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是一個系統,由需求機制、供給機制、服務保障機制和社會調節機制組成;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是一個發展變化過程,有它的過去、現在、將來;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是一組重要的關系,需要我們全面地認識、科學地把握、認真地處理。職業教育的發展動力可分為宏觀層面的動力和微觀層面的動力。現實的職業教育的發展動力是宏觀動力和微觀動力的統一。
關鍵詞:職業教育:發展機制;發展動力
作者簡介:齊愛平(1957-),男,北京人,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職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基本理論等。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09)10-0008-04
機制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動作原理,生物學和醫學在研究一種生物的功能時,常借指其內在的工作方式,包括有關生物結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及其間發生的各種變化過程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相互關系。(參見《辭海》1999年版縮印本第746頁)后來機制一詞被廣泛運用,指事物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有序化狀態及其原理,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重要依據。在當今社會問題研究和社會實踐中對各種機制問題日趨關注,這是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不斷深化的必然反映。動力來源于機制,對事物發展動力的研究實際上是對機制問題研究的自然展開和延續。
一、關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機制
職業教育的發展機制是一個系統,是一個運動過程,是一些需要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處理的重要關系。
(一)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是一個系統
筆者認為,職業教育發展總的機制由需求機制、供給機制、服務保障機制和社會調節機制這四個基本機制組成,而這四個基本機制相互關聯、相互作用構成了更加復雜的現實中的職業教育的發展機制。
1、職業教育的需求機制。需求機制是職業教育發展總的機制的邏輯起點,沒有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就沒有職業教育及其發展機制可言。職業教育的需求普遍地存在于當今社會各個領域之中,這背后的機制是社會不斷發展后橫向的社會分工和縱向的崗位分層。橫向社會分工產生日益眾多的各行各業及其實體,縱向的崗位分層產生各行各業不同層次的工作崗位,而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就是為滿足由于社會分工和崗位分層造成的對某一類特定人才的需求,即對技術應用型、技能型職業人才的需求。從社會個體層面講,大眾中相當一部分人為滿足自身的成長和就業。也成為職業教育的需求主體。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社會個體成長及就業需求相契合時,現實的具體的職業教育的社會需求才出現了。
2、職業教育的供給機制。職業教育的供給機制主要存在于職業教育培養體系中,是各類職業教育學校和培訓機構教育教學活動運行機制的綜合呈現,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過程機制主要由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設計、教材、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評價、就業工作等各個方面以及各個方面間的內在關系構成。在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機制中,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居于核心地位,教育教學過程的這一培養目標就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術應用型、技能型職業人才,各個方面必須與它保持一種緊密契合的關系,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過程才能正確地進行,它的供給機制才能充分合理地體現。
3、職業教育的社會調節機制。社會調節機制是政府、市場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和供給關系進行不斷調整的內在關系,目的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需求與供給的統一,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職業教育的社會調節機制分為行政調節與市場調節,這兩種調節方式并不是各自獨立存在和發生作用的,行政調節主要要參照職業教育需求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而市場調節的局限也要依靠行政調節來彌補,二者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融合形成合力的關系。我國是一個市場經濟尚處在不完善和城鄉二元經濟特征明顯的人口大國,現階段在宏觀上宜采取行政調節為主導、充分尊重市場的職業教育社會調節機制。
4、職業教育的服務保障機制。服務保障機制是為職業教育的需求、供給和社會調節提供服務和保障性的工作機制,主要包括:(1)信息溝通機制。它的主要作用是溝通職業教育的需求、供給、調節和服務保障這四個基本機制,從而使職業教育更有效地形成一個整體,形成現實有效的職業教育供需市場,并使之和諧健康地發展。(2)科研學術機制。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職業教育科學技術繁榮與發展,它直接促進職業教育的四個基本機制,并使職業教育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3)師資培訓機制。師資是教育過程的工作母機,也是影響職業教育質量的一個關鍵。師資質量的提高一是通過校本培訓,二是建立健全社會培訓機制,形成兩種培訓相結合的師資培訓機制。(4)職業教育評價機制。評價機制對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過程和成果作出科學的判斷和評定,以此鞭策、鼓勵或糾正、規范職業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行為。保持職業教育正常、有效地運行。在我國,職業教育的評價一般采取由政府主導、評價中介機構主要參與的形式,今后應吸收行業、企業、家長等社會因素參加,保證評價的廣泛性和科學性。除上述四個主要服務保障機制外,還應包括諸如職業技能考核與評定、傳播與宣傳、激勵與獎勵、貧困助學等等。
5、現實的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是上述四個基本機制的統一。職業教育的需求機制與供給機制相聯系,形成了現實的職業教育供需市場:服務保障機制主要作用于供給機制,在信息、科研、師資提高、教育教學評價、宣傳傳播與獎勵資助等方面促進供給機制的完善與提高(當然不排除對需求機制和調節機制的積極作用);調節機制作用于其它三個基本機制,最終使職業教育現實的供需市場在數量、結構和質量上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個體成長發展的需要。在上述職業教育發展機制系統里,四個基本機制是基礎,缺一不可:供給機制(即培養機制)是重心、是主體;社會調節機制是主導、是掌控,在我國當前的國情下尤其如此。
(二)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是一個過程
時間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前面對職業教育發展機制的研究基本上屬于靜態分析,下面我們將它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加以考察。
1、發展中的職業教育需求和供給機制。從歷史上看職業教育的需求機制大致經過了傳統手工業階段和機器大工業階段,目前已經進入日益繁榮的知識經濟階段。知識經濟的特征是大量的科技成果運用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傳統產業科技含量得到提升,大量新興產業涌現,社會財富日益豐富,社會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帶動職業教育的需求和供給的變化,這是一條鐵定的規律,因此當今社會職業教育的需求與供給呈現出空前豐富多彩的景象。具體說,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職業教育的需求和供給將在保留和完善傳統產業(含特色傳統手工業)的同
時,將重點轉向新興產業、新興部門和新興領域,比如信息通訊、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生態、文化創意、體育休閑、社會事業、健康事業、慈善公益、三農建設等等。從空間分布變化看,職業教育的供需將在不斷完善大都市和東部發達地區的同時,不斷向農村和中西部地區輻射,最終形成我國規??涨啊⒇S富多彩、生機勃勃的職業教育大市場。
2、發展中的職業教育服務保障機制和社會調節機制。經濟社會的強勁發展帶動職業教育需求與供給的強勁發展,而后者又牽引著職業教育的服務保障機制的健全和發展,我國職業教育的服務保障機制從無到有、從不健全到已經在逐步健全,今后的發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職業教育比較發達的區域繼續做大做強服務保障體系,并注意機制的轉化和優化,從行政行為為主導轉變為社會行為和自覺行為為主導。二是服務保障機制要緊跟供需機制向中西部和農村輻射的步伐,使這些地區可以借助后發優勢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社會調節機制的發展經歷了從過去單一的行政計劃調節到現在的行政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以行政調節為主導的調節形式,它今后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調節將更加科學化。隨著信息溝通機制、評價機制、科研學術機制等等的日益完善和職業教育供需市場的日益健全,其調節功能將越來越科學合理。二是調節將更加法制化和規范化。社會行為的法制化規范化是一個社會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科學化的必然要求,隨著時代的邁進,職業教育的社會調節行為將更加符合法制和規范的要求。三是調節將更加綜合集成化。我們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組織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相互影響越來越深遠,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絕離不開其它方方面面的支持與配合,職業教育的調節必須納入社會發展的整體調節機制中去,采取綜合措施,形成國家和地區、行業的宏觀調節模式,集成化推進,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職業教育的發展機制是一系列重要的關系
機制的核心是關系,研究職業教育的機制問題目的就是處理好有關的各種關系。
1、職業教育需求與供給的關系??偟膩碚f。這對關系是決定與被決定、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首先,職業教育需求決定其供給是不爭的事實,職業教育體系無法決定和改變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對技術應用型、技能型職業人才的需求,只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其適時適量地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其次,這對關系不僅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同時也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職業教育一是要足夠地尊重經濟社會的發展,二是要足夠地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通過適時、適量向經濟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來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這當中體現職業教育自身的價值。這里的關鍵是“適時”、“適量”、“高質量”。“適時”,要跟上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不能滯后,當然也不能過度超前;“適量”,培養人才的數量和構成要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基本平衡:“高質量”,培養人才的質量要滿足社會各行各業發展的需要。
2、職業教育服務保障與職業教育主體發展的關系。供需體系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主體,供需體系的發展牽引服務保障體系的發展,這兩者也同時存在著決定與被決定和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服務保障體系一方面要足夠地尊重和服務于主體,同時也要足夠地促進主體的發展。職業教育服務保障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應該是一種“和而不同”的關系:“和”,二者的最終目的一致;“不同”,有時二者應保持一定距離,這樣更能促進主體的健康發展,如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評估工作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3、職業教育的社會調節與需求、供給和服務保障之間的關系。這一組關系比較復雜,不像前面論述的兩組決定與被決定、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這組關系實際上是相互決定、相互促進的關系。從比較長的時間尺度看,職業教育供需體系決定調節體系,沒有前者,后者無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后者的調節方向和調節方式也要依前者的狀況而定,服務保障體系也有力地促進著調節體系的健全和發展,而從比較短的時間尺度看,尤其從當下來看,職業教育社會調節機制又決定著供需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利用政策、法規、規劃、財政、信息、評估、宣傳等措施大力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突出地說明了這一點。由此可見,在當前我國的歷史背景下,從社會整體發展的宏觀層面上看,社會調節機制是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性機制。
前面主要是分析了職業教育發展機制中四個基本機制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每個基本機制內部也存在著許多重要關系,比如供給機制的培養體系中,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教材、教法、實訓、考核、實習等教育教學諸環節之間以及諸環節內部都包含著一些重要關系,需要我們認清和把握。
二、關于職業教育的發展動力
職業教育的發展動力是指推動職業教育運動和發展的力量。職業教育的發展動力可分為宏觀層面的動力和微觀層面的動力,現實的職業教育的發展動力是宏觀動力和微觀動力的統一。
(一)職業教育發展的宏觀動力
職業教育的宏觀發展動力最初來源于四個基本機制中,而最終形成于四個基本機制之間關系的合力。
由經濟社會發展母體中產生的職業教育需求機制是職業教育發展動力邏輯的起點,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牽引力,它實際上是給社會發展提出了一個挑戰——發展職業教育的挑戰。社會要想繼續生存和發展,就要從母體里分化和成長出一個部分來應戰,這個部分就是以職業教育供給體系(培養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為主要內容的社會職業教育體系,總的來講,職業教育發展需求提出的挑戰越大,職業教育體系應戰的動力也應該越大。然而在現實中,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乃至不同國度,在大致相同的挑戰面前其應戰的動力卻不盡相同,因而職業教育的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這里面有兩個層面的原因:從直接的原因看,應該是職業教育體系的主體——培養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動力發揮的程度不同造成的,動力不足會嚴重影響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從深層次看,職業教育體系的驅動力不足大多因為社會調節機制提供的推動力不足,社會調節機制的根源主要存在于社會母體中,社會母體在資源占有、影響能力等方面是職業教育體系自身所無法比擬的,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母體提供強大的推動力。歸結起來看,職業教育發展的宏觀動力是由社會母體中自然產生的職業教育需求牽引力、職業教育培養體系中自為產生的驅動力、職業教育服務保障體系中自應產生的助動力和社會母體中自覺產生的推動力這四種力有機結合而形成的合力。這一動力體系的機理正好印證了老子《道德經》里的一句名言: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歸其母。
(二)職業教育發展的微觀動力
宏觀不等于微觀,但蘊涵著微觀:微觀不等于宏觀,但支撐著宏觀。職業教育發展的宏觀動力系統主要是由各個具體的組織如學校、培訓機構、服
務保障組織、行政管理組織等等以及每個與職業教育相關的人組成的,這些是職業教育宏觀動力系統的基本構成要素。職業教育的具體組織和人員需要的是活力,要有活力,要能夠卓有成效地、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從而促進整個系統充滿活力地成功應對挑戰,在這一過程中達成微觀與宏觀的統一,從而實現自身應有的價值。
職業教育微觀組織的活力來源于什么?一是人,二是體制機制?!耙粋€好的大學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大學”,這句話同樣適合于職業教育,因此,選拔優秀人才充實職業教育的各級組織,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吸引人才進入職業教育領域就成為保持職業教育活力的重要條件之一了。體制機制改革是職業教育保持活力的更加重要的條件,職業教育的體制機制改革不僅要趕上社會改革的步伐,由于其特殊性和艱巨性還應該適度地超越社會其它一些領域的改變步伐。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后應形成這樣一個大的局面:社會對職業教育有足夠的認識,校長有足夠的權力,學校(或其它培訓組織)有足夠的財力,教師(或其它從業者)有足夠的地位,學生有足夠的待遇(與普通教育學生相比)。職業教育各類組織有足夠的活力。
(三)完善和加強職業教育動力系統的基本方式
發展動力問題是關乎職業教育事業優劣成敗的重大問題,根據上述對職業教育發展的宏觀和微觀動力機制的分析,可以將加強和完善職業教育動力系統的基本方式歸納為“四個對接”和“一個統一”
“四個對接”:第一個對接是指培養體系要緊緊盯住、死死咬住職業教育需求市場,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現無縫隙對接。這樣供求機制的牽引力才能充分滲透進職業教育體系從而充分發揮牽引力作用:第二個對接指培養體系的教育教學諸環節要緊緊盯住、死死咬住培養技術應用型、技能型職業人才這個核心目標,實現無縫隙對接。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培養體系的驅動力作用:第三個對接指服務保障體系要緊緊盯住、死死咬住培養體系,主動地、全方位地服務于職業教育培養工作,實現無縫隙對接,充分發揮助動力作用;第四個對接指社會調節系統要站在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全方位地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事業,實現無縫隙對接,充分發揮其對職業教育的強大的推動力作用。
“一個統一”:即要采取科學、有力的措施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宏觀動力和微觀動力實現有機的統一。如前所述,職業教育發展的宏觀動力的實現最終還要取決于各個基層組織和每一個職教人活力的煥發,即取決于宏觀動力和微觀動力現實的統一。因此,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健全和改革職業教育的體制和機制,充分調動每一個基層組織和每一個職教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