的匾額、章程等形式傳遞,成為指導教育實踐的宣傳話語。辛亥革命后,重新公布學制,把“學堂”一律改稱為“學?!?,在這期間,“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出現在校園宣傳欄與教室墻壁,體現了民主思想在教育領域的滲透。五四運動時期,校園標語更是成為傳播進步思想的有力武器,“外爭主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等標語不僅張貼于校園內,更通過學生游行而傳播至社會,體現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時代訴求。
新中國成立后,校園標語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向雷鋒同志學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標語成為校園文化的主流符號,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青少年成長緊密結合。改革開放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標語指引教育改革方向,體現了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戰略規劃。進入新時代,校園標語更注重個性化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勞動最光榮”等標語,體現了新時代的育人目標,[2]有助于教育高質量發展
三、校園標語的育人功能
(一)信息傳遞功能
校園標語具有知識信息傳遞和校園活動信息傳達兩大重要功能。第一,在知識信息傳遞上,它是學科知識與學習方法的優質傳播載體。在學科知識方面,不同學科的標語,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以物理實驗室的“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標語為例,它直觀形象地展現了杠桿原理的強大力量,有利于在學生心中種下好奇與熱愛物理學科的種子。在學習方法方面,校園標語同樣作用重大。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標語告訴學生廣泛閱讀對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則提醒學生學習與思考需雙管齊下。第二,在校園活動信息傳達中,校園標語是不可或缺的橋梁,它能及時、精準且通俗地把校園活動安排與通知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關注并參與。當學校舉辦運動會時,“激情運動會,青春展風采”等橫幅標語及宣傳海報,有益于促進校園活動信息迅速廣泛傳播,提高了師生對校園活動的關注度與參與度,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二)價值引領功能
校園標語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價值引領功能。第一,在道德規范引導方面,校園標語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道德準則。如“誠實守信,做文明學生”這樣的標語,時刻提醒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堅守誠信底線,與同學交往真誠友善,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第二,在思想引導方面,積極向上的校園標語能夠傳播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博學篤志,切問近思”這類標語,激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勤學善思,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他們積極進取的思想品質。此外,校園標語還能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皥F結友愛,共同進步”的標語,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更愿意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形成良3好的人際關系,促進校園和諧發展
(三)行為規范功能
一是日常行為規范。校園標語在規范學生日常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文明禮貌到遵守秩序,多維度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益于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紀律意識。在文明禮貌方面,“點點頭,微微笑,文明禮貌真需要”,則提醒學生講文明、講禮貌。在遵守秩序方面,“有序排隊不爭搶,文明禮讓好榜樣”“走樓梯守秩序,進教室不喧嘩”等標語隨處可見,這些校園標語可以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二是學習行為引導。校園標語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引導有著顯著作用,激勵著學生積極上進、勤奮學習、學會思考。如“天才是 99% 的汗水加 1% 的靈感”,這句標語強調了勤奮努力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標語的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為學生學業進步和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四)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
校園標語作為學校育人的重要載體,具有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其一,在文化傳承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校園標語能夠反映學校的歷史演進和發展軌跡,它能體現學校的歷史文化和辦學理念,像校風校訓、校歌?;漳軌蛘宫F學校的歷史底蘊,促進校園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二是校園標語是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許多校園會懸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類經典語句,可以不斷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認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中得以延續和傳承。其二,在文化創新方面,校園標語緊跟時代步伐。一些富有創意的標語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未知領域,培養創新思維。如“打破常規,創造無限可能”這樣的話語,激發學生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積極投身于創新實踐。
此外,校園標語還有增強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目標導向、組織動員、塑造校園精神風貌、美化環境、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說校園標語的育人功能是不能忽視的,并且還需要多措并舉優化強化校園標語的育人功能。
四、優化校園標語育人功能的策略
隨著隱性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關注校園標語的育人功能。雖然校園標語文化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內容更新不及時、載體較單一、動態管理能力不夠、學生互動參與性不強等問題。因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優化校園標語育人功能,助力學校育人目標的實現。
(一)構建動態管理體系,強化系統綜合管理
學校需構建完善的校園標語動態管理體系,實施全面系統的管理,確保校園標語的規范運作。首先,成立專門的校園標語管理小組,由校領導統籌,吸納教師、德育工作者及學生代表參與,形成跨層級、跨群體的管理架構,確保管理視角的全面性。其次,在策劃環節,需深度結合學校辦學理念、發展戰略與階段性教育重點,制定兼具教育性與針對性的標語規劃方案。再次,在制作與布設過程中,應兼顧質量、數量與空間適配性,綜合考量材質耐久性、視覺呈現效果,結合校園的不同區域和功能特點,合理布局標語位置,避免過度堆砌或設置不當。同時,建立嚴格的審核制度,從內容準確性、語言規范性、價值導向性等維度進行把關,確保標語傳遞正能量。此外,建立動態評估更新機制,定期收集師生反饋,依據學校發展需求與時代變化,及時更換陳舊或不合時宜的標語內容,以此來保持標語的時效性和吸引力[4]。
(二)聚焦學生需求,鼓勵學生互動參與
校園標語要以學生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通過聚焦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點,才能更好地發揮育人功能。學??梢酝ㄟ^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觀察等方式,廣泛收集學生對校園標語的改進建議,以此了解學生興趣偏好與成長需求。在此基礎上,搭建互動參與平臺激發學生創作活力。一方面,定期舉辦主題鮮明的標語創作大賽,鼓勵學生結合專業知識與生活體驗進行個性化創作。另一方面,建立科學的作品遴選機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投票方式,組織師生共同參與評選。而對于獲獎作品,學??梢赃M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和榮譽頒發,并加強宣傳展示,除在校園宣傳欄、教學樓、操場等實體空間進行展示外,還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平臺進行二次傳播,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宣傳效應。這種互動式設計不僅能增強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和參與度,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責任意識。
(三)緊扣時代育人主題,優化內容創作
緊扣時代育人主題來優化校園標語內容創作,是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的關鍵所在。在當今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育人的重要指引,校園標語應積極將其融入其中。像“富強民主齊努力,文明和諧共踐行”“誠信友善塑品格,愛國敬業展風采”這類標語,就很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以簡潔有力的表達傳遞積極的價值觀念。同時,校園標語內容創作還應敏銳捕捉時代發展的新趨勢與新需求。一方面,要增強標語的時代性,使其緊跟時代步伐,反映當下社會的熱點話題、價值觀念和發展趨勢。如此,校園標語才能與師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引發共鳴。另一方面,提升標語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十分重要,這需要摒棄枯燥、生硬的說教式語言,巧妙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讓標語的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情感。通過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藝術性,使校園標語更容易被師生接受和認同,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育人作用,助力校園文化建設和提升育人效果
(四)利用多樣載體,創新傳播形式
在當今社會,要將傳統校園標語載體和新媒體平臺、新技術結合應用,才能相得益彰、相輔相成。一方面,根據標語主題、學校情況和學生需要,要恰當選擇使用橫幅、宣傳欄、黑板報、海報、景觀石、文化走廊等傳統載體。另一方面,要善于使用新媒體技術,高??沙浞掷眯旅襟w技術創新校園標語傳播形式。其一,微信公眾號作為學校與師生溝通的重要渠道,可開設專門的標語板塊,定期推送精心設計的標語內容。其二,利用微博的話題討論功能,發起與校園標語相關的話題,擴大校園標語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其三,借助新技術為校園標語傳播帶來新活力,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打造沉浸式的標語體驗場景。比如,在校園特定區域設置基于AR技術的互動標語,學生通過手機掃描,就能看到標語以立體、動態的形式呈現,還能獲取相關的拓展內容。此外,校園標語還可以與校園App、校園文創產品深度融合,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增強協同育人效果。
結束語
校園標語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歷史的變遷,在育人過程中發揮著信息傳遞、價值引領、行為規范、文化傳承與創新等重要功能。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適應學生的成長需求和教育發展的要求,校園標語需要不斷優化和完善。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中,校園標語將繼續承載著教育的使命,在形式、內容、載體等方面不斷創新發展,為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和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林勇靈,田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標語口號的思想政治教育視角分析[]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4(44):82-85.
[2]蘆佩玉,鄒曉芟.中央蘇區紅色標語的形成發展、歷史貢獻與價值意蘊Ⅲ].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37(2):43-48.
[3]胡易容,第五淳.論標語和口號的媒介特性與符號表意.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61(2):39-48.
[4]衛春艷.校園激勵教導類標語的順應性研究]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6(3):77-81.
[5]鄭建鋒.學生事務管理視角下的校園標語口號淺析:以北京科技大學標語口號為例Ⅲ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25-128.
作者簡介
鄭茗云(1994—),女,漢族,四川巴中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
杜慶(1996—),女,漢族,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