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偉勇
我國自加入WTO以來,在短短的幾年間,汽車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自動變速器、DVT(無級變速)、ABS防抱死系統、衛星定位系統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產品和電子裝置在汽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建立在先進的傳感技術基礎上的故障診斷系統已在各種汽車上大量應用,各種現代化檢測診斷儀器和維修技術應運而生,現代汽車已發展成為機電一體化的高科技載體。這一切給汽車維修業帶來了極大挑戰,對汽車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汽車維修企業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汽車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熟識現代汽車維修技術的專業人才。面對企業和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如何通過教學改革培養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教育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近年來,廣西桂東機電工程學校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對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做以簡要介紹。
整合教學內容,實行模塊教學
一直以來,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沿襲學科型課程體系,即按《汽車構造》、《汽車維修》、《汽車故障診斷》的順序,中間穿插《汽車電器》、《汽車性能檢測》、《汽車電控技術》等來安排教學。這種課程體系培養效果與實際崗位情境和要求相去甚遠。汽車維修工作崗位總是面向有故障的汽車,而具體承接一項維修任務時,又總是涉及汽車的某一集成部件,如發動機等。在維修發動機時,需要發動機結構、發動機檢測、發動機故障診斷、發動機電器等知識,而這些知識的教學是分成幾門課程分階段進行的,這使維修發動機所需要的知識產生自然割裂。因此,實際工作情境與學習和技能訓練情境相去甚遠,造成學生適應能力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我校按照職業特征原則,按“模塊→單元→課題”形式整合教學內容,將汽車維修專業課劃分為六大模塊:普通發動機構造、維護與故障排除模塊;普通底盤構造、維護與故障排除模塊;汽車電器設備檢測與維修模塊;汽車電控系統檢測與維修模塊;汽車自動變速器檢測與維修模塊;汽車鈑金與美容模塊。各大模塊按系統、機構不同又分設各個單元,如普通底盤構造、維護與故障排除模塊分為四個單元:汽車傳動系、汽車行駛系、汽車轉向系、汽車制動系。每個單元又按結構、內容特點分若干個課題,如汽車傳動系單元分為五個課題:離合器的構造和檢修、手動變速器的構造與檢修、四輪驅動系統和分動器、萬向傳動裝置的構造與維修、驅動橋的構造和檢修,每個課題的內容包括預備知識和項目訓練兩大部分。這種模塊式教學使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能使學生學習和訓練的情境與實際工作情境基本一致。
推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
汽車專業按模塊劃分后,教學模式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理論。每個課題的教學一般分為以下幾步:一是基本知識認識;二是實物認識;三是車上認識;四是拆裝訓練;五是故障診斷;六是理論總結。如在講授離合器時,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步:一是在課堂上或實驗室講解離合器的基本知識,包括功用、類型、基本組成、工作原理等,可利用教學錄像、課件或模型等輔助教學,使學生對離合器有基本認識。二是借助實物認識離合器總成。在實驗室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由任課教師和實驗教師指導,對離合器總成進行分解,邊講解、邊操作,使學生充分認識離合器各部分的功用、結構、裝配關系、零件損傷情況及檢查方法等,并進一步弄清離合器的工作原理、工作過程。三是車上認識離合器總成的安裝位置及操作系統。在實驗室直接面對汽車(用割去車身的汽車最方便)介紹離合器的安裝位置、離合器操作系統的構成及工作過程,使學生能直觀地認識到駕駛員是如何通過離合器踏板操縱離合器的。四是離合器的拆裝訓練。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小組一個離合器總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旁邊指導,對離合器總成進行拆裝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指導,不僅要講清拆裝的基本方法、步驟,監督學生按要求操作,有時還要親自示范,傳授技巧,幫助學生解決在拆裝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五是離合器的故障分析與診斷。離合器故障診斷方法的教學,要在學生全面掌握了離合器的各部分功用、結構、原理后進行,主要是從理論上介紹離合器常見的故障現象及診斷和排除方法,然后在汽車上制造典型故障,讓學生分小組診斷和排除。六是理論總結。主要是對離合器的各個知識要點進行復習、整理,使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方便學生記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離合器的功用、類型、結構、工作原理、車上認識到拆裝訓練、檢測、故障診斷及排除,各部分緊密銜接,一氣呵成,實現了理性和感性的同步認識,使學生感覺到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本領。
教學評價改革
傳統的學科考試制度是在期中進行段考,期末進行期考,然后將平時成績、段考成績、期末成績按一定比例折合成學期總成績。這種考試評價制度不適合模塊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塊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應按照其自身的特點安排考試。我校采用階段考核綜合評價制度,能及時、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學業成績,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階段考核指在某一模塊的教學中,在每一單元教學結束后,都對學生進行考核、驗收,把考核結果直接填入學生成績檔案。一個模塊就是一門課程,其成績的評定是該模塊各個單元考核成績的平均值。由于各單元均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因此單元考核分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兩部分,理論考試一般采用筆試,技能考核在實驗室進行,一般以小組為單位。要做好技能考核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根據實驗室現有的設備并參考汽車維修技術等級考試內容,合理地設計考試技能項目。二是要堅持統一標準,客觀評定。
實驗室建設
為了適應汽車新技術的發展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需要,我校將原有的汽車構造、汽車修理、汽車電器、汽車故障排除四間實驗室進行了整合,淘汰陳舊的、不適應教學的設備,新增各種教學需要的設備、設施,按教學安排和認知規律重新規劃為七間實驗室,分別是汽車認識車間、普通發動機車間、普通底盤車間、汽車電器車間、汽車電控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車間、整車技術維護和排故車間、汽車拆裝和對外維修車間。學校對各實驗室建設堅持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先進性原則,教學車型須是本地區目前使用較多的典型車型,載貨類選用東風汽車,面包車類選用柳州五菱之光,轎車類選用桑塔納2000,維修工具和檢測設備則購買目前汽修企業普遍使用的。二是實用性原則,實驗、實習設備設施必須能滿足模塊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需要。模塊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針對性非常強,每一個課題的教學都需要指定的工具和設備,實驗室場地和教學設備應一一滿足。三是方便性原則,實驗室建設必須方便教學和方便學生技能訓練。汽車的結構非常緊湊,空間有限,各部分的組成、結構、形狀、裝配關系等不容易看清楚,給班級現場教學帶來較大困難。為方便教學,學校組織教師對大部分實驗設備進行設計與制作。如在汽車認識車間,將一輛北京吉普車的車廂、機罩等外部的東西全部切除,并對發動機機體、機蓋、離合器殼、變速箱箱體、主減速器殼等進行部分切除,露出了部分內部結構,再安裝一個電動機帶動發動機運轉,使剛接觸汽車的學生對汽車的組成一目了然。再如設計發動機安裝臺架,將發動機裝在臺架上并使其能正常運轉,既方便教師現場教學,又方便學生技能訓練。在汽車電器實驗室,將普通汽車的用電設備全部安裝在工作臺架上,使整個電器系統一目了然,教師便于進行現場教學,學生也很容易學會接線和故障排查,最后只要在車上認識各部分安裝位置,進行簡單訓練,就學好這部分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