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輝
摘要: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學風建設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條件,高校學風問題直接影響到社會的進步。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學風問題,而高職院校的學風問題猶其突出,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將從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角度來談如何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學風建設。
關鍵詞:輔導員;高職院校;學風建設
學風是一所學校學生學習、生活、紀律等多種綜合風貌的集中體現。良好的學風,是學校的寶貴財富,是系風、校風的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證,是衡量育人環境的重要標志,在學校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同時也是學校學風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輔導員特別是高職院校輔導員要不斷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充分發揮輔導員人格魅力,努力促進和改善學校學風建設。
一、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結合國內的主流觀點,當前學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不端正;②“不知道該學習什么”——學習方法不得當,存在著被動灌輸的傾向;③“不想學習”——專業思想不穩定,存在厭學情緒;④“不知道該怎么學習”——不能正確地處理好學習與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關系。
經過大力的整頓,目前的大部分高職院校學風狀況與前兩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總體來還不盡人意。比如各年級到課率參差不齊:大一新生的到課率較高,大二其次,大三的到課率很差。這是一個顯性問題,也是至今為止尚未完全解決好的問題。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表面現象,還有許多問題不得不讓人去思考。
首先,很多學生純粹是為了不曠課來到教室,人在心不在,到課的學生中不聽課的大有人在,不帶書的為數不少,不做筆記或沒有一個完整筆記本乃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還存在著“三無人員”(無教材、無筆記、無筆)。上微機課時,學生上網玩游戲、聊天的現象屢禁不止。
其次,各年級每學期課程量安排松緊不一,在相當空閑的時間內,學生中自覺學習、復習、預習者較少,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較弱,一個班級中作業雷同的現象比較普遍,少數學生甚至連一次作業都沒有交過。無論白天或晚上真正去圖書館學習的學生比例比較低。圖書借出率特別是專業書籍的借出率低。很多學生課余時間不是上網玩游戲,就是逛商店,過得非常空虛,口頭語是“無聊”“糾結”等。
再者,作為高職院校來講,實驗實訓環節是增強學生動手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許多高職學校上課主要是理論學習,實驗實訓課較少,提供實踐的機會不多,學生能獨立完成或正確完成實驗項目的并不多,再加上高職學生對平時動手訓練的機會不重視、不珍惜,從而慢慢地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學生在課余時間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意識薄弱,未能學會充分利用大學資源提高和完善自我,為今后工作、生活做準備。常見的就是活動參與意識差,活動后的反思改進多虛化,活動效果多歸零化,每年活動差不多都一個樣。學生能主動參與的活動很少,對學校、國家的大事漠不關心,缺乏青年人的朝氣。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促進學風建設的措施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要針對新形勢下學生的思想實際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科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把遠大理想與勤奮學習結合起來,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要加強學習方法和學習觀念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的治學精神,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掌握科學的治學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開放的、終生的學習觀念,增強學術興趣,培養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加強典型示范教育,對在學習、科研和重大比賽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以及在社會公益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學生給予表彰和宣傳,為廣大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要加強就業觀念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引導學生從低年級開始樹立就業競爭意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2.通過建立班干部“輪換”制度來促進班級的學風
一個班級的學風好壞與該班的班干部能否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很大的關系。在班干部隊伍的建設中,干部隊伍的相對穩定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在保持干部隊伍相對穩定性的同時,班干部不能搞“終身制”。班級成員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有的發展快些,有的發展慢一些,各方面的素質發展也不平衡,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和培養,為了避免學生干部任期過長影響學習以及滋生驕傲情緒,輔導員可以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度。輔導員應時刻注意挖掘一些新的積極分子,為班集體更換新鮮血液。在做班干部輪換工作時,必須讓全部學生明確認識到輪換制度的好處,激發他們為班級服務的熱情,做到干部“下”得愉快,“下”得樂意,全班學生視為理所當然。這種“輪換”制度能充分調動班干部的積極性,從而帶動班風建設,實現班級學風的根本好轉。
3.通過召開各種類型的主題班會和講座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風的好轉
部分學生進入大學時對專業不了解,選擇專業不恰當(多半系家長指定專業,為的是今后好找工作),但進入專業教學后,發現實在跟不上了,逐漸喪失對專業的興趣,自暴自棄。還有部分學生對專業課程設置及前后的銜接不了解,感覺學無目標,不知學有何用,同時對實驗實訓課程不重視,不樂意動手,認為所做的東西沒用,沒意思。再加上理論知識沒有掌握好,動手培訓不知所為,主動放棄。針對上述狀況,輔導員可以召開各種類型的主題班會和講座,如“我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的主題班會,邀請專業老師講解專業的知識結構,以及針對本專業在大學期間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如“就業和學風建設”的主題班會,邀請招生就業的老師分析就業形勢,讓學生提前掌握就業信息,有針對性地加強專業學習,提高學習興趣等。通過主題班會和講座來解決學生“為什么要學”“如何學”的問題。
4.不定時地召開學生與任課教師座談會,充擔學生與任課教題溝通的橋梁,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
有80%的學生反映學生愛不愛學與該課程任課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個性有很大的關系。有個別教師不能很好地駕馭課堂,不注重學生的聽課質量和學習效果,以自己為中心“滿堂灌”,或者因備課不充分而“讀書”,沒有正確引導學生學習,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的學生對專業學習有良好的建議也不會主動找老師,因此有可能出現教師和學生脫接的現象,上課的氣氛沉悶,教師上課覺得沒意思,學生也漸漸失去學習的動力。通過不定期的師生座談會,使教師和學生提出各自的想法,進行溝通,從而達到師生之間相互理解、默契配合,成為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5.不同的專業成立不同的社團或者工作室,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
大學生不僅要在校園里完善知識結構,更應走出校門,到社會的廣闊大舞臺上經歷風雨、接受鍛煉。高校學生社團作為學生活動的重要載體,也在積極組織和帶動成員走出象牙塔,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機會,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比如人物形象專業可以成立“美妝社”、環藝專業可以成立“印象空間”等工作室。社團和工作室提供的實踐機會,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與專業相關的兼職可以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和把握住自己學科的動向,及時調整學習計劃,能夠讓學生帶著更明確的目的走進課堂,因此輔導員還應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在不影響學習和休息的前提下去做與專業相關的兼職。通過這種方式來彌補學校缺乏實踐的不足,讓學生在實踐中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明確學習的方向。
6.開展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學習
輔導員應提倡和支持各個班級都開展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在娛樂歡快的氣氛中增進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了解,從而使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相互提高,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同時提高班級的凝聚力,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班級大家庭,使學生走進教室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7.加強誠信教育,嚴抓考風,來強化學風建設
沒有好的考風就不會有好的學風。從學生進校起,輔導員應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強化誠信教育,教導學生誠實做人,考試要遵守學校的考場紀律,不得舞弊。對違紀考生不能姑息遷就,該記入考場報告單的違紀情節要堅決記入,并記入誠信檔案,以此來強化學風建設。
教育工作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有其特殊的客觀規律。輔導員不僅要掌握教育理論,還要練好教育科研的基本功。只要輔導員堅持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理論去指導發展的實踐,又從發展的實踐中觀察、思考并提煉出新的觀點,不斷探索輔導員工作的新思路,定會獲得教育科學的新知識,為豐富和發展教育理論做出貢獻,并更好地完成黨交給的神圣而光榮的任務。
總之,在當前新形勢下,輔導員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輔導員在工作中,要不斷研究大學生思想活動的新情況、新特點,探索在新形勢下作好學生學風建設的新途徑,在明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不斷探索高職院校學生學風建設的新思路、新對策。
參考文獻:
[1] 趙品瑞,如何從學生管理角度來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文苑,2007(9).
[2] 陳立民主編.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