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晴霞
【摘要】有效閱讀是人們掌握各種信息的主要手段。對大學生英語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現代閱讀理論,提出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推動閱讀教學的改進,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英語 閱讀障礙 閱讀教學策略
一、引言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否成為高水平的閱讀者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由于生源問題,地方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尤其是新生的閱讀能力較低,欠缺有效的閱讀策略。所以教師有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有效的閱讀策略。
閱讀理解是從閱讀材料中獲取信息,認識和理解語言符號的過程。其目的在于通過識別文章中的詞匯,理解篇章所傳遞的信息和所要表達的意義。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必須首先認識和了解閱讀過程才能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習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英語閱讀教學不是簡單的布置學生閱讀文章,然后對答案,最后對文章進行分析講解的過程,也不應該為了應試而進行考試策略訓練而進行的活動。我們應該提高英語教師對閱讀策略作用的認識,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學會使用閱讀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學生英語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詞匯量小,對單詞的意義掌握不夠全面,猜測詞義能力薄弱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正確理解英語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沒有足夠的詞匯量,或者對詞匯理解出現偏差,就不能完整正確地理解文章。而且沒有足夠的詞匯量,是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出現理解能力低下、閱讀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此外,學生對于構詞法知之甚少。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但是他們很少接受系統的構詞法教學,以至于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合理地利用構詞法來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往往是死記硬背單詞,結果單詞記住了,但是沒有理解,閱讀時出現望文生義甚至誤解現象,嚴重影響了閱讀理解的效果。除了欠缺構詞法方面的知識,學生還缺乏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碰到生詞大的依靠字典和教師的幫助,猜測詞義的能力沒有得到正面的引導和培養。
2.不良的閱讀習慣
不少學生認為,要全面的了解外語原文,必須仔細閱讀和推敲,即讀得慢,準確率才會提高。在這種求全心理的作用下,學生容易形成回視、指讀、出聲讀、默讀等不良的習慣。回視是指對于自己看過的內容不放心,再倒回來重讀的現象,回視的次數越多,閱讀的速度越慢。指讀即用手指或筆尖指著單詞來閱讀以幫助集中注意力。這樣會影響理解、減緩閱讀速度。出聲讀比指讀更影響速度,因為出聲讀時首先眼睛要看到,看見詞后再輸入大腦。再從大腦經過口舌輸出。過程復雜,所用時間更長,勢必影響閱讀速度。默讀雖然不出聲,過程卻與出聲讀相同,發聲器官同樣不能閑著,注意力不集中,同樣影響閱讀速度。
3.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必然會烙上民族、政治、歷史、文化、習俗的印記。文化背景知識包括風俗習慣、宗教觀念、文化內涵、社會組織、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知識。閱讀材料取材廣泛,形式多樣,閱讀時要做到理解透徹就必須有足夠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才能增強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的能力。但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很少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這就大大縮小了其背景知識的擁有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即使有足夠的語言知識,也無法與文章的內容相互作用。閱讀變成了單純的文字解讀,學生也就很難理解文章的意義了。
4.閱讀量小、缺乏閱讀技能技巧
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養成和提高時一個長期的自主實踐過程,要靠學生自己體會和思考。很多學生課外閱讀量少,僅靠精讀泛讀課堂上教師的指導與訓練,就希望能夠大幅度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這是不可能的。還有些學生的語法知識不夠全面,在閱讀時不會分析句子結構,遇到長句子就分不清主次,無法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習慣于糾纏語言和內容的細節,偏重辨認詞義、分析語法結構等,對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句子水平上,閱讀技能和技巧的欠缺制約了他們的閱讀速度。
三、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教學策略
1.強化詞匯記憶和語言知識結構的學習
詞匯量不足以及對語法知識的缺乏了解是造成閱讀困難的重要原因。詞匯是語言的最基本的單位,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沒有詞匯的積累,閱讀便無從談起。為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設詞匯記憶方法講座。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引導學生歸納一些重要句型的結構特點及語用功能,彌補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缺陷。很多時候,英語詞匯都有一詞多義的情況,只有結合具體的文章,才能更準確地理解詞匯的含義。詞匯學習必須與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閱讀的一部分,在閱讀中學習詞匯,不僅能夠讓學生理解詞匯的意思,而且還能使他們逐步掌握詞匯的用法。
2.糾正不良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英語閱讀效率的保證。對學生在閱讀文章是出現的不良閱讀習慣及時予以提醒。另外,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不用的訓練方法,如快速反應訓練、視讀訓練等,對促進學生大腦對詞匯和閱讀內容作出快速反應、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都有很好的幫助。
3.加強閱讀技能訓練,提高閱讀效率
使用恰當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把課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閱讀技能和交際技能的重點,詳細介紹閱讀的目的、意義、類型、功能、以及教學步驟,依照閱讀目的劃分為速讀、略讀、查讀、精讀、泛讀等,按照閱讀思考過程設計讀前、讀中、讀后問題與討論,根據閱讀材料特征采取表層閱讀—關注語言功能、深層閱讀—關注語言所傳遞的信息和意義、延伸閱讀—關注作者的動機、價值觀、想象力、知識和經歷等,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提高閱讀速度,加強理解。
4.增加課外閱讀量,重視背景知識積累
課后閱讀活動室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最佳時間,教師應建議并引導學生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外閱讀。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擴大閱讀范圍加大閱讀量,而且深化了課文內容的學習是學生的閱讀水平向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要真正理解讀物內容,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在掌握語言知識結構的同時,還得多鼓勵學生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社交習俗、政治宗教、生活經驗和科普知識等等,以便在閱讀中排除歧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推理。
5.讀后總結
閱讀教學不能忽視讀后的反饋活動,為了檢查學生理解材料和完成閱讀任務的還壞,教師可讓學生概括大意,回憶主要信息,并回答具體問題,評論作者的觀點或寫作手法等,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反饋活動還能幫助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發現教學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得以改進完善提高。
英語閱讀時一個多因素作用的過程,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時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只要教師從基礎抓起,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長期的實踐,堅持訓練,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那么就一定能克服閱讀障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春曉,楊理.大學生英語閱讀障礙成因及策略[J].人文社科(科技信息),2009,(12X).
[2]李明,趙清麗.英語閱讀學習的現狀與分析[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6,(2).
[3]劉雅芳.泛讀和略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與技巧[J].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
[4]羅紅芳.閱讀策略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30,(9).
[5]祁妍林.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實驗研究.新鄉教育學院學報.
[6]王兆剛.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弊端與學生閱讀技能和策略的培養[J].學理論,2009,(20).
[7]閻寶華.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索[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3).
基金項目: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教研項目(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