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成 李 軒
[摘要]新時期面臨著方方面面的變革,那么立足和諧的試域下,對高校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高校教師建設,從我國目前的師德現狀作為邏輯起點,分析我國師德建設出現的問題以及主要的對策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 和諧 高校教師 師德建設
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基地,更是我國精神文明和先進文化形成的源泉,而高校教師不僅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更是塑造學生道德建設的教育者,能否把我們的學生尤其是當代大學生造就成符合現代化需要的“四有”新人,師德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俗話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授學生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幫助廣大學生特別承擔先進文化傳播者的大學生做好道德品質的建設,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首先是要會做人。
一、目前高校教師師德現狀簡述
進入21世紀以來,逐漸的重視了“以德治國”理念的發展,對于高等學校來說,要落實好“以德治國”就必須想方設法的把以德治國的思想轉變為以德治校,一個學校如果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合格的人才,有社會主義覺悟的人才,有文化的社會主義發展人才,關鍵在于教師。最近這些年來,我國高校的教師隊伍總體上仍然是一支積極向上、愛崗敬業、值得信賴的隊伍,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和培養高素質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教師隊伍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逐漸增多,有些老師的道德水準不斷下降;還有個人老師對自己要求不嚴格,不遵守學校和教學紀律;仍然有一部分老師去從事在沒有完成好自己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去從事第二職業;這些問題在最近幾年尤為的突出,導致很多學生提起他們的任課老師來都會說,做事情不能身體力行,不能宣揚正氣,對于不道德的行為更是得過且過。這些都在學生中造成很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高校教師師德滑坡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轉型的大環境導致價值取向多元化是外在原因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不僅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而且促使了人們社會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巨變以及新的行為方式的產生。其良好的方面是增強了人們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律意識和勇于開拓的精神。但是也對人們的思想掛念產生了比較嚴重的沖擊,其中比較嚴重的是西方倫理道德和物質利益分配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思想和行為,以青年教師最為變化快速,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逐步地弱化了青年教師的思想道德意識,那些社會中所盛行的與我們傳統道德相背弛的不好行為和做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高校教師隊伍。
(二)自身素質建設的偏差導致立場不堅定是內在原因
我們的部分老師在對自己的職業認識上有嚴重偏差,并沒有完全理解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內涵,缺少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光榮感,因此,對自身素質建設就不那么關心,而沉迷于“我有多少錢“、“我的房子多大”、“我的車子怎么樣”等物質利益的追求上。還有一些老師本身就存在著基本素質薄弱的環節,因為他們沒有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缺乏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系統了解,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文化底蘊較弱,缺少人文關懷精神,整體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文明素質要求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三)學校自身改革不利導致師德教育缺失是直接原因
首先,所謂的競爭環境致使教師價值導向出現偏差,總是基本注重學歷層次和科研成果以及發表論文的數量,把個人的工作態度和思想社會表現以及教書育人變成一種可有可無的真空狀態。其次,高校多年來忽視了對教師道德素質的培養,只是片面的追求功利化,使得很多教師缺少事業心和責任感,更沒有了那讓人稱頌的奉獻精神。再次,最近幾年高校都在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其主要方向是充實高校教師隊伍人才層次的問題,基本在業務上對教師有更多的要求,但是忽視了職業道德方面的需要,各個高校都在建立“人才工程”,選拔各類學科帶頭人,在這方面主要是把學術水平作為選拔人才的基本標準和重要依據。最后,物質待遇也是一個重要的誘因,就高校教師而言,與其他行業相比較,待遇不高但是相對責任偏重,使得教師不得不考慮眼前利益和個人利益,未能全身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三、提高高校教師師德的建議和對策
(一)提高教師待遇,關注并解決教師生活和工作的實際問題是關鍵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高校教師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后方,才能更好的安心工作,如果付出的那么多而不能有物質上的實質提高,對于大多數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來說往往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所以,各級黨委、政府還是要想方設法的增加教師投入并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
(二)舉辦師德學習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是基礎
學校要不定期的舉辦師德學習班和座談會的形式,組織教師進行學習,主要是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國特色的最新理論體系,了解各種教育法規和文件,幫助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學校要加強檢查和監督的力度是提高師德建設的保障
高校要依據廣大法律法規,結合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指定檢查細則和相關文件,明確目標責任,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檢查,狠抓落實。做到把師德與教師資格、職務評聘、級別晉升等掛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成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典范。
(四)國家要繼續加強法制建設是提高師德的導向
師德建設要依法為前提,我們目前有《教師法》和《高等教育法》,對調整教師的行為給予了指導,因該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這些法律,讓教師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