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版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出版社單靠圖書的發行量來支撐出版社的運行已經很困難了。為了節約成本,出版社開始充分利用各種手段進行有效推廣,并通過媒介的優勢來營造一種新的盈利方式,圖書中登廣告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走進書店,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很多圖書都夾雜有各種類型的廣告。有為自己出版社和出版社的其他圖書做宣傳的,以書目或者是相關圖書的封面展示的形式出現;有為其他公司或其他行業的產品做廣告的,其中有些是廣告“軟文”或者是相關產品的廣告。
這種在圖書中刊登廣告的現象,在某些類型的書中幾乎成為一種模式,比如旅游類、休閑娛樂類、地圖類、行業管理類等。之所以出現“圖書登廣告”的現象,有很多原因。出版社通過圖書登廣告,可以節約相當一部分的成本,有些出版社廣告部分所創造的利潤已經相當可觀。另外,由于其他廣告媒介的廣告收費標準過高,一些企業轉而將圖書作為性價比較高的傳播媒介。
雖然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發布的《關于報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刊登、經營廣告的幾項規定》中也規定:“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成立的出版社出版的公開或內部發行的圖書為正式出版物。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準,出版社可以利用公開發行的年鑒類工具書經營各類廣告,其他公開發行的圖書只準用來經營書刊的出版、發行廣告。”
但是,在《行政許可法》頒布后,出版社一般可以到所在的省、市、自治區的工商管理部門申請廣告經營許可證,兼營廣告業務。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出版社可以在自己出版的圖書上刊登廣告。
圖書作為一種媒體,也具備信息傳播的功能。連環畫出版社的總編輯湯銳就認為:“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在圖書上登載廣告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但關鍵是廣告要與圖書內容巧妙結合,不影響圖書的整體效果。”
在某些圖書中,夾雜一些與內容相關的廣告就相得益彰。比如,一本講述如何過好老年生活的書——《我的父親母親》,讓一些老年公寓提供一些宣傳照片并給予一定的贊助費;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書系”里面安插一些農用信息廣告;在旅游類圖書中夾雜一些價格合理的酒店、旅游社的廣告。
在不影響圖書的整體效果和不觸犯相關政策法規的范圍內,圖書中登廣告是出版社的一種有效的宣傳和推廣方式,也是一種很新、很實用的經營方式。但如果把圖書作為一個單純的廣告媒介對自己的相關產品,甚至是其他公司的產品進行直接宣傳,并不是政策允許的,也有違出版主旨。希望相關管理部門對此給予重視。
第七屆深圳讀書月啟動暨深圳書城中心城開業
本刊訊(記者王化兵)11月6日上午,第七屆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暨深圳書城中心城開業典禮,在深圳書城中心城東廣場舉行。讀書月以“閱讀·進步·和諧”為主題,共計舉辦各類主題活動300多項,其中重點主題活動36項。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讀書月特別顧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原北京大學校長陳佳洱,深圳市領導李鴻忠、許宗衡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深圳書城中心城是深圳發行集團繼深圳書城羅湖城、南山城之后的又一力作。它坐落于深圳市中心區北中軸線上,占地8.7公頃,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經營面積4.2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單店經營面積最大的書城,成為深圳又一新的文化地標。
中心書城分地下一層和地上兩層,地面部分由南、北兩個區域組成,并通過跨福中一路上空的二層中庭相連接。首層設有可供游客漫步的回廊,二層有觀景平臺,屋頂為綠化與生態廣場并分布有玻璃采光帶,南、北兩區分別有一方一圓兩處寬闊的“綠植采光天井”。書城東西兩邊是“詩”、“書”、“禮”、“樂”四個面積各1萬平方米的綠色文化主題公園。室內設計通過線條和色彩的搭配,營造出時尚、文氣、經典的氛圍。
在大賣場中有近兩萬平米用于出版物及文化用品的展示與銷售,除了設有萬余平米的中心書店外,還開設了藝術設計書店、音悅時空主題店、青少年主題店、外文原版書店、星光悅讀棧等特色店,兼顧大眾與專業,近30萬品種的產品,最大限度滿足顧客的需求。此外,還整合了品位餐飲、休閑娛樂、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等項目,消費者可以享受一站式、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選擇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