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句話也可以用在辭職這個問題上,天知道你的前同事,是不是在幾年后又成為你的工作伙伴或者是你需要竭力討好的大客戶,這還都不好說。
要讓前同事遇到你時還能“相逢一笑泯恩仇”,熱情招呼,一起吃飯喝咖啡;要讓前老板時時刻刻惦記著你的好處,逢人就拿你做榜樣……這都是最佳境界。人走了,茶卻不涼,在求職已經非常市場化的今天,達到這種“境界”絕對不是什么難事,“一切皆有可能”。
杜絕爭吵,和平分手
陶先生已經在醫藥行業從事銷售工作多年。說起自己服務的第一家國有醫藥生產企業,盡管事隔多年,他還是心存感激。“剛開始什么也不懂,所以一切都是從頭學起的,那時候的老領導是一個銷售經驗很豐富的人,我跟他學到了很多銷售技巧。”不過,由于當時很不滿意周圍的人際關系和企業制度,再加上外資企業剛剛開始在中國醫藥市場起步,陶先生便辭職去了一家外企。不過,辭職也沒必要跟同事弄僵,所以私下里他還是保持著和老領導的聯系,“我把他看成自己的師傅,離開時很是感動了大家一把。”陶先生不僅辭職當時不忘上演溫情劇,連以后也不忘延續感情,逢年過節他都會打個電話、發條短信問候一下老領導。這些很小的舉動,在關鍵時候竟發揮了作用。
“原來的公司參加一家民營醫院的競標,中標后老領導專門賣我一個人情,打電話問我現在的公司是不是銷售一種他們沒有的醫療設備,我因此輕輕松松做成了這筆單子。”陶先生回憶說。
陶先生的例子絕非偶然,但卻未必人人都能做到。當你離開原先的單位而跳槽時,原因往往會有很多,比如對上司看不慣、人際關系不如意、事業的前景不好或是對薪水不滿意等,但不論出于什么原因,不管你感到多委屈,也沒必要為泄一時之憤,在走的時候與原先單位里的上司或同事弄僵,因為這對你的將來有百害而無一利。
與原單位的爭執就像是埋下了一顆“地雷”,說不定哪天你就與不想見的人狹路相逢——職業生涯遙遙無期,很難斷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與原單位的老同事們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在商場,我們要的是雙贏而不是四面受敵。
完美交接,滴水不漏
許先生是一名行政主管,接觸到的離職員工已不下幾十人,歷數這些“曾經的同事”,許先生最為不舍的就是他的前任助理。行政助理的工作比較瑣碎,每個人每天的工作都需要敦促和記錄,可以說是整個行政部門運作的“軸心”,這位前任助理在工作中的認真負責就不用說了,每個人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接待了哪些來訪、處理結果等等,都會在每天的工作報告中體現出來。可惜有一天,助理找到了更好的發展機會。交接時間大約持續了一個月,他從沒有流露出任何不耐煩的情緒,總是積極配合,希望能把工作交接好,而且還在離職的最后一周,拿出一疊打印精美的表格,把行政助理這個崗位需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項一一列出……“看到這疊表格的時候我簡直就呆了,”許先生說,“這樣認真負責的員工,是會讓任何老板心生感動的。”
要想在職業生涯的拐點“完美轉身”,遞交辭呈前后的表現至關重要。首先,你必須給原公司足夠的時間找人,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幫他們找人。千萬不可在旦夕之間,說走就走。如果你不給公司喘息的時間,撂下一個爛攤子就走,頂多讓你解解氣,讓你討厭的上司忙乎一大陣兒;更壞的影響則留給了你自己,同行業和圈子不會太大,消息也很靈通。很快,你的所作所為就在業內傳遍,新上司會對你有所防范;最重要的是,沒有平和心態將影響你今后的職業生涯。
當你決定離職之后,不只是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還會影響到你的主管與同事們,甚至也會對部門的工作氣氛有所影響。當主管知道你的決定后,接下來應該和他討論什么時候該讓同事知道,以及交接的細節。
離職者與接替的人,在交接的期間都還有工作要處理,常常造成交接不完整。甚至有些人到了新公司,還要義務地協助處理舊公司的業務,形成很大的負擔。最好的方式是,平日就做好業務知識管理。每項業務的程序與必要技能,都用文字記錄下來,儲存在檔案或電腦里,離職時才可以移轉出去。這種做法不但有利于接替者,對你自己也有好處。任何業務或專案經驗,若不能夠用文字記錄下來,很難轉化成知識。這種知識是可以重復使用與累積的,更是在公司內持續升遷,或取得外界機會的必備基礎。如果你想把專屬于自己的檔案帶走,提辭呈前就該準備好。離職前夕才開始做,難逃瓜田李下之嫌。
忘掉不快,冰釋前嫌
記得有一位朋友在工作多年、跳槽若干次后發自肺腑地說:“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讓我進步得最快的是一個對我最苛刻的老板。他讓我承受了很多挑戰和困難,也使我成長得最快、學到的東西最多。”仔細想來,確實不無道理。如果你用心去發現,每個人身上可以學習和借鑒的東西是很多的。
離職后如果與前任老板見面,尊重、熱情是第一要件。不提往日舊事,表現自然、親切,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感情,同時又表現出你的大度和職業素養,何樂而不為呢?況且,現在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人員流動日趨頻繁,要時刻做好在不同場合不期而遇的準備才行。
不論是輕松愉快還是恩怨相交的離職,離開后維護舊東家形象的事情一定要做,特別是以下兩點要多加注意:第一,永遠不要在現任老板或新同事面前說前任老板的壞話。第二,公正客觀地評價老東家,這樣做不但有利于樹立你自己的職業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維護老東家的聲譽。這樣,無論日后你個人的發展如何,老東家都會記得你良好的職業素養,當然有利于你和他們再打交道時建立良好的關系嘍!
新朋舊友,牢記心間
James在客戶樓下遇到了原來單位的同事,正好到了午飯時間,兩個人就順水推舟相約共進午餐,席間二人相談甚歡,甚至約好了下次見面的時間。“其實離職和原單位的同事沒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搞得跟仇人一樣呢?”在James看來,和原來單位同事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沒有改變”。跳槽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機會,因此和原來單位的同事,只要以前關系還不錯,離職之后照樣經常出來吃飯唱歌,“再見還是朋友”,何必斗得跟烏眼雞一般?
很多人都以為跳槽后,就可以與原單位道聲“拜拜”,一走了之,“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這樣做看似灑脫,其實無意中丟失了許多東西。因為一起工作過,與舊同事畢竟要比陌生人多出一份親近感,他們說不定在以后會對你有所幫助,你不妨把他們看做你的資源庫。而擁有豐富的資源有助于事業運轉自如,所以每當跳槽時,要有保護資源的意識,從過去的工作里掏出屬于自己的“金子”來,這樣的話,過去的時光就沒有白白浪費,即使是空著兩手走出原單位的大門,也已經帶走了一份很有價值的財富。
留下你的聯系方式和電話號碼,與老板和同事吃上一頓輕松的晚餐,也是不錯的道別方式。記得離開后不時打個電話保持聯系,關心公司和同事的發展,與老板聊聊行業的發展動態,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