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喜
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2001年我國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03年,河北省各市相繼開始了初中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初中畢業生一升入高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更高一級的學習階段,其知識結構、知識容量,無論深度、難度、廣度都是一個較大的跨越,存在一個較陡的階梯,同時初高中教學方法差異、教學內容的深淺及中高考之間在能力方面要求的巨大差異,學生進入高中后,常常在學習上出現滑坡現象,對高中各學科教學來說,都有一個教學銜接的問題,政治學科也是如此。為切實解決初高中政治課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本人在高級中學的十幾年政治教學工作中的感受和體會,就高中政治科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談體會。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才能對癥下藥。
一、教學節奏差異問題
初高中政治教學就一節課的知識容量而言,初中遠比不上高中,所以高中政治科教學為完成課時的教學任務,節奏明顯快于初中,內容也更精細。這一快一慢、一粗一細兩對矛盾就很容易將初高中教學阻隔,使初高中教學難以系統化,從而影響政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造成學生學習上難以適從,出現滑坡,產生兩極分化。
二、教學方法差異的問題。
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是決定學生由一個學習環境轉換到另一個學習環境適應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教材在設計上重視學生的參與、體驗、踐行、思考,高中政治教學則注重學生的思維、大膽質疑、求異、敢于爭辯以及學生學法上的引領。有許多高中教師沒有教過初中,甚至沒有參與初中的備課、聽課、評課,對初中教學知之不多,這使一部分學生在高中教學較大知識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壓力下,又加上對教師的教法不適應,從而在高中起始階段就形成了部分學生的掉隊和分化現象。
三、課改踐行差異而形成的問題
我省高中政治仍然為老教材,沒有實行新課改,隨著初中課改的深入實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學觀念上的差異,影響著學生對高中新知識的接受。初中進入課程改革后,許多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師生平等對話和交流互動、重視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學生的學,在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法的具體實施上也有了明顯改進。與初中課改相比,高中教學方式還相對滯后,教學方式改革發展不均衡,教師一言堂,教法的教學環境,便產生了很大的不適應。
四、中高考性質差異而形成的問題
中高考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考試,前者為了完成初中階段九年義務教育,考試形式是畢業考試與升學考試兩考合一,考試在能力要求上不高。因此,初中政治教學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與高中政治教學相比,在量上和質上都大打折扣,而高考是國家級的選拔性考試,在文科綜合的考試形式下,隨著命題由知識向能力立意的轉向,對學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因此,許多初中政治教師便千方百計地給學生圈范圍,畫重點,讓學生死記硬背,以獲取高分,許多學生平時沒有好好學,根本不理解知識內容,到考前突擊背老師劃定的內容也能夠達標過關,所以這些學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試及平時教學、復習的方法大不一樣,便感到明顯不適應,造成學習上的滑坡。
這種問題的存在給高中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起始年級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那么高一政治教師該如何迎接這種挑戰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轉變學生思想,重新認識政治學科
剛從初三中考政治開卷考試形式過來的高一新生,一般都以為高中政治還是開卷,因而在第一節課上完后,學生總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不像初中政治教師那樣勾勾書上的重點呢?為什么老師總要我們理解這些知識呢?政治科考試是不是開卷?可見,在思想上學生對政治課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如果按照初中那種學法根本適應不了高考的要求。針對這樣的狀況,作為高中政治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第一堂課就應該把學習高中政治的具體要求明確,讓學生依章進行。
第二,化抽象為具體, 優化課堂教學
初中政治,對學生印象深刻的只有初三內容。隨著初三政治新教材的使用,教材內容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目前主要講述的是社會發展簡史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相對而言比較直觀、形象、容易理解。而高中政治比較抽象,重在理解、運用。如,高一經濟常識,主要講述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其中有很多知識離學生生活較遠,很難找到淺顯的例子加以說明,尤其是高一上冊第一課《商品 價值 價值規律》,幾乎是純馬克思主義理論,抽象深奧。對于初學者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因而教學時政治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入門教育要切實做好。
第三,提高學生悟性,培養學習興趣
隨著內容的變化,考查方式的變化,學習方法也要有極大的改變。死記硬背不行,只理解不記憶也不行,而應是識記、理解、運用等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要培養學生對政治的“悟性”,即一種政治敏感力。高中學生正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他們都迫切希望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政治敏感力的提高適應了他們的這種要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他們這種要求越強烈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興趣越濃厚,就越有利于高中政治科教學的開展。
第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展示傳統教學中不能意會言傳的實例,提高政治科教學效果
現在的高中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尤其是省級示范性中學,班班都有多媒體,在平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些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鮮活的視頻事例,不僅能夠加快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速度,而且學生對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比如: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神舟七號的發射視頻、青藏鐵路的專題、優秀的企業經營者柳傳志的傳奇經歷等等,這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通過課件,把這些事例融入到教學中去,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我們高中政治科教學要想做到合理銜接,不僅是在學生原有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更新或重建知識結構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教學實際中,要不斷遵循初高中教學規律和特點,不斷探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問題
作者單位:河北省撫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