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平
摘要:在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摸索出了組織有力、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但是,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對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必須加大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改善教育內容和結構,改進教育方式,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調查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2-152-01
目前,在校大學生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新舊觀念交替的時代,能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否把他們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與奮斗目標、規范大學生的行為方式、完善大學生人格以及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掘大學生內在潛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認真分析和探討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與迫切的。
一、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在受重視程度還是在組織落實方面,均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但是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的薄弱環節,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1.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興奮點把握不準。盡管對大學生從嚴教育和管理,但仍然忽視了他們內心體驗較強烈和思想上變化的外顯性不是太明顯的矛盾,沒有透徹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和精神特點,沒有完全掌握學生思想成長的動態趨勢,因而導致思想教育的針對性不強。
2.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陳舊,缺少新意。第一,教育內容過于理想化,缺乏層次性。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多層次性和思想問題的多元性,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改變傳統的單向模式,建構一個適應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想品德的、多樣性的,利用多種載體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開展工作的新模式。第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規范體系。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高層次的共產主義思想教育,也包括基礎層次的文明素質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這兩個層次的教育都比較缺乏、不夠系統。第三,教育方式簡單化,只滿足于課堂上的“兩課”教育和書本上的內容,學生缺乏主動性和參與精神,缺乏應變能力。不注重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培養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相結合,顯得干癟、空洞,沒有影響力。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創新。學生在校園中呈現出的思想認識層次的不同性、人生奮斗目標的差異性和行業形式表現出的多樣性,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要針對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地實施不同的工作方式。而實際上,現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基本模式,仍是沿襲傳統的方法,即“我講你聽”的說服式,或者行政化色彩濃厚,忽視啟發和個別教育,比較強調外部管理的作用,卻忽視學生的內在需要和自我教育。
二、加強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方法探析
1.堅持以育人為中心,樹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思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除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之外,專業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后勤服務人員以及校園文化環境也都承載著育人的重要責任。要加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力度,使全體高校工體人員都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動員一切教育資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
2.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離開一支堅強有力的工作隊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思想工作者的培訓,增強師資隊伍的業務能力,要讓每位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職工作者,成為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的專家。二是要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對這支隊伍的支持和保障機制,激發廣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榮譽感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實際工作地位。
3.不斷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結構。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結構,關鍵在于必須牢固確立政治教育的核心和主導地位,以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根本出發點,同時抓好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教育內容上要注重避免抽象和空洞的傾向,要從科學地解釋問題的本源出發,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我國當代社會轉型期的各種社會現象,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
4.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法。教育效果的好壞,跟教育形式和方法能否與受教育者的接受點相契合密切相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應當注意避免僵化和保守,要在充分尊重大學生主體人格的前提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的興趣點相結合,激發大學生的參與意識。與此同時,還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和關心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以及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困難相結合,從大學生關心的事情入手,做好與大學生的情感交流,在把握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把就業工作、貧困生的解困工作和大學生的專業學習,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構建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5.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為培養我國現代化的合格人才服務的,因此要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接受教育。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搞好課堂教育,又注重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應該主動走出校門,更多地了解社會,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6.注重調查研究。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大學生群體的多樣性,決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與時俱進,不斷調查、發現并分析和研究工作過程中所遇的問題,才能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遠落在實處。
應該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和艱巨性的工作,理想與現實并存,鮮花與荊棘同在。我們相信在黨和國家的關心、重視下,在各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能夠實現全社會的希望和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廷,劉書林,吳潛濤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人民出版社,2001
2.房曉梅.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
(作者單位: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