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述了在無損檢測專業超聲波檢測課程教學中,課程設計采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時機和方法,實施步驟,取得的成效,并簡述了作者多年的實踐體會,指出了在項目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超聲波檢測;課程設計;應用
作者簡介:唐海波(1967-),男,湖南省勞動人事學校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無損檢測及專業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18(2009)35-0052-02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探索創新精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1],這種教學方法非常適合無損檢測專業超聲檢測的課程設計教學。
一、無損檢測專業超聲波檢測課程設計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時機與方法
無損檢測是指在不破壞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對材料或構件進行宏觀缺陷檢測、幾何特性測量、組織結構和力學性能變化的檢測和表征,并進而對其特定應用性進行評價的技術。無損檢測的常規方法有超聲波檢測、射線檢測、電磁檢測和滲透檢測。為了提高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對同一檢測對象,有時需要同時使用幾種方法進行檢測,這樣不僅可以發揮不同檢測方法的優勢,而且可以相互印證檢測結果的正確性。
用項目教學法進行超聲波檢測課程設計,一般應安排在課程結束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檢測方法的基本理論、方法、實際操作技能并對技術標準有所了解時。任課教師將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指定組長。每一組給定一個檢測對象,給定檢測的技術標準、驗收標準。由每個組根據檢測對象的特點、技術條件、標準確定檢測方法,編制檢測工藝,按照工藝進行實際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評定,簽發檢測報告,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教師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進行適當引導,審核檢測方案,并對結果進行講評。
二、利用項目教學法實施超聲波檢測課程設計的步驟
1.項目的確定與分配。課程設計開始前,教師要事先準備好十個左右的超聲波無損檢測項目,并配備實施項目檢測所需要的儀器、試塊、工具及相關技術標準。教師自己先設計檢測方案并實施,掌握檢測結果,然后將學生分成八到十個小組,用抽簽的方式分配項目。
2.檢測方案制定。每個小組拿到項目后,根據教師指定的檢測技術標準、驗收標準設計檢測方案。檢測方案包括檢測方法、檢測工藝、驗證方法、驗證方法的檢測工藝、探傷報告。方案設計時,組長給組員分配任務,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經小組討論后確定的檢測方案必須由指導教師審核批準后方可執行。
3.實際檢測。每個小組拿到教師審核批準的檢測方案后,進入實訓場地,領取儀器設備,完成檢測任務,簽發檢測報告。每個小組成員必須實施一次檢測過程,并將檢測結果進行相互比較,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4.對檢測方案修訂、復檢。將不同檢測方法得出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再對檢測方案進行合理修正,并進行復檢,以保證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小組互評、教師講評。在每個項目完成后,指導教師要對每個小組的檢測方案、檢測結果的正確性進行點評,并提出合理建議。然后小組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每個小組的課程設計得分由教師評分與其他小組評分確定。
三、超聲波檢測課程設計使用項目教學法的效果
1.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用項目教學法實施課程設計時,教師把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差的學生搭配分組,讓一部分學生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每個小組分配具體任務時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和特長,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都有受重視的感覺。由于任務明確,組與組之間有比較、有競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較快地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無損檢測常規方法有多種,教師給出恰當的檢測項目,讓項目小組使用幾種檢測方法對檢測對象實施檢測,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起到了運用已學知識、探索新知識的作用。如常見超聲檢測方法,只能依據缺陷波形,靠經驗判斷材料或工件中缺陷的性質,而射線檢測則能在底片上看到缺陷的投影圖形。在課程設計中,學生會用射線照相的方法對超聲波探傷的結果進行佐證。通過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的對比分析,能較快地提高學生超聲檢測缺陷定性分析的能力。
3.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和團隊協作精神。在實際檢測工程中,每個工程都是由項目部組織完成的。項目部成員的通力合作是完成好檢測項目的前提。因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每個小組為完成檢測項目,必須查閱相關技術資料、技術標準,制定檢測工藝,實施檢測方案,簽發檢測報告。在完成這些工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要經常一起討論,探索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對檢測結果進行相互印證,以提高檢測結果的可靠性。這樣不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通過課程設計,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更親近了,同學之間的關系更融洽了。
4.完成項目讓學生熟悉了現場無損檢測工作的過程。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相當于完成了一項實際的檢測任務或檢測工程,在程序上與實際檢測工作沒有區別。因此能夠熟悉實際無損檢測工作的程序,縮短了與工作崗位之間的距離。課程設計為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獨立設計檢測方案,完成檢測任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使用項目教學法的實踐體會
1.教師要正確認識和適時使用項目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課程、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同的教學對象靈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之間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具有互補性。對于中職學生,最好在其掌握了專業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之后,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時,有效地使用項目教學法。切忌不可把項目教學法當成醫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到處使用而忽視其它教學方法的作用。
2.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條件選取合適的教學項目。教師要根據教學計劃和授課計劃中安排的課時、學校實驗實訓室的條件、學生完成項目的能力靈活確定項目的種類、大小。項目的可操作性要強。如超聲波檢測課程設計中被檢對象可以小到一個鍛件、鋼管,也可以大到一臺鍋爐、壓力容器。項目選取太小太簡單,則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太大太復雜,則會出現曲高和寡的現象。
3.實施項目教學法要發揮專業教學團隊的作用。項目教學,一般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尤其像超聲波檢測課程設計這樣的綜合項目,既要進行理論指導,又要進行實際操作指導,還有跨課程的驗證設計和檢測操作,需要幾個實訓場地的同時配合,光靠一個教師的工作是難以完成的,必須發揮專業教師團隊的集體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也是項目教學的優勢之一,教師之間的分工合作可以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導作用。
4.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檢查指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需要教師及時地給予恰當指導,解決遇到的難題。由于項目教學提供的是一個靈活的框架,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同的小組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且容易偏離正確的方向[2]。這就要求教師能及時檢查、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督促學生按時完成項目活動內容。因此進行階段性檢查指導,是使學生順利地完成項目活動內容,達到教學目的的必要保證。
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這種教學法尤其適用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自控能力比較弱、應用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學。作為中職教師,如果能正確、適時地使用項目教學法,將會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劉云生.項目學習——信息時代重要的學習方式[J].中國教育學刊,2002(1).
[3]李兆平,陳藝.項目教學法運用于職業教育的思考[J].中國教育創新,2006(6).
責任編輯夏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