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東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級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他是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是學生精神家園里的守護者、人生道路上的引導者,這已經成了絕大多數人的共識。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特別強調:“要完善學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這也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班主任工作的高度重視。班主任制度,在我國存在已久,如果從1904年算起,我國班主任制度已經超過100年。1904年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規定,由一個教師擔任一個學級的全部學科或主要學科的教學制度,稱之為級任制。而負責的老師則被稱為級任老師。這是我國最早的班主任制度。
一、班主任的地位與作用
《中學班主任工作的暫行規定》第一章《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領導者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中學德育大綱》也指出,班級是學校進行德育、實施本大綱的基層單位。班主任制度是培養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而班主任則是本大綱的直接實施者。從當前的教育實踐來看,班主任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班級的領導者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作為班級的領導者,班主任對全體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負有主要責任。他對班集體的形成、班級各項活動的開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級建設的成敗,是以班主任的領導效應為轉移的。班主任與本班學生是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系。班主任要領導班集體和全班學生,學生要服從班主任的領導。
(二)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班主任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中起引路作用。一個班的幾十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思想、品德、智力、興趣和性格都有不同的特點,是班主任把他們組織起來形成班集體,并使他們在良好的集體中學習和生活。班主任可以說是學校領導者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三)學生行為的指導者
現代教育中,班主任不只是班級的看護者,更是班級學生行為的指導者。班主任在組織學生的過程中,與學生“教學相長”,更多的是做好學生各方面的引導與指導工作,因此班主任要有較高的指導能力。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組織的過程中,實際上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的組織與管理方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四)學生的服務者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服務者。班主任可以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如教師為學生提供各種答疑解惑的服務,這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方面,還包括諸如學生生活、情感、情緒以及一些生理問題的解答等,以及教師為學生的人生規劃所作的建議。從意識和能力上看,這些正是目前大多數班主任所不具備的,也正是亟待改變的。
(五)各方教育力量的協調者
班主任是班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組織者和協調者。班級是學校的最基層組織,國家有關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學校行政領導對于教育、教學工作改革的決議和計劃,教導處、總務處有關學生教育和生活方面的指示或要求,團、隊、學生會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甚至像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清潔衛生工作,召開校運動會等等,一般都通過班級為基本單位組織和開展工作。而這些工作主要是通過班主任的具體工作才能貫徹落實,并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
總之,對全體學生負責,堅持全面發展,關愛他們的心靈,開發他們的才智,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班主任地位和作用的根本體現,也是班主任工作重大意義的真諦。
二、班主任制度的設計建議
如上文所述,班主任的地位在學校教育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我國當前的班主任制度在設計上還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本文就此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增強選派班主任的科學性。目前,有的學校選派班主任是校長一人說了算,存在著“伯樂相馬”的現象。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優秀的教師遇不上“伯樂”式的校長怎么辦?本文認為應建立班主任選派“賽馬”機制。即先公示班主任人選的工作實績,交由師生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作為選派班主任的主要依據。
第二,以“競爭上崗”的方式選人。競爭上崗是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過去班主任是由學?!鞍才拧?、“任命”。由于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待遇低,一些教師不愿意擔任,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難以發揮。為徹底改變這一局面,可將“安排、任命”改為“競爭上崗、公開聘任”,構建班主任競爭上崗機制。
第三,強化班主任工作的激勵機制。現代管理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充分調動管理對象的主體能動性。中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十分勞累的創造性勞動,建立一套有效的班主任激勵機制,以“持續激發”班主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
參考文獻:
[1]陳震.班主任新思維[M].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陳玉餛.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陳娟碧.我國班主任制度的歷史檔案[J].中國教師,2004(11).
[4]莊佩芳.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要求[J].2008,10(1).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