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21世紀就業大軍的到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將面臨更大的就業挑戰。如何做好就業指導工作,使學生適應幼兒教育市場的需要是擺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嚴峻的課題。因此,必須不斷創新就業指導模式,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以促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階段。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就業指導;就業率
做好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就業指導工作,不僅能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而且有利于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和穩步發展。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數量大幅度增長,面對21世紀就業大軍的到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將面臨更大的就業挑戰。因此,必須不斷創新就業指導模式,增強就業指導的科學性,實現就業指導工作的職業化、全過程化,并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整個教學、管理工作中。就業指導與教學、管理工作齊頭并進,不僅使學生掌握幼兒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正視就業現實,克服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思想,實現順利就業。
入學初期進行就業指導,幫助學生確定就業目標
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業指導工作一般在學生畢業前期進行。根據當前中職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及生源情況,有必要改革就業指導模式,開拓就業指導新方法。丹東市文化藝術學校十分重視就業教育,從學生一入校便啟動就業指導工作,并對此進行精心規劃,分步實施,使就業指導工作符合實際,收到實效。
中職教育是一種培養行業需求的中等實用型人才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向決定了對中職生源挑選的寬松性,而這種寬入口不可避免要給中職學校帶來諸多問題。首先,中職學校所招收的學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甚至是厭學等問題,這就直接影響了專業課的學習。其次,由于大多數學生年齡偏小,又是獨生子女,他們過于嬌氣,缺少吃苦精神,而且不善與人交往,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學生表現出極強的個人主義。另外,中職學校一般為三年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只有二年半左右,所學的課程門類繁多,致使中職學校的畢業生只能具有最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但很多學生直到畢業時也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對自己估計過高,沒有從基層做起的心理準備。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也是如此。基于以上這些問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很有必要在學生一入校就展開就業指導工作,讓學生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和就業方向,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擺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確定努力的方向,從而增強擇業意識和主動適應社會的能力。
就業指導與教學、管理工作同步進行,
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實用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就業指導融于各學科教學中沒有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就不能承擔實際工作。就業指導不僅要使學生端正就業態度,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應將就業指導工作融入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既要掌握幼兒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懂得幼兒教育的教學方法。在丹東市文化藝術學校,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各學科教師既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就業工作的指導者。各科教師經常深入幼兒教育第一線,了解本學科知識在幼兒園各領域的應用情況,并以此制定教學計劃,在傳授本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傳授與本學科相關的幼兒園教學法。如:鋼琴—兒歌彈奏;視唱—兒歌;美術—學習幼兒簡筆畫、蠟筆畫、兒童水墨畫、玩教具制作、環境設計。在體育課教學中,每堂課先教基本動作,后教幼兒體育游戲;英語課先教基本的英語知識,后教幼兒英語教學法;幼兒園活動設計課每堂先進行幼兒模擬教學,即教師作為幼兒教師,學生作為幼兒園小朋友,然后再讓學生作為幼兒園教師,對本次課進行評析;幼兒衛生保健課不僅讓學生了解幼兒的生理特點和衛生保健知識,同時教會學生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及如何矯正幼兒的心理衛生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各學科教學內容和幼兒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學生在校期間不僅掌握了各學科知識,又學會了幼兒教學方法,為今后求職就業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此外,在學生入校一學期后,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進行重新編班,開設舞蹈、鋼琴、聲樂、美術、英語、蒙氏等特色班。各種特色班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不斷調整,加強學生特長的專門訓練,使一些學生就業后很快就能成為幼兒園的舞蹈、鋼琴及美術等專職教師。
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1)做好見習和實習工作。通過見習和實習,培養學生從事幼兒教育的實際工作能力。學生二年級時,學校每學期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見習兩周(有時還利用寒、暑假時間讓學生到當地幼兒園見習);畢業前半年時間,讓學生到學校教育基地實習。丹東市文化藝術學校在全國和當地建立了二十多個教育基地,主要包括北京紅黃藍多元智能實驗幼兒園、北京金色搖籃幼兒園、新加坡愛爾坊幼教集團、北京歡樂堡幼兒園、沈陽哈津教育集團等。在見習和實習中,學生向幼兒教師學習,進行實踐鍛煉,綜合素質和崗位適應能力得到提高,大部分學生在基地實習后被留下工作。(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特長意味著為今后就業提供了優先權。學校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藝。如舉辦大型藝術節活動,開設個人特長專場,舉行各學科競賽、技能大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省、市、全國大型文藝演出及中央電視臺電視劇的拍攝活動,以此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身價值,找回自信和自尊,提高就業能力。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強學生思想素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中職學校很多學生不僅文化課基礎差,在思想素質和行為習慣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就業的成敗。為此,就業指導工作還應體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近年來,丹東市文化藝術學校花大氣力,下大工夫,從一點一滴抓起,加強學生思想素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自覺抵制愚昧、腐朽思想的侵蝕。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突出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突出以誠實守信教育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同時還以習慣養成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就業觀念、勞動態度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正確的價值觀。(1)開展主題教育,培養學生道德素質。學校通過每周一的升旗儀式、紀念日的專題活動及主題教育月活動(三月份禮貌月,四月份誠信教育月,五月感恩教育月,六月環保教育月,七月勵志成功月,八月國防教育月,九月愛老敬老月,十月愛國愛校月,十一月就業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等,學生道德素質和就業能力明顯提高,為就業、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2)加強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具有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對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為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習慣養成為主線,從最基本的文明素養抓起,對學生的坐、立、行等儀表行為習慣做嚴格的要求,扎扎實實地抓養成教育。現在全體學生均能做到遇見老師、客人主動問好,不在樓內大聲喧嘩,不隨便吃零食、扔垃圾,排隊上下樓。學生講文明、懂禮貌蔚然成風,具備了求職就業所需要的必要的道德素養。
畢業前夕集中就業指導,提高學生求職應聘能力
畢業前夕集中就業指導,主要包括對畢業生進行求職擇業的心理訓練和擇業技巧、方法的指導。畢業生在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下,不僅會遇到種種外部障礙,還會產生種種心理沖突和心理障礙。心態問題已成為畢業生就業的第一障礙,擇業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心理調整和適應的過程。丹東市文化藝術學校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培育良好的擇業心態著手,采取課堂集中指導、專題講座及個體咨詢等形式,調整畢業生的擇業心態,使他們放下包袱,除去心理障礙。在情緒調控方面,幫助學生保持一種平常心,不過分看重成敗,以積極的情緒對待求職過程中所遭遇的挫折。鼓勵學生勇敢地接受社會挑戰,正視現實,百折不撓,自信樂觀。引導畢業生樹立新的就業觀,客觀公正地分析就業形勢和擇業傾向,正確對待就業機制,客觀公正地評價自我和用人單位等。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準確定位,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思想,把過高的期望值降下來,腳踏實地面向基層和生產第一線就業。同時,幫助畢業生樹立創業意識,鼓勵學生自己創業,開設自己的幼兒園,這也是就業的最佳辦法之一。
求職擇業實際上是一門藝術,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是擇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培養和訓練學生正確而又恰當地“推銷自己”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技巧培養。它包括自我介紹技巧、獲得好感技巧、回答問題技巧、把握方式與人交談技巧等。盡管各種求職的方法和技巧不盡相同,但共同的準則是必須精心準備、充滿信心、不卑不亢、隨機應變、誠信為上、務實為本。對于缺乏經驗的學生來說,面試時往往會表現為不知所措,所以對學生面試的訓練是就業指導的又一重要內容。通過舉辦模擬招聘會,讓學生得到體驗,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弱點,并及時彌補和改進,從而在真正應聘中取勝。
就業后跟蹤指導使學生在工作崗位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無疑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怎樣才能順利圓滿地完成這個轉折點,成功地走向社會,還需要學校的教育和就業的延伸指導。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并不等于就是合格的幼兒教師,要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還要在工作單位中繼續學習,不斷發展,不斷地完善自己。丹東市文化藝術學校與用人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學校不斷派人去學生工作單位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詳細研究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同時,經常把畢業生請回學校,匯報他們的工作情況及體會,從中找出教學與就業指導中的不足之處,并及時糾正和改進。全面了解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及思想動態,對學生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鼓勵他們從小事做起,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幼兒,妥善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指導他們主動地認識自己的弱點并加以克服,培養新觀念等,讓他們順利地從不適應期過渡到適應期,再塑自我,立志成才,使畢業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績,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
綜上所述,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全方位就業指導,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對學生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本賢.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之對策研究[J].學術論壇,2006,(10).
[2]顏水發.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教育社科綜合版),2005,(6).
[3]周琦.加強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探索[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3).
[4]羅華國.關于就業指導工作問題的思考及對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15).
[5]趙正強.開展就業指導 探索高校學生就業指導新途徑[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24(3).
作者簡介:
鄂秦泰(1963—),男,蒙古族,丹東市文化藝術學校校長,高級講師,鳳城市職業教育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學前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