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榮
摘 要: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實際運用,聽說是一切語言活動的基礎,良好的聽力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是衡量學生語言學習水平的重要標準。筆者結合法語教學實踐,通過分析當前法語聽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培養法語聽說能力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聽說能力;法語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H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09)30-0063-01
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的法語,不僅是法國的官方語,而且是遍布五大洲40多個國家的官方語或通用語,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法語被廣泛運用于社交活動。傳統的法語教學偏重于語言知識的教授,對法語實用能力的提高有所忽視,有口難開現象普遍。聽說是一切語言活動的基礎,讀寫在聽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如果聽說能力不佳,語言的綜合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又影響到法語交際,因此法語聽說能力的培養顯得至關重要。
一、當前法語聽說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緊張焦慮,信心不足
學生由于沒能正確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難免在聽說過程中產生心理障礙。如:拼讀規則連讀聯誦,語音語調沒過關,都會造成學生聽不懂跟不上,開口緊張擔心出錯,甚至產生恐懼,難有繼續學好的信心。
(二)機械記誦,不能活用
學生僅停留在對詞匯語法的理解記憶上,不能大量運用于實際生活,付出巨大努力,還張口難言。如:法語的動詞根據人稱時態語態的不同都有相應的變化,有陰陽性單復數等性數配合的問題,每學一個動詞,學生都用大量的時間去記誦動詞的肯定形式否定形式疑問形式的變位,而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他們,部分學生張口仍舊使用動詞不定式,難以將所學語言知識在所提供的情景下進行有效地交流。
(三)母語影響,文化差異
對大多數語言學習者來說,第一語言習得的動機是第二語言難以比擬的,學生習慣于用中文思維,不用法語思維。如:Je vous donne un livre. 如用中文語序:我你送給一本書,難以理解。由于對文化背景知識缺乏了解,導致語言不地道,中式法語現象普遍存在。
(四)偏內忽外,自主不足
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多依賴于課堂教學,對第二課堂有所忽視,課外學生很少進行有意識的聽說實踐演練,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隨著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外語教學的目的越來越突出培養學生的外語交際應用能力。那么究竟怎樣使學生走出法語聽說困境?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教學實踐,有以下方法得以應對。
二、培養法語聽說能力的方法
(一)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智力活動的巨大動力,是人們進行求知活動的心理因素。鼓勵學生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利用一切機會多聽多講多練,在糾正某些錯誤的同時,對每個開口說法語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對表現優秀的學生予以獎勵,激發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法語的信心。
(二)培養語感,活學活用
語言是一個有機體,除了掌握詞匯語法等語言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它當做一種交流工具,達到會聽會說的目的,能用來與他人交流才叫“會”。課堂教學除了講解聽說技巧,更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從一開始,就把動態的,富有個性的,表意豐富的口語練習蘊含于課程教學之中,學生用法語交流最自然有效地方法是想象出一些問題或場景,并通過語言進行交流,活學活用。
通過課堂問答,話題討論,分組活動,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創設比較真實的語言環境,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語言實踐機會,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講話。如:有效的課堂討論,討論前,教師對材料的充分準備極其必要,如環境保護這一話題,做完課堂問答后可組織一次辯論,正方觀點:保護環境對人類發展有益,反方觀點:保護環境對人類發展無益,毫無疑問反方觀點是荒謬的,但這并不影響聽說練習。兩方積極思考,正方運用所學相關知識,反方絞盡腦汁,極力反駁,環顧課堂,沒發言的學生也聚精會神關注,表現活躍,對幽默情節,嚴肅或難以理解的觀點會做出反應,課堂活躍,氛圍濃厚,學以致用,活學活用,討論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轉化思維,文化導入
西方人是線性思維,而中國人是螺旋式思維,在特定的場合,要學會思維方式的轉化。如:開會時西方人一般會開門見山,直接告訴大家開會議主題,而中國人通常會寒暄幾句,談完現象再談主題,這時只有轉化思維方式,才能排除交流障礙。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習慣習俗大相徑庭,如:中國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對方處境或動向為思考方向。您去哪里?您吃飯了嗎?而西方人則認為這些純屬個人私事,不能隨便問。所以他們見面打招呼總是說:Salut, ?a va? Bonjour/ Bonsoir, comment allez-vous ? Il fait beau aujourdhui, nest-ce pas ?多了解一些文化習俗、生活習慣,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僅能增長知識,還可減少誤會,在尊重中贏得友好,在友好中實現交流。所以聽說能力的培養,需要注重文化知識的導入與積累。
(四)培養習慣,課外自主
俗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上作為一種模板的聽說練習固然重要,但課堂上可供學生練習的時間畢竟有限。充分開展課外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語言實踐的機會,養成良好的法語學習習慣,鼓勵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成為必要之舉。
1.良好習慣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法語知識,并持之以恒
語言學習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利用一切機會來練習法語聽說能力。如:(1) 平常聽到的一些簡短對話或看到的某個場景,可以瞬間在腦海中反應出相應的法文,盡可能使學過的法語詞匯派上用場,即使當時不知也可記下以后備查。(2) 每天堅持一項任務,如每天讀10分鐘的法語,發音要標準,聲音要大,數量要足,然后用10分鐘進行變說。(3) 留意身邊的點滴法語信息,如產品品牌廣告等。(4)積極參與法語有關的活動,如法語角,法語興趣小組,法語知識講座/競賽,法語歌曲大賽/翻譯大賽等。主動與外教交流,遇到外國人不要有意回避,要敢于上前攀談,“厚臉皮”的人才能在語言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遠。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忌諱的是——怕說錯而不說,經常與他人對話能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擴大實踐語言交際能力的范圍。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法語聽說能力的培養貴在日積月累,持之以恒。
2.充分利用網絡法語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隨著網絡的發展,法語學習也在向網絡方向靠攏,可以選擇優質的網絡媒介進行在線法語學習。如:網絡游戲,可以調成法語解說或法語字幕。多看法語電影,關注法語國家新聞,多聽法語歌曲,法語國際廣播,多瀏覽法語網站,也可建立法語博客。有效利用網絡法語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要培養法語聽說能力,就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聽說水平自會突飛猛進。
三、結束語
法語聽說能力的培養與讀寫譯其它語言能力緊密相連,做到各能力的平衡發展,才能提高語言的綜合能力,實現有效的交流,達到法語聽說學習的目的。聽說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充分利用課堂有限時間,還應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課外自主學習,內外兼顧,日積月累,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提高法語聽說能力。
參考文獻:
[1]狄荷花.迷你法語—社交法語[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版.
[2]梁啟炎. 法語與法國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倪瑞英.大學法語聽力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趙德恕. 中級活用法語句型會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版.
[5]仇書琇, 劉漢全. 初級法語口語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陳偉.法語新聞聽說練[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