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霞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法是素質教育中所倡導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對學生的問題意思進行培養,給學生的獨立思考提供了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本文將從自主合作和探究三方面來分析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新課標指出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和有意義的,這些學習內容有利于學生去主動探索、合作學習。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要求的是學生要自主、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思維。在課堂內和課堂外都要積極開展學習活動。
一、運用自主的學習方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
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渴望獲取知識。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想使學生能主動的學習,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第一,初中數學老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開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當同學們在學習中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的夸獎甚至獎賞,使他們充滿喜悅之感。數學老師也可以特意為成績較差的學生提出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逐漸的,這些后進學生也可以參與到主動學習的行列當中。第二,初中數學教師要為同學們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在相對放松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具有靈活性,更能體現自主學習的優越性。營造學習環境的同時,教師要與同學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關心愛護每個學生,與他們多交流,多接觸,徹底的融入他們的世界。對初中階段的孩子,身心都比較敏感,教師要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及時引導他們,對成績較差的同學更應時刻激勵他們,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教師要將封閉式的課堂向開放式的課堂過度,教師要懂得放手,讓孩子們勇敢的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
二、運用合作的學習方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
傳統的學習中大家都會重視學生與老師的關系,往往會忽略學生和學生的交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中各抒己見,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念。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是一種組織形式,被廣泛的應用到現階段的教學中,它的意義在于,第一,有利于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其中重要的價值取向是學會與人合作,是現階段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孩子合作觀念的重要途徑。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技巧,通過與他人交談可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技能,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培養在面對不同的行為個體時,靈活選取不同的交流技能。第三,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照顧到全體同學,促進每位同學的發展進步。在往日的教學中,即使師生有所互動,也僅僅局限在部分學生,大部分同學還是沒法直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卻不同,學生有很多機會參與教學,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不同的學生個體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可能性。以前籠統的認為教師應該關心學生,這種關心是以整體為單位,在小組學習開展以后,教師由關注整體到關注小組,進而到關心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能使每個同學的綜合素質都有所提高。在初中數學的合作中,課堂采用討論、辯論、實踐等形式展開。學生用自己的活動方式充分的理解數學,能數學走進自己的生活,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模式。
三、運用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
運用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是由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決定的。學生在內心有了求知欲才有研究問題的動力,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討論和設疑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熱情。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采用富有創新力和探究力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研究性活動奠定基礎。教師要督促學生提出問題,勇敢對教材內容提出質疑,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開展研究性的學習就是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初中數學中的各個問題都適合學生們去研究討論。例如,在七年級上冊中第一章學習的《展開與折疊》,學習的是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教師可以給同學們同樣大小的教務工具“正方體”,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機的沿著某條邊剪開,看看你得到的平面圖形是什么樣的,然后與你的同伴分享,把大家得到的不一樣的平面圖形貼到白板上。接著讓同學們進行歸類,看這些圖形分別能分成幾類。最后讓學生們探究學習,為什么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會得到這么多的展開圖?像剛才的分類是否合理?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內容?最后得出結論,正方體的形體特點,及其如何判斷是不是正方體。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了初中數學教師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大力推行的題海戰術,長時間下去的結果就是孩子們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行素質教育以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必將受到關注和推廣,它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營造舒適的課堂氛圍,也可以重塑師生關系,使師生關系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