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紅 趙倩倩
摘 要:本文運用資料法、綜述法、因特網、比較分析法、歸納演繹法等,闡述了我國體育用品業在當前北京奧運會的背景下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剖析了奧運會對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指出我國如何借助奧運會的發展契機,提出了適應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對策。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information law, Review of Law, the Interne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w, interpretation of law summarized on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China's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From a number of aspects of the Olympics on China'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and on this basis that the Olympic Games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ow the opportunity to put forwar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response.
關鍵詞:奧運會 體育用品業 現狀 影響 對策研究
Key words:Olympic Games: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the status quo: the impact of: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6-0102-01
一、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現狀
1、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布不均勻,新興的國內知名品牌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體育用品企業約有5000多家。近些年來,隨著入世和申奧成功,加快了我國體育用品業發展步伐。出現了眾多國內知名品牌,如鴻星爾克、安踏、361度、特步、金萊克、匹克等。
2、生產加工能力全世界首屈一指,出口量大。據了解,中國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生產基地,生產加工能力遠遠強于其他國家,在出口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產品質量達不到標準,技術含量低。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在2006年的統計顯示,中國制造的體育用品己經占領65%以上的國際市場分額,但在眾多國際體育比賽中中國制造的體育用品卻被排除在外。
二、奧運會對體育用品業產生的積極影響
1、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中小企業的聯合、兼并、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形成較為合理的區域分布。
2、奧運會在體育用品和器材方面有大量的需求,奧運會比賽及在此之前的選拔賽、資格賽等均需大量的器材、設備,這將為體育用品業提供巨大的商機。
3、奧運會為我國的體育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向世界展示的機會,是我國眾多體育企業實現快速發展千載難逢的機遇。例如北京李寧體育用品公司施行的奧運“英雄營銷”戰略,顯現出中國品牌企業正擴大在全球范圍內的國際影響力。
三、奧運會對體育用品業產生的消極影響
1、國外知名體育用品制造業借助國際奧委會和各國奧委會合作伙伴的特殊身份正在使用熟練的商業技巧擠壓國產品牌的市場空間,占據中國體育用品的高端市場,霸占領先地位。奧運會的有關規定對我國體育用品企業有著很大的制約,其中最大的制約就是國際單項組織的認定,而我國自有產品大多數沒有取得資質認證,因此無法參與奧運競標。
2、奧運經濟的低估效應將會影響國內體育用品業的階段發展,它雖能帶來體育用品市場在一定時期的迅速擴大,但并不是長期的。從總體上來看,在奧運會后期,人們的奧運激情進入低潮,總需求急劇下降。體育用品業也將會出現一定時期的衰退。
3、國外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藝將影響我國體育用品的出口創匯。一些國外知名品牌,借助奧運會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標準、環保標準、社會標準等,掌控與拉大國產品牌的差距。
四、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對策分析
1、政府給予大力的支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籌辦體育用品博覽會的質量,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實現中國體育用品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2、優化產業結構和市場資源配置,推動企業的聯合、兼并、重組、改造等。通過資金融合,不斷壯大企業規模,實現規模經濟。不斷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3、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的工藝質量和科技含量,努力將新的科技成果運用到產品的設計、生產中來,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
4、加快標準化建設,逐步擺脫制約我國體育用品業發展的瓶頸。相關部門機構應共同努力,完善健全體育用品標準。加強質量檢測監督工作,嚴格體育用品的審定工作,把好質量關。
5、努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大企業技術創新投入,提高產品研發能力,精心培育品牌知名度。通過加強與國外體育用品制造商的交流、合作,廣泛開展業務指導、經驗交流、培訓教育,同時組織相關人員到國外考察,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集中精力打造科技強勢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結語:
08年奧運會給中國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在機遇的背后我們要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與缺陷,進而通過努力來彌補與國外先進品牌的差距,找準突破口,力爭在一段時期內有所跨越。在特定的領域內塑造中國的民族品牌、強勢品牌,提高在世界上的竟爭力,擴大產品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為我國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莫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莊麗坤,柏連龍.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2]胡春旺.試論北京奧運會給予我國休育用品業帶來的發展契機及對策[J].四川體育科學,2004.(03)
[3]詹建國.中國體育用品名牌戰略思考[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9. (3).
[4]李欣.北京奧運會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