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世年
[摘要]根據我國公路養護的現狀,對公路養護機械化進行探討。并介紹相關的養護機械的使用和保養原則。
[關鍵詞]公路養護 機械化 現狀 保養
中圖分類號:TU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20103-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公路建設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公路建設速度和公路網的整體水平以及交通量均大幅提高,但目前我國的公路養護作業方式卻遠未能跟上社會的發展和公路建設的步伐,殘舊、簡陋的作業機具和落后、單一的作業方式成為公路交通事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公路養護機械化,是指公路養護作業系統中主要和輔助的生產勞動過程,全部或部分由機性能參數相互協調的機械系統完成,在規范的組織管理體系保證下,這些機械系統在指定的作業條件下以最佳的經濟技術指標,保證養護作業的質量和效益。
一、公路養護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公路養護的作業方法按作業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人工作業、混合作業和機械化作業。公路養護機械化的目的意義在于提高公路養護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降低養護成本,使公路養護水平與社會總體發展水平相協調。公路養護機械化最終將提高公路的技術使用性能,降低公路運輸費用,提高運輸進度和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充分發揮公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實施公路養護機械化的制約因素
實施公路養護機械化目前的制約因素大概有以下幾點:(1)公路管理部門的意識未能完全轉變。幾十年來的人工養護習慣及計劃管理體制使人們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感,對高速發展的公路交通建設給公路養護工作帶來的壓力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視,對公路養護機械化只是作為一個口號提出,缺乏實施的熱情和長遠的規劃。(2)目前公路管理部門對配置養護機械的資金仍較缺乏,雖然機械化養護的優點有目共睹,但配置養護機械的前期投入畢竟較大,一次投入大量的資金對公路部門的決策是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3)目前公路養護工人的整體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術素質有待提高。操作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養護機械畢竟不同于簡單的傳統機具,須要一個學習、培訓和提高的過程。(4)目前我國缺乏較成熟的、適應我國國情的專用公路養護機械。實施備,而我國目前還缺乏技術成熟、適應性強、高性能價格比、公路養護道班能普遍買得起用得上的中小型多功能的公路專用養護機械。
三、公路養護機械的配備原則
機械化養護的實質,就是重視養護機械設備,科學地裝備所需的機械,用好、管好這些機械和設備。護機械配備應體現經濟、適用、高效、因地制宜的原則;護機械配備應體現主動預防性養護與道路病害維修相結合的原則;養護機械配備應體現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原則;養護機械的種類應大、中、小相結合,專用機械和多功能機型相結合;機械設備的優先順序一般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及安全作業的養護機械優先;代替人力,完成大作業量和大勞動強度養護任務的作業機械優先;作業質量必須由有機械技術性能水平保障的機械優先;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施工和養護任務的機械優先;技術成熟的機械優先;旅游專線公路的清掃、灑水、劃線以及綠化機械優先;具有環保功能的機械優先。
四、養護機械常用設備
養護工程中的一些主導設備主要包括:路況檢測設備、稀漿封層機、瀝青路面修補機,包括熱補、冷補設備、多功能養護車、銑刨機、就地熱再生設備、除雪機械、除草機械、除草劃線機、公路養護專用車輛以及路況診斷檢測設備、多功能養護車專用底盤、國外引進的瀝青路面加熱再生修補設備等。
五、養護機械設備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合理利用設備,才能降低維護費用,有效提高利用率,更好地為高速公路養護生產服務,為實現真正意義的養護機械化打下基礎。設備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2)注意運行情況。(3)工作環境。設備在作業前應注意工作環境是否適宜作業、惡劣的環境不僅會影響作業效果,對設備造成不良的影響,使設備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甚至還可能出現機械事故或人員傷亡。(4)合理作業。養護機械應根據養護內容的不同和任務量的多少進行合理作業。合理作業可以保證設備能夠得到有效利用,按質按盈地完成養護任務,同時還可以減少浪費,節約開支。(5)科學使用??茖W使用可以減少設備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茖W使用的方法很多,如為提高工作裝置的耐磨性,可在其端部改用或增加硬質合金材料。
六、養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護
設備維護是設備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通過對設備的保養和維修使其保持和恢復原有的技術、經濟性能,提高運行可靠性;降低消耗、減少磨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更好地滿足養護生產的需要。維護的質量直接影響設備技術、經濟性能和使用壽命,影響設備的經濟運行情況,若維護不到位,將會造成機件磨損嚴重,甚至發生機械故障或事故,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到高速公路正常的養護生產。因此,做好設備維護工作意義重大。
設備的維護分為:保養和修理兩部分,兩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但又互有區別。優質的保養可以降低機件磨損,從而延長維修周期,減少維修次數,節省維修費用,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通過保養,使機械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經濟性,以利于正常的養護生產。設備保養應注意以下問題:(1)按保養規程作業;(2)避免不合理選材;(3)靈活掌握保養周期;(4)重視換季保養;(5)減少保養盲目性;(6)減少浪費現象。設備修理一般分為小修、中修和大修三類,有些分類中還增加了項修。設備的維修一定要合理,要選擇最佳時機、最佳維修方式、最佳維修工藝,這樣有利于對設備進行及時、有效地修復,保證設備良好的技術性能,并且可以降低維修成本,減少維修費用。為了保證設備合理維修,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建立完善的維修制度;(2)選擇最佳的維修時機;(3)防止“小病大治和大病小治”;(4)加強配件國產化;(5)利用科學的維修手段;(6)成立專業維修廠;(7)把住維修質量關;(8)全員參與維修管理,從操作人員到管理人員,從職工到領導都應該重視維修管理。
七、結語
隨著高等級公路的不斷增加以及養護作業工藝及材料上的不斷創新,對養護機械的生產廠家,包括設計、制造、售后服務等方面均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而養護機械使用單位同樣也應該從設備的保養、操作人員的素質、養護材料的選用等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做到多方面,多學科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推動公路預防性養護機械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勇,淺談公路機械化養護與設備管理,裝備制造技術[J].2008(5):108-110.
[2]汪加軍,淺談公路養護機械化的必要性,科技咨詢導報[J].2007(29):108.
[3]張卿,公路養護機械及其發展方向,中國水運[J].2008(4):130-131.
[4]趙平,高速公路的機械化養護探討,中國水運[J].2007(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