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巖
[摘 要]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高校的教育質量,是保證和監督教學質量的重要杠桿。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學籍管理工作也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努力探索適應高校教育發展需要的學籍管理體系。
[關鍵詞]完善;學籍管理;高校
一、高等學校學籍管理工作的概述
(一)學籍管理的概述。所謂學籍,就是學生按照國家招生計劃規定,在高考擇優錄取后,經過學校全面復查并辦理入學注冊手續所取得的在校學習資格。高校學籍管理是根據國家對高校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要求,結合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定位,制定規章制度,并按一定的程序對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籍和學籍變更、教學管理制度、校紀校風三方面實施的管理,是學生從入校注冊取得學籍到畢業資格審查認定獲得畢業證書全過程的管理。高校學籍管理既是學生管理,又是教學管理;它既要為學生服務,又要確保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因此,高校學籍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學籍管理工作的任務及內容。高校學籍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抓好三個實施環節,即從學生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間的新生入學審查關、學習過程的考核關和畢業資格的審查關。其工作的主要內容包含六方面:(1)審核新生入學資格和取得學籍的管理;(2)學期注冊管理;(3)課程的考核和成績管理;(4)學籍異動管理;(5)畢業資格的審查和各種證書、文憑的管理;(6)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本校學籍基本情況等一系列統計報表、名冊等。
二、我國高校學籍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學籍管理工作是一項具體、細致、繁雜的業務性工作,且處于一個動態的管理中,從事這項工作所付出的不僅是艱辛的勞動,還包括極大的耐心和責任心。
(一)對學籍管理的宣傳不夠。有人認為,學生了解學校有關管理制度是很自然的事情,管理部門很少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和討論。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對學籍管理規定不太清楚,直到因違反規定受到學籍處分時才后悔莫及。
(二)學籍管理隊伍素質不高。很多高校對學籍管理干部關心不多,重視不夠。認為學籍管理工作主要是事務性工作,僅是日常工作的運轉,誰都可以干。對學籍管理干部更是使用多,培訓少,外出進修學習機會更少,視野不開闊,造成學籍管理隊伍的素質不高。
(三)忽視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中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基本問題。現行的學籍管理規定:升(退)學、畢業、授予學位等方面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學科成績是否合格。而成績的評定大多以一次理論考試的結果,這種考試結果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沒有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一現狀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學習過程的多樣性和創造性,難以體現學生能力或素質的提高。
三、完善高校學籍管理
(一)重視學籍管理制度的宣傳教育。學生入學后,學校要重視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及時向新生印發《學生手冊》《學校的學籍管理規定》,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平時應利用宣傳欄、教學通訊等渠道廣為宣傳及講解。在學期期末考試前,教學管理部門應對考試的有關規定進行反復強調,以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避免考試作弊現象的發生。
(二)加強和提高學籍管理隊伍的素質。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人數的增加,使學籍管理工作量增大。為此,學校應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比例配備管理人員。此外,學校應結合工作的實際需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組織學籍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提高學籍管理人員素質,使學籍管理工作者不但要熟悉有關學籍方面的政策和管理方法,而且要精于管理,熟練地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紛繁龐雜的日常事務變得井然有條。
(三)嚴格把好學籍管理的質量關。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嚴格管理出人才”,學籍管理對象是學生,學籍管理的效果也是通過學生體現出來的,因此,學校對學生應愛字當頭,嚴字把關。嚴格考試管理成績管理,從考試資格、畢業資格等方面加大監控力度。同時,在人才的培養上要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在課程考核上應以加強素質教育為出發點,體現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考試題型要靈活多樣,要有利于測試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總之,通過嚴把學籍管理的質量關,從而有效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四、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高校的學籍管理
(一)更新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面對教育改革所帶來的一系列實際問題,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更新管理觀念,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地分析各種問題,要樹立“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學籍管理工作者要認識到學籍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我們管理的主體。在管理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其學習潛力,使每個學生個體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達到貫徹教育部“育人為本”的教育宗旨。
(二)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實行規范化管理。學籍管理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具有極強的程序性,它負責學生入學一直到畢業的管理以及畢業后學歷管理的整個過程。只有實現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學籍管理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學籍管理條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作為學籍管理工作者,要經常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用規范的管理制度、科學的管理方法去解決新問題。
(三)實現學校管理系統與教育部網絡管理平臺的對接。高校學生學籍管理系統的建立,實現了高校、省級、教育部共同管理和維護的統一數據庫,計算機系統的即時、分級、交互維護和管理。因此學校的學籍學歷信息管理應以教育部的信息管理平臺為基礎,與平臺的信息保持一致,按平臺的要求進行管理。學校管理系統的數據與平臺的數據對接,學校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庫可直接用于網上管理平臺,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總之,學籍管理工作是涉及學生個人、高校、社會機構等多方面利益的服務工作,只有充分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現代的管理手段,才能更好地開發其蘊涵的信息,更好地提供利用,以滿足各方面的需要,最終使學籍管理工作適應高校教育教學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吳秀紅. 新形勢下高校學籍管理的對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6).
[2]魏勇. 關于新世紀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