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法 魏 建
摘要:語文和諧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對于實施新課標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以理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美育情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和諧教學;教學情景;創設
語文和諧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是從滿足課堂和諧與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統一實現出發,調控教育場中諸教學要素的關系,使教學的節奏符合學生發展的節律,進而使"教"與"學"產生諧振效應,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獲得全面和諧發展。在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和諧與節奏是教學活動意境美的主要內容,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調控好各方面的和諧。由于語文教學既是知識建構的過程,更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加強師生間信息的交流,更要加強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以期達到和諧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
1 以理育情
以理育情是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緊扣教學目標,善于挖掘教學內容中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以培養學生求真、向善、至美的情感,達到情知交融、情理通達的目的。如教《鄧稼先》一文,我先播放了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導入課文,然后師生共聽全文錄音,一起品味課文中所蘊涵的思想感情;再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生概括全文要點,分析人物性格、結構特點等。自始至終,讓學生自己定學習目標、學習形式、學習方法,自己體味作品主人公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為祖國的科學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勤奮學習的熱情。達到情知相融,情理合一的目的。不少學生被鄧稼先不怕環境惡劣、條件艱苦,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而百折不撓,執著追求的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下決心要學好文化知識,學好技術,為社會作貢獻打好基礎。又如教《一碗清湯蕎麥面》,在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母子三人面對困難,齊心協力,共度難關,最后走出困境的生活勇氣與人生經歷中,領悟到了作品所體現的母子之情、兄弟之情、師生之情、店主與顧客之情,人間處處充滿真情的深刻內涵。在明理中融情,在感悟人間自有真情在中領悟生活哲理。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準備,使教學目標與學生需求相和諧,使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和諧,使文本所蘊涵的道理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相和諧,達到情理合一的境界。
2 以意育情
教學工作是一項復雜、細致的繁重勞動。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與人格的健全等都要靠教師的辛勤培育。因此,教師不可把不良情緒帶入課堂,要用意志來控制自己的情緒,更不可把學生作為發泄的對象。根據學生自信心不足,依賴性強,意志力薄弱等個性心理,教師要結合具體的課文對學生進行自信心、上進心、耐挫性、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與培養;要精心設計出學生愿做,由易到難,富有梯度,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作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應努力培養學生獨立收集信息,篩選信息,處理信息,整理和完善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獲取知識,探究知識。教師要有目的地為學生創設意志鍛煉和情感培養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明顯的情感傾向和意志傾向,最終達到語文課堂教學意情合一、和諧統一的目的。
3 以情育情
語文教師的教學情感是指其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態度體驗及心理反映。它包括對教學工作與所任學科的熱愛及強烈的責任感;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及誨人不倦的使命感;對知識的孜孜以求與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的理智感及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感態度。因此,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身體健康、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審美價值等方面出發,從課內到課外,從學校到社會,從學習到生活、思想,全面關心愛護他們,了解他們。注意師生間的交往和溝通,重視情感的交流與培養;正確對待優秀學生與后進生,建立一種互尊、互愛、互補、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科學性、開放性等特點,利用生動形象,極具感染力的文本,通過媒體、圖片、電視及教師精辟的分析,詳盡的敘述,生動的描繪,滿腔的熱情來激發和喚起學生的情感。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專業知識進修、教學方法探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淵博的學識、靈活的教法、幽默的語言、獨特的教風、良好的心態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如沐春風,如浴春雨,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操的陶冶、心靈的凈化、人格的升華、知識的汲取、能力的培養、方法的把握與素質的提升。
4 以美育情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挖掘語文教材所蘊涵的各種美的人、事、情、景,并引導學生去感受、領悟其中的美;用語文學科篇章中深含的人性美、人格美、人情美、科學美等去誘導學生學好語文的熱情。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自己的人格美、心靈美、語言美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善于表現、善于描繪、善于形容、善于利用優美的板書與媒體將美發揮得淋漓盡致。譬如,教師一走進教室,就要以穩健的步伐,整潔的衣著,瀟灑的姿態,微笑的表情來構建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教學"情感場"。在教學實踐中視教學目的的不同,充分發揮語文教師的長處,采用不同的教學語言,或輕柔舒緩,或高亢激昂,或低聲細語,或萬馬奔騰,加上媒體的直觀形象、聲情并茂,創設一種特定的教學氛圍來牽動學生的思緒,扣擊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如教《一碗清湯蕎麥面》,媒體播放舒緩的音樂,畫面顯示母子三人吃面的情景,再加上老師繪聲繪色,聲情并茂的朗讀,將學生帶進作品特定的情景,使學生一起感受母子三人團結協作,相互鼓勵,最終戰勝困難,走出逆境,過上幸福生活的歷程。使學生隨故事情節的發展,與母子三人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以美育情,和諧統一的良好效果。
總之,和諧教學環境的營造是一項長期工程,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我們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更新教學觀念,努力創設一個完美和諧的課堂環境,逐漸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尚文.語文教學對話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2]沈鴻.構建人文性的課堂促進學生和諧發展[J].試教通訊,小學專輯,2006年第5期.
[3]張英.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J].中學語文教學,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