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莉
[摘要]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一系列風險,造成這些風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客體、環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因素都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相應的風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風險的成因對于制定相關對策,防范和化解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風險以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機遇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風險;原因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2-0030-02
思想政治教育風險是指由于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與預期發生偏離甚至造成損失的現象。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一系列風險,主要表現為全球共產主義運動的相對低潮的風險;改革進一步深化與競爭的風險;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風險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在改革和探索中面臨的風險等。造成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風險的原因是復雜的,探究這些原因對于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風險的成因主要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復雜性和曲折性
任何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有其復雜性,只要是符合歷史發展的,最終就是向前的趨勢,但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存在復雜性和曲折性,這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風險的原因之一。
首先。整個社會歷史發展具有其復雜性。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是簡單地將不同的社會形態和國家擺放在一起,它有其自身的復雜性。這種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不同國家選擇社會意識形態不同;不同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道路不同;不同社會意識形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交流復雜等。當前,世界處于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發展呈現多元化的趨向,多種價值取向并存,全球的政治經濟文化逐步趨向一體化,這在一定意義上淡化了國家與民族之間的界限,削弱了國家的權力和人們的民族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避免人們在接受西方先進經濟文化的同時,將腐朽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東西一起笑納,如何增強人們的分辨意識和判斷能力,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解決的課題。
其次,整個社會歷史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具有其曲折性。江澤民在《論“三個代表”》中指出:“十月革命以來先后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都是原來經濟政治文化落后的國家。徹底改變這種落后的面貌,在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后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象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目前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國際環境使國家應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風險和危機具有必然性,而這些因素都會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相應的風險。
二、人的主觀對客觀認識把握的局限性
人作為社會實踐主體與客體的特殊性、歷史局限性與作為社會實踐客體的事物及現象表現形式的隱蔽性等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面臨風險的原因。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不確定性使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風險。眾所周知,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因此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主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都是由人來參與的,人的思維與人的行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直接或間接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與預想發生偏離。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不僅具有其他一切社會活動所具有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實踐的客體也是人,由于人本身所具備的這種思維與行為不確定性的特性,使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把握變得更為不確定。這些都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風險。
其次,事物及現象的隱蔽性使人們的認識造成相應難度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風險。一方面,從事物現象的表現形式來說,事物的現象既可以表現為真相也可以表現為假象。真相是對事物本質相一致的反應,而假象也是對事物本質的反應,思想政治教育風險的各種表現形式在現實中的反應也是有真有偽,如何透過這些現象認識思想政治教育風險的本質存在一定難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體與客體都是人,而人的思維與行動并不一定總是保持一致,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也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思想政治教育風險的本質,給人們認識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風險帶來了難度。
再次,人的認識受到客觀歷史的限制具有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社會實踐三大要素的主體、客體與改造社會實踐的工具都在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具有客觀歷史性;人的思維雖然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其內容卻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所以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也存在歷史局限性。另外,盡管有時人們可以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但由于實踐的工具的歷史局限性,也可能造成其認識無法被證實的情形。以上這些都使人的實踐和認識活動受到限制。給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風險。
三、新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喪失
創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而這種精神的發揮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持續不斷地發揮其主體性。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不可回避的風險。
首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對于整個思想教育有著重要意義。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動行為者,是具有主動教育功能的組織或個人。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人和改造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培養一定社會所需要的個體。在這個實踐活動中,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體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客體,作為一定社會的個體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取向和主觀能動性,這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包括教育者主體性和受教育者主體性兩個方面。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對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著重要意義。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在當今環境下面臨著挑戰,給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不可回避的風險。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的改變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載體的變化,都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造成了影響。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來說,這種主體性的喪失具體體現為:一味追求升學率,重視書本知識的灌輸,忽視受教育者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重視全體受教育者整體素質的提高,忽視其個體差異性;在教學的方式方法與載體上缺乏時代感和創造性等方面。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來說其主體性喪失主要表現為: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教育方法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心理,學習目的不明確,少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深層次的理解。缺乏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的過程,更少了創新。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喪失的表現都給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相應的風險。
再次,外界的因素的影響也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中才能得到實施,當環境發生改變時,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正在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給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帶來一定的風險。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社會與自然環境中開展,而這些環境因素在不斷發生變化,盡管社會與自然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有些環境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只是其程度很難精確,而有些是在目前條件下無法進行預測的,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必定面臨著風險。這些風險有些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把握的,而有些是很難被認識和把握的,這就給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和結果的控制帶來了相應的難度。給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風險。
四、思想政治教育追求自身發展的特性
人的認識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人在實踐中要遵循由認識到實踐到再認識到再實踐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風險本身的發展與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風險的認識也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風險,在發展中認識這種風險,從而達到預測、防范和進一步化解風險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風險與生俱來并不斷向前發展,它對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從理論上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背景與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風險的研究成為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其次。督促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風險是一定社會條件下的特殊產物,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處理風險時考慮到其現實,采取與時俱進的方式處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與相關風險。再次,它證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追求自身發展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拓展雖然有很多取決于眾多外部條件,但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這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者的推動下,不斷地追求學科的進步、理論的完善是分不開的。這些既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風險與當前風險社會的背景緊密相關,同時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風險的研究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起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既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與外延,也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進,從而推動了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所有這些既有外界因素的推動,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追求發展的內因所促成。
責任編輯:李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