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妮 劉 濤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職業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教育形式,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務實高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這些年來,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態勢每況愈下,進入職校的新生整體素質普遍下降,厭學情況十分嚴重。中職學校的學生難管似乎是大家的共識,針對中職生大多文化基礎薄弱、小毛病不少、問題學生居多的特點,作為職校學生的班主任,要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如何能夠管理好這一特殊群體呢,筆者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探究學生心里根源,合理加以引導
中職學校學生正處在從少年向成人的過渡時期,身體大都發育成熟,但心理上還未“斷奶”,生理與心理之間發展不平衡,經常產生各種矛盾與沖突,容易出現心理與行為偏差,出現抽煙、酗酒、性行為等模仿成人的行為,甚至組織小團伙,產生過激行為,給班級管理帶來諸多難題。
作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勤于觀察,深入學生群體,多與學生溝通,及時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給予留守家庭學生、單親少年更多關愛,加強對問題學生的心理疏導。因此,班主任要多掌握心理健康、心理衛生方面的知識,了解學生心理變化,掌握心理變化規律,做好心理咨詢,充當心理醫生。根據筆者的工作實踐,要扮好這一角色,首先要傾聽,把自己當成一個聽眾,讓學生把心里想說的話說出來,中途不要打斷學生說話。許多教師在與學生談話過程中總是高高在上,喜歡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走,以老師為中心。不能深入了解學生,談何對癥下藥?在傾聽的基礎上,還要理解,擁有同理心,師生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他們的觀點或行為是否有道理。這樣,學生減少了戒備心理,雙方就很容易溝通。
建立了同理心,學生就會真切意識到老師理解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進而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賴的人。此時,班主任要及時給予其合理化建議,否則,不說前功盡棄至少也是事倍功半。實踐證明,建議應在恰當的時候提出,最好是在學生冷靜而理智的狀態下。建議最好只說一兩次,切忌老生常談。
每個人都有不愿意跟別人說的話,同樣,學生也有一些不愿讓老師知道的事。無論老師通過何種途徑獲得學生隱私,都應加以保護,否則就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造成嚴重后果。
二、注重賞識教育,給學生積極上進的動力
今非昔比的中職學校,決定著來讀書的學生有著過多的“往事不要再提”。他們或無路可走、無處可去,或父母強拉硬拽、軟硬兼施,或重回爐灶、又學技術,或短時停歇、另尋他路。進校時緣由各異,想法萬千;自身學識高低有別,素養參次不齊。由于社會上對中職學校和中職學生不太看好和他們本身選擇職業學校是無奈之舉,以及中職學校生源的良莠不齊,學生十之八九學習欠佳,玩性卻佳等問題存在,他們對未來少有規劃,對前途信心不足,甚至感到迷茫彷徨,對將來有憧憬卻少付諸行動,似乎每日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加上他們是父母眼中不爭氣,熟人口中壞孩子,老師心中問題學生,自己又甘于現狀,滿足當前,久而久之,上網、抽煙、上課睡覺、早戀、時而打打小架,如影隨形于中專生們。他們認為自己這樣,也只能這樣,學習對于他們似乎是件遙遠的事,鴻鵠之志很漂渺也不可及。自甘墮落、自暴自棄就自然而然與職校生有了千絲萬縷。
如果班主任及各科老師繼續以“恨鐵不成鋼”的目光去看待他們,犯了錯誤就懲罰和批評,脫離實際地去要求他們,使他們又重新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上,那他們還會繼續自暴自棄。為此,需要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即使再差的學生也有自身的優點,有一點小進步就提出表揚,推行賞識教育,讓他們感到被理解、信任和尊重,體驗到“我也能行”、“我也可以做個好學生”。
三、制定合理的班規,客觀上加以監督
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絕大多數中職學生缺乏自制力,單純從主觀上加以引導是不夠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班規,客觀上對學生加以監督。在設定班規時,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比如筆者擔任班主任期間,就制定了《學生量化管理辦法》,內容上,從上課不遲到、課間不喧嘩等最基本要求做起,對每月學生出勤、紀律、衛生、學習的表現進行分值顯示與統計,每周公布,操作上,不是單純地執行扣分制度,而是增加了一些加分的措施,像文明班級的評比,文明宿舍評比,期中、期末成績排名,參加學校、班級活動等,予以突出獎勵,使每一位學生都有獲得考核加分的機會,拓寬了追趕的空間?!豆芾磙k法》的制定廣泛聽取了學生意見,使量化考核做到有章可循,客觀公正,既減少了班主任處理班務的主觀隨意性,又排除了單獨考試成績排名帶給學生的厭學負面影響,激勵學生發揮特長、全面發展。如班級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為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另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班規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犯錯后不要馬上處罰,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罰以娛樂節目等。
四、重視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班級管理,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班主任普遍有主觀性、隨意性?;蚴菑娭菩缘匕l號施令,或是家長制地出言必訓;或是保姆式地看管,不給學生一點自由支配的權利。長期以來,班主任起早貪黑,班級工作事無巨細都要管。這種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務纏身,不利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這種“保姆式”的管理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壓抑了學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發揮,不利于現代人素質的培養。
面對中職生這一特殊群體,傳統的管理辦法事倍功半。因此,為了激發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熱情,筆者實行了值日班長制度。職業學校學生,沒幾個有在初中當班干部的經歷,他們心目中班長這個職務無疑代表著信任、能力、權力、榮譽,但一個班級中班干部總是少數,為此筆者規定:班內原班長為常務班長,全班同學輪流當值日班長,在班委會配合下,負責當天班級紀律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和督促,做好《班級日志》記錄。這個辦法實行以來,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大大增強,在管理中體會到班主任和班委會干部管理班級工作的不易,自覺加強了自我約束。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化的復雜過程,因此班主任工作也是一個富有挑戰的工作,筆者的這些實踐還很不夠,一些想法還很不成熟,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