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手一:系統配置小管家
看中了一款本本之后,首先仔細檢查它的主要配置是否和宣傳單上介紹的相同。這款名為Everest的軟件支持的硬件類型極為廣泛,幾乎囊括了CPU、主板、內存、硬盤、顯卡等本本中的所有部件,讓我們可以對它有個初步了解。
運行Everest之后在左側選取“概述”一項可以查看本本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安裝的操作系統版本,以及CPU類型、內存容量以及顯卡型號等內容。但是僅憑借這些簡單的信息還無法判定本本名符其實,因此還需要對每個部件分 別進行查看。例如選擇左側的“主板”——“中央處理器”一項之后,就能夠了解CPU的原始頻率、運行的倍頻與外頻等信息,從而得知CPU是否出于超頻工作狀態。對于雙核CPU還可以查看每個CPU內核的當前運行狀態,甚至還能夠得知CPU的封裝類型、晶體管數量和工藝技術等信息。這下,即使奸商想通過修改信息來蒙騙你,也沒辦法得逞了吧?
幫手二:火眼金睛識CPU
通過Everest查看到的部件的信息可謂是大而全。不過,如果你對共享軟件“沒有愛”,或是只想有針對性地了解CPU信息,也可以使用免費的CPU-Z。
通過CPU-Z可以查看到非常全面的CPU信息報告,其中包括CPU的名稱、廠商、時鐘頻率、核心電壓、超頻檢測和支持的多媒體指令集,而且還可以了解CPU的L1和L2詳細資料。通過CPU的倍頻和外頻即可判斷CPU是否被Remark。雖然直接修改Windows中的配置文件,就能讓Windows顯示出虛假的CPU信息,但奸商的這些手腳,在CPU-Z的火眼金睛之下,還是會輕易地露出原形。
幫手三:給內存做體檢
一般買本本時候大家都會注意查看硬盤容量、內存大小等信息,但是如果奸商把原裝內存更換成為低頻率的便宜貨,如何及時發現呢?用RightMark Memory Analyzer來檢測一下內存就好。
解壓縮下載得到的文件,運行其中的RMMT.exe之后激活內存測試組件。比如在筆者所進行的測試中,通過“Thread 0”和“Thread 1”區域的信息可以得知當前本本提供了兩個內存插槽,并且已經安裝了兩根內存。此時再點擊“Start”按鍵可以分別對其進行讀寫性能的測試。一股說來,隨機原裝的幾條內存條讀寫性能差別不會太大,如果發現兩根內存的測試數據偏差較大,就要問問奸商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擔心奸商把原裝的內存條都替換了j還可以偷偷在樣機上運行該程序,再與自己測試的數據比較一番,那結果就很明顯了。
確定內存沒有被做過手腳之后,還要運行“rmms.exe”程序激活內存穩定性測試組件,這時程序會對內存進行完整的讀寫測試,并借此檢查內存有無損壞。倘若通過內存穩定性測試發現內存有故障,那還是堅決要求奸商換一臺本本,否則可是后患無窮啊!
幫手四:硬盤你也別蒙我
有些奸商會把已經出樣展示使用過的本本擦拭干凈充當全新的本本來出售,這樣一來,本本的使用壽命自然要打一個折扣。如何用通過軟件測試來辨別這種情況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HD Tune來看看硬盤是不是新的。
運行HD Tune之后進入“健康”標簽,查看“累計通電時間”或者窗口下部的“通電時間”,就可以得知硬盤已經使用了多少小時。一般說來,全新的本本由于需要進行驗機、預裝操作系統等操作,因此通電時間并不為“零”。但如果本本使用過一段時間,那么通電時間就肯定會隨之增加。倘若此項數據過高,則表示這塊硬盤肯定不是新的。
另外,偷梁換柱也是奸商常用的一招——用低轉速硬盤甚至是有壞道的硬盤替換高轉速新硬盤。這樣的伎倆當然也騙不過HD Tune。在HD Tune程序窗口中進入“基準”標簽,點擊“開始”按鍵對硬盤的傳輸性能進行測試,最終將得知傳輸速率、存取時間和CPU占用率等參數。通常5400轉本本硬盤的平均傳輸速率在20MB/秒至25MB/秒,如果測試結果低于這個標準就要掂量一下了。
幫手五:電力續航我先知
大家都知道電池對于本本的重要性,但廣告中宣稱的續航時間,基本上都是在不進行任何操作的“理想狀態”測試的結果,在正常使用時根本沒法讓本本堅持這么長時間。在選購時,我們應該如何快速了解電池的續航能力呢?
運行BatteryMon之后點擊“Start”按鍵,接著拔除電源并且等待十幾秒鐘,這時軟件就會顯示出相應的電量信息。由于新本本電池并不是完全充滿的,一般只能提供十余分鐘的電量,因此在圖6所示的窗口中通過“Time Remaining”一項了解目前電池可以支持的時間,而“Total Time”就是充滿電之后本本的真實續航時間了。
幫手六:精挑細選完美屏
對于本本而言,液晶屏的顯示效果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而像壞點、亮點等缺陷自然也要能免則免。哪款軟件可以幫我們選出一個完美屏呢?答案就是DeadPixel Tester。 運行Dead Pixel Tester之后,在下拉列表在可以選擇Solid(純色)、Geometry(幾何)、Colors(交錯)、Convergence(收斂)等數十個測試項目,分別用于不同方面的測試。例如在進行純色測試的時候,只需用鼠標點擊背景的色彩就可以依次顯示黑色、紅色、綠色、藍色、黃色、白色等純色屏幕,如果色彩更換的時候屏幕上某個像素點始終顯示白色或者黑色,就表示液晶屏存在亮點或者壞點。要是覺得查看整個屏幕的像素點比較困難,還可以點擊“Launcha pixel execiser”按鍵激活小測試窗口,這樣在查看局部細節的時候將更加方便。另外,勾選了“Auto color cycle”復選框可以設定程序自動更換測試背景,以便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屏幕的表現力方面。
幫手七:本本按鍵逐個測
本本的按鍵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地方,尤其是一些不經常使用到的按鍵只有在日后需要的時候才會發現不太靈光。對于字母、數字以及Alt、Ctrl等常用的按鍵可以通過在記事本中輸入文字進行測試,可是特殊按鍵測試起來就多少有些不便了。為此,我們可以借助這款KevboardTest對本本的鍵盤來一個全面檢測。
在KeyboardTest中先從“Keyboard type”下拉列表中選擇“Dell Port US”一項,這樣程序會切換到本本鍵盤模式,即使這和我們看中的本本鍵盤布局不相符,也一樣能正確顯示對應按鍵,只是窗口中的顯示結果不一樣而已。在測試的時候點擊本本鍵盤,界面中相應的按鍵就會顯示綠色,如果按下某個按鍵之后界面中對應的按鍵沒有反應,就表示該按鍵有問題了。雖然本本在出廠的時候都會經過較為嚴格的測試,但是小心駛得萬年船,仔細測試一下也讓自己沒有任何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