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超
一、摔跤運動員身體素質特點:
一名優秀的摔跤運動員必須具備全面的身體素質,要具備舉重運動員的力量,短跑運動員的速度,體操運動員的靈巧協調,長跑運動員的耐力。但又不是他們的簡單組合,而是要在對抗中克服活的阻力。所以摔跤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明顯不同于其它項目的運動員。摔跤運動員的力量、速度是在完成不同技術動作過程中以不同軸向的轉化能力來衡量。我們要在訓練中摸索出一套摔跤運動員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持久力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完善。
由于摔跤運動是在不斷變化中去對抗,所以對力量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要有一定的絕對力量,還要有爆發力和重復用力的耐力及用力的持久力。
速度在摔跤運動中體現為快速能力,快速能力的實質與速度是一致的,但在摔跤運動中又較單一的速度更為廣泛和專門化,基本表現形式有: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它是人體快速運動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摔跤專項能力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或影響著運動技術水平的高低、競技能力的強弱和比賽成績,為此我們必須十分重視快速能力的培養。
二、一般身體訓練方法:
(一)柔韌性、協調性訓練:
柔韌性協調性訓練,主要根據專項技術動作的要求,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提高關節活動幅度和協調能力。通過訓練增強關節韌帶的靈活性,提高功能肌和對抗肌之間轉換的協調性。完成摔跤技術動作幅度較大的關節,主要有頸、肩、腰、膝和髖,也是摔跤運動柔韌協調的主要環節。這些關節周圍肌肉的柔韌協調能力十分重要。其主要訓練方法有:
1、單人做橋擺動,擺動過頭翻和連續做過頭翻。
2、負重(人)做橋擺動,做橋推壺鈴、杠鈴。
3、站立后倒成橋,站立后倒過頭翻。
4、做橋左右翻,作橋左右繞頭跑。
5、仰抱布人起橋左右滾動。
(二)力量訓練:
1、絕對力量,這是摔跤運動的基本素質,摔跤的絕對力量訓練方法:
大強度重復(刺激)法(又稱力竭法)80%—100%每組1—10次,間歇1—2分鐘。80%—90%每組8—12次,間歇2—3分鐘,每個動作練習8—10組。
高強度短期刺激法(又稱強度法)準備活動,基本部分,整理活動共計100分鐘。如:臥推、深蹲、硬拉、高翻、臥拉。
最大力量的%90%95%100%
90%
95%
組數和次數3+3 2+2 1+1 3+3 2+2
間歇休息2—3分鐘如果采用靜力練習,每組堅持5—10秒,總計不超過20分,退讓性練習也不超過20分鐘。
混合法:15分鐘準備活動后,做下列練習:臥推、握拉、深蹲、俯臥、挺身、第一組準備活動。第二、五、六組做大強度重復刺激法。第三組高強度短期刺激法。第四組靜力練習,堅持六秒。
2、速度力量:
(1)擊打法:先做輕,再做重。
(2)對比法:最大力量直接轉換快速力量。對比法以臥推為例,重的70%—80%每組做3次后輕的40--50%,立刻做輕的2次爆發式地完成動作,間歇2--4分鐘,如果一個練習做6組,那么第1,6組用70%--40%,2,3,4,5組用80%一50%去做最多一個練習做8組,一次課2--3個練習。
3、力量耐力:
(1)循環練習法(8—10個練習)阻力中,組間間歇30--90秒,總的練習時間40分鐘。
(2)擴展間歇法,練習4--5個動作,阻力40--50%,用40--50秒做一組,組間休息30--90秒,每輪之間休息3--5分。
(3)強度間歇法,阻力50%一65%,用15—30秒做一組,間歇休息10--30秒,一輪之后休息1~3分鐘,連續做三輪。持久性力量耐力是摔跤完成攻、防、反技術動作必須發展的耐力。因為在高層次比賽中,對抗性、變化性、相持性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用力的持續時間較長,但一般都是局部的。這種練習又稱為靜力練習。如為了提高抓握的持久力,做單杠引體靜力,爬繩等。
(三)摔跤運動員的耐力訓練是在有氧與無氧代謝的交替中進行的,所以對心肺功能要求比較高。一般采3000—5000米越野跑,田徑場上的400米變速跑,1500米計時跑,200米、400米、800米重復跑。可提高運動員的有氧代謝能力,以帶動無氧代謝的供能關系,使耐力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
(四)結合專項的一些特訓練方法:為了提高心肺功能,速度力量,持久性力量耐力的綜合能力,采用循環訓練方法,現介紹幾種:
1、墊上:左右跳布人、摔布人、立臥跳、俯臥撐、過頭翻、兩頭起、按一定順序每項30秒,依次交換,可做5--8組,也可根據情況增減內容,在時間、次數、強度上提出不同的要求。
2、不同的抱人重復跑:正抱人、捧抱人、后抱人、反抱人、背人、馱人,一般采用20米往返跑,一組完了休息10秒再重復做。
3、專項身體訓練方法還有:針對提高提抱技術能力的,如采用抱提重沙袋,根據不同級別,使用不同重量的沙袋作反抱提起、涮布人、布人過胸摔,也可以利用對手的一定防守的要求,提高克服不同阻力的能力。為了提高抱滾能力,用布人做左右滾橋,也可以利用對手的全力防守做硬滾橋。這樣既可以提高滾橋的能力,又為變化滾橋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