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共和國地處巴爾干半島,領土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據塞爾維亞2002年的人口統計顯示,塞爾維亞人口(不包括科索沃地區)是749.8萬,占前塞黑共和國人口的92.3%。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主要宗教是東正教。貝爾格萊德(Belgrade, Beograd)是塞爾維亞的首都,擁有近158萬人口,是塞爾維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塞爾維亞共有200多家出版社,其中有7家大型出版社,如新聞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契戈亞出版社,還有13家大型印刷廠,以及172個圖書館。每年出版1200種新書,圖書起印數一般為幾百冊,最多也就1000冊,而且重印、再版在圖書上均無顯示,所以很難統計一本書到底一共賣了多少。該國的圖書市場深受法蘭克福書展、法國圖書沙龍等西方國家書展的影響。通常,法蘭克福書展上推薦的好書3個月內就會在塞爾維亞出版,法國圖書沙龍中推薦的好書,半年左右就會在塞爾維亞出版。
目前,塞爾維亞實施的仍然是1991年頒布的《出版法》,但國內很多出版社認為,目前實施的《出版法》沒有給以出版社充分的利益保障。此外,《海關法》、《貿易法》對于出版業也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文化部曾嘗試制定新的出版法,但沒有得到政府其他相關部門的認同。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文化部在制定法律時,更多的是從文化活動的角度考慮,而財政部門則將出版視為和其他商品活動沒有區別的貿易活動。因此,塞爾維亞文化部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如何改變其他部門對于書是一般商品的認識。但塞爾維亞文化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賣書時繳納的增值稅比其他商品要低10%,即需繳納8%的增值稅。不過,對于進口圖書不繳納關稅這一項在實施過程中則存在著很多具體的問題,比如在接受國外贈書時,按照法規是不需要交稅的。但如果海關認為,進口到塞爾維亞的圖書是以銷售為目的,那么就會要求出版商納稅。也就是說,在關稅問題的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模棱兩可的問題。
塞爾維亞實施定價自由化,包括教科書等圖書的收入都是由市場決定的,所出售價格的30%歸書店所有,剩下的70%則歸出版社。非商業性作品的利潤為8%~12%,商業性作品的利潤則要更高一些。自由定價也引發了一些問題。如現在,當地的新聞社和一些出版社聯合,以極低的價格銷售名著和經典作品。這些作品往往是100年前的作品,所以不存在版稅問題,但這極大地傷害了其他出版社同類圖書的銷售。雖然在歐洲其他國家也有以極低的價格銷售經典作品的現象,但這些國家的法律對之有明確的限制,只準許銷售4天,4天過后,剩余沒有賣出去的圖書就要全部銷毀,但塞爾維亞還沒有類似的規定。當然,塞爾維亞文化部也反對這種行為,而且目前,塞爾維亞正為進入歐盟而積極努力,所以他們必須調整一些法律以和歐盟保持一致,其中,也包括此類法律法規的制訂,從而有望保證這部分市場的規范化運作。
塞爾維亞200多家出版社中有150家出版社年出版量是在50種以上,另外50家出版社則一年只出版十來本、甚至兩三本圖書。40%的出版社屬于大中型出版社,60%的出版社屬于小型出版社。而且80%的出版社是私有的、商業性的。但對于商業還是公益性出版社,并沒有嚴格的界限。比如,一些出版社可能出版了80%的圖書是商業圖書,而同時也出版了20%的公益性圖書。塞爾維亞出版業正處于改革時期,出版社都在被逐漸的私有化,國家對于出版社的并購沒有過多限制,也不限制其他國家的出版社購買塞爾維亞出版社,即使國有出版社也允許買賣、控股。2年前,就有意大利出版商收購塞爾維亞當地的一家兒童出版社的案例。而且未來五年后,塞爾維亞的出版社將有可能全部被私有化。政府對于外資進入圖書發行市場,也沒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但由于國內市場小,目前還沒有國際大型書店進入。
塞爾維亞的172家圖書館全部是國有的,其中位于貝爾格萊德市的人民圖書館是最大的圖書館,其次是位于斯雷姆斯基卡洛伏茨的塞爾維亞文化中心的圖書館。
前南斯拉夫有兩個文化中心,一個就是貝爾格萊德,另一個則是克羅地亞的首都薩格勒布(Zagreb)。薩格勒布是出版詞典和百科全書的中心,因此,在分裂后,塞爾維亞出版百科全書與詞典的能力大大減弱。此外,由于塞爾維亞政府已經意識到,國家缺乏宣傳自己文化的作品和項目,所以,去年,他們也開始與希臘等國建立合作項目,設立“塞爾維亞圖書中心”,向外推廣塞爾維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