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名娟 朱海燕 王艷慧
【摘要】 目的 通過臨床觀察進一步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護理,提高治療效果。方法 收集臨床有關資料進行具體分析,進行心理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各種并發癥的護理。結果 及時做好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各種護理指導,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效果滿意。結論 合理而周密的護理,是減少并發癥的一種成功的方法。
【關鍵詞】病毒性肝炎;并發癥;護理體會
作者單位:163316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
重癥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亞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雖然發病過程不同,但都有肝實質的損害,由于肝細胞大量壞死,肝功能代償不全,造成機體各方面代謝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的臨床癥狀[1],要想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必須加強臨床觀察和護理,自2004年6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40例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現將護理體會總
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40例重肝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4~73歲,平均(39.4±4.5)歲。根據1995年北京全國病毒性肝炎會議診斷標準,診斷急性重肝6例,慢性重肝26例,亞急性重肝8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根據不同文化的需求,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彌漫性肝細胞炎性疾病,傳染源為肝炎患者及病毒攜帶者。重癥肝炎患者常有明顯食欲減退、全身無力、惡心、嘔吐、腹水等,而且有因疾病的傳染性需要隔離,造成患者孤獨、緊張、憂慮,所以要對患者多加鼓勵,給予同情、循循善誘,耐心疏導使其消除顧慮,為患者創造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身狀態,使其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
2.2 藥物指導 介紹藥物的作用與不良反應,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無理想的特效藥物治療,一般用的都是護肝、降酶、退黃、改善肝臟微循環的藥物。如甘利欣、促肝細胞生長素、異肝寧等。用藥的同時要介紹藥物的不良反應,例如:有的患者用干擾素抗病毒治療,要事先給患者介紹肌注干擾素后會引起發熱,如果患者發生了這種情況,就不會驚慌失措了。
2.3 有關檢查項目的指導 向患者介紹各項檢查的目的、注意事項、需低鹽要如何配合,使各項檢查能按時順利進行。需要做肝、膽B超的患者,通常在檢查前一日晚餐后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檢查。同時血標本也需空腹時抽。
2.4 生活護理 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每日進行3~4次口腔護理,隨時用溫水擦洗患者的身體,保持皮膚的清潔,勤更衣及被單,保持床單的平整、干燥;昏迷患者及大量腹水者要勤翻身,建立翻身卡,受壓部位要加氣圈,防止褥瘡及墜積性肺炎的發生;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應加強護理,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2.5 飲食指導 介紹合理的營養與營養跟疾病的關系,急性肝炎患者以適當熱量、清淡可口的飲食為主,如米粥、豆淡肉湯等;慢性的肝炎患者以清淡飲食為主,給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高蛋白質、低脂易消化飲食;蛋白質每日攝入1.5~2 g/kg;病情反復或加重,尤其以有肝性腦病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每日0.5 g/kg,給予低脂、低鹽、高糖、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不要飲食含酒精的飲料,以免酒精損傷肝細胞;有腹水的患者應以低鹽或無鹽飲食為主,有昏迷先兆或血氨升高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2.6 出血傾向的護理 輕者為皮膚出血點、牙齦出血、鼻衄、穿刺處淤斑等,重者為嘔血、便血。采用淡鹽水漱口和明膠海綿填塞用于口腔黏膜出血和鼻衄,效果較好。大便帶血或化驗潛血陽性者囑患者注意飲食,禁食辛辣生冷硬和粗纖維素食物,預防食道和胃底靜脈受刺激使出血加重,并及時觀察是否有消化道大出血的征兆,如患者感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自感咽喉部有血腥味,并伴有煩燥,脈搏加快,即有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應立即做好搶救準備,備血備液,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防止血塊阻塞窒息。注意觀察嘔吐物、排泄物的色澤及量,正確估計出血量,做到心中有數,搶救過程中還要注意患者的情緒反應,操作要輕快、準確,井井有條,讓患者感到安全、放心,從而穩定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2.7 肝性腦病的護理 肝昏迷是急性重癥肝炎最突出的早期臨床表現,早期監護應及時發現肝昏迷的先兆,如患者出現睡眠顛倒,定向力和視力障礙,行為異常如走錯房間,時間記錯,走路不穩等,應專門看護防止發生跌倒、走失和墜床等意外,最好設單人間,病床加床檔保護,煩燥不安時不可嚴格限制其動作,若嚴加限制會使煩燥不安加重,若患者狂燥時可用寬布約束帶限制其四肢活動,以保證靜脈給藥通路,防止液體外漏和反復穿刺造成血管損傷引起穿刺困難,但也不可按壓過重,因此時患者意識尚未完全喪失,按壓過重會引起反射性躁動和患者的不適,從而又加大耗能和加深昏迷程度,待患者稍清醒時應及時解除約束帶,耐心解釋使患者配合治療,詢問其有何不適以幫助消除;密切觀察和記錄腦昏迷的深淺變化,經常呼喚患者,檢查角膜和壓眶反射,以及時判斷患者昏迷程度和轉歸。
2.8 繼發感染的護理 由于重肝患者肝功能障礙,代謝紊亂,免疫力極差,應用皮質激素等原因,容易繼發感染和二重感染。①重肝患者最好設單間,減少探視陪護人員,流感季節尤其應注意;②病室環境應定時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利用患者治療間隙對房間進行食醋或乳酸熏蒸消毒;③重肝患者須行侵入性操作,如導尿、腹穿、鎖穿時更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④及時觀察感染的征兆,及早處理,若不規則發熱、白細胞升高、腹痛或腹瀉,考慮繼發腹膜炎可能;若患者咳嗽咯痰,氣促發熱,有呼吸道感染可能;若發現口腔黏膜潰瘍或糜爛,食欲下降,有口腔感染可能;若患者應用皮質激素更應嚴密觀察感染跡象。
2.9 出院指導 ①患者出院后應休息1~3個月,要保持樂觀情緒,正確對待病情,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及參加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在體力尚可、肝臟功能穩定的情況下,可做日常工作;恢復工作后,應定期復查1~2年,指導做好消毒隔離。②采取動靜療養措施,活動期應以靜養為主,靜止期可從事力所能及的輕型工作,避免重體力勞動;③預防感冒,戒煙戒酒,注意合理飲食,禁食生冷硬食物,不要濫服藥物,用藥前應咨詢醫生;④加強自身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家庭隔離。
3 小結
通過對患者實施護理指導,使其對自己的病情及有關知識有所了解;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自我保健,防止疾病的復發,自覺改變不良的衛生行為及生活方式。護士不僅要配合醫療給患者以適當的治療與護理,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結合患者的身、心、社會需要,解釋疾病的常識,用藥的注意事項及飲食、活動、休息等如何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以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病毒性肝炎的疾病知識掌握水平,提高其護理能力,并且提高患者對醫護的信任度,改善護患關系,因此良好的護理工作可及時發現病情早期變化,采取對癥處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改善預后,降低病死率。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內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216.
[2] 李國宏,耿德勤.護理心理學.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