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臣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的飛速發展對高校市場營銷的教學也形成了巨大沖擊,只有加快教學改革步伐,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出來信息時代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市場營銷教學創新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20124-01
《市場營銷》是主要研究營銷活動科學性和藝術性的一門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當前對市場營銷的教學大部分還是按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無法真正讓學生學會在營銷活動過程中的技巧,不能激發學生對創意和營銷創新的思考,因此需要積極進行教學創新與改革,進一步提高與改善教學效果。
一、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現狀與不足
(一)培養模式需要改革。隨著時代的發展,培養創業型、實戰型市場營銷人才已是各高校責無旁貸的義務與使命。但傳統的營銷人才培養,過于強調專業化的教育模式,專業課程體系可以用“窄、專、深”三個字來形容,而根據時代的要求,專業性過強的傳統培養模式培養的學生,知識面窄,文化素養有明顯的缺陷,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差,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理論與實踐脫節。由于近幾年高校擴招導致高等教育師資的相對缺乏,許多高校在市場營銷教學過程中,缺乏具有實戰經驗的教師,同時又沒有相應的實習基地或場所,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唯理論而理論,不能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
(三)教學方式單一、傳統。目前許多高校仍然沿用自十九世紀中期產生的班級授課制,這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練習為輔的教學模式。這種方式在教學內容、上課時間及學年編制等方面都建立起嚴格的制度,從表象上看,這種教學活動顯得有組織,有計劃,學生在學習中彼此互相幫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但這種教學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的弊端:一方面由于班級與教師之間是相對固定關系,學生對老師沒有選擇余地,不管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如何,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樣會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影響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這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容易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學生往往處于被動聽課的狀態,難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使得教與學分離,這種狀態下的教學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四)實踐性教學環節急需加強。《市場營銷》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該學科的授課目標是:能扎實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經濟現象。為了適應市場營銷的特點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彌補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的不足,須進行相關的創新與改革。
二、對市場營銷教學創新的探索與實踐
(一)設計適合培養創業型、實戰型營銷人才的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恰當而準確的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則是系統的主線。以創業型、實戰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為參照基準,對現有的市場營銷專業培養方案及其課程體系進行修訂與調整。突出“一條主線”(創業能力和實戰能力的培養)、“兩個重點”(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兩大結構”(能力結構與知識結構)的新型培養方案。圍繞社會需求,按照靈活性、多樣性原則重組教學計劃,更新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建立新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計劃應具有多樣性,使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課程,具有不同的培養模式。完善“選修課制”和“學分制”,可供學生選擇的“選修課”組合,為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以適應不同需求的學生選課。通過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提高其與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的符合程度。
(二)積極運用體驗式實踐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是指由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或感受場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也是一種推進新課程標準體現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并由此生成教學的行動策略和方式。其核心追求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體現教學目標中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向度。其特點可以集中概括為主體發展性、自由發展性、共同參與性和情感互動性等幾個方面。市場營銷體驗式實踐教學模式即以營銷實戰為背景,以營銷職場為舞臺,以營銷事件為道具,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共同完成的系列教學活動。包括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實驗參觀實習實訓等,努力創造條件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受到實踐鍛煉,做到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做好從書本到實際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
(三)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所謂多媒體教學,就是以計算機為核心,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效果、影音文件等多種媒體為一身的教學方式。近幾年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各學科的教學中,它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大大提高了教育質量,優化了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由于多媒體集聲音、動畫、色彩于一體的特點,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獲取的信息量;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計算機的視頻功能,能夠豐富、完善教學內容。
(四)注重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在一篇哈佛商學院有關的文章上,案例教學方法的定義如下:“它是一種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們和教員一起參與對企業案例或問題的直接討論。這些來自于企業經理人員實際經歷并通常以書面形式準備的案例在學生中間閱讀、研究和討論,他們在教員的指導下構成課堂討論的基礎。因此,案例方法包括一個特定形式的教學材料(案例)和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該材料(案例)的特殊技巧。”案例教學是理解、深化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案例教學可以按以下步驟實施:(1)結合理論,精選案例;(2)案例閱讀,分組討論;(3)課堂討論,剖析案例;(4)總結提高,撰寫報告。
三、結束語
無論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還是市場營銷專業內在的學科發展特點,都迫使作為市場營銷人才培養和輸出機構的學校,要積極探索、創新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效果,以適應時代變遷之需求,盡可能多地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金生,“案例教學法”及其在我國MBA教育中的作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9,6.
[2]梁修慶,傳統市場營銷教學模式的現狀與改革[J].廣西大學學報,2001,2.
[3]馬紅霞,基于能力導向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北方經貿,2008(2):153~154.
[4]董秀春,市場營銷專業特色與教學模式創新[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8(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