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妮
近年來在農村學校,“留守學生”越來越多,給學校的教育管理帶來了諸多問題。如何保證“留守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擺在各個教育工作者面前既緊迫而又重要的課題。這兩年,我教育“留守學生”時,緊緊抓住他們在思想、學習、生活、精神四方面出現的“關卡”,用“愛心”和“恒心”逐一突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留守學生”的四大“關卡”
1.思想有偏差
由于外出務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數較少,與“留守子女”聯系少,對于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而青少年正處于情感性格、思想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孤僻。同時,由于在家里的爺爺奶奶很少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思想教育,難以對他們嚴加管教,這些“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偏差,貪玩、自私、消極、脆弱等思想慢慢形成。有的“留守學生”甚至因為缺乏溝通,對大人的教育、訓導產生逆反心理,于是自己“破罐子破摔”,后果更加嚴重。
2.學習觀念淡薄
由于親情缺失,大多數“留守學生”學習觀念淡薄,學習成績差。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要讀書,也不知怎樣讀書。雖然他們中間也有學習成績優良者,但大多數“留守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不理想。在學校,“留守學生”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聽課,不主動學習,缺乏積極進取精神。因而,這些“留守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很差;在家中,由于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學生”的課外學習無人輔導,學習自覺性差。他們大多數在家里學習無人過問,家庭作業無人輔導,學習缺乏動力和監督,成績自然上不去。
3.生活有困難
多數“留守學生”由于父母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離家打工,得不到足夠親情關愛,容易養成不良生活習慣,缺乏必要的個人衛生常識。而且,他們肚子餓時,很少有人去關心;生病時,很少有人噓寒問暖;寂寞時,很少有人為他們排解愁悶……另外,其中有不少是貧困學生的 “留守學生”不但缺少父母的關愛,經濟也顯得窘迫。跟生活富裕的同學相比,他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壓力,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及學習。
4.精神狀態欠佳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數較少,與留守家中的子女聯系少,對子女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傲羰貙W生”遠離了父母,缺少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學生”的心理和精神極為不利,容易引發種種心理病癥。另外,“留守學生”由于禁錮于各種生活現實瑣事中,常常覺得自己沒有追求目標、顯得不知所措。
以上四個“關卡”是“留守學生”成長路上的“攔路虎”,是影響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年少無知、缺乏親情呵護的“留守學生”憑一己之力顯然難以通過重重“關卡”。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主動伸出雙手,幫助“留守學生”沖破“險阻”,走到光明平坦的人生道路上。
二、用愛心和恒心作為武器,為“留守學生”的茁壯成長鋪平道路
1.把愛心送給“留守學生”
首先,教師應該提高親和力,用師愛去彌補親情的缺陷。課堂上,教師要重視“留守學生”的表現,給他們更多自我展現的機會;課余,教師要把“留守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用愛心去感染、溫暖他們,讓師愛的陽光源源不斷地照射進他們的心田。教育“留守學生”時,教師應該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埋怨,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格。
然后,教師要用愛心在“留守學生”的心靈播下美好的種子,給他們溫暖,讓其樹立信心。我的班上有一個“留守學生”,任性貪玩,不務學業。我屢次教育,他總是陋習難改。后來,我改變了策略,在學習生活中對他悉心照顧,讓他感受到教師給他的溫暖,和他慢慢拉近距離。一次,我問他:“班上的同學,你最佩服誰呢?”他說出了班長的名字。我又問他:“為什么最佩服班長呢?”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班長學習成績好,全班同學都聽他的。”“你能做到像班長一樣嗎?”我望著他。他不出聲了。我給他一一分析了班長的優點和平時的好言行,然后鼓勵他說:“只要你以班長為榜樣,你也能做到的?!苯又?,我趁熱打鐵,給他講一些英雄人物故事,還介紹《科學家少年的故事》《雷鋒故事》等課外書給他閱讀。就這樣,這位“留守學生”慢慢變了,開始學習認真,改掉陋習,也愛幫助別人了。
另外,還要用愛心為“留守學生”的理想萌芽起駕、護航。“留守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不思進取,歸根到底是因為他們沒有理想,沒有人生目標。對于這類“留守學生”,教師要諄諄誘導,用自己的一顆愛心為他們樹立理想,燃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這樣,“留守學生”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動力,才會快樂充實地學習、生活。
2.把恒心送給自己
育人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留守學生”情況的特殊性和思想的復雜性,決定了教育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耐心。我們要堅信,“留守學生”和其他普通學生一樣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因此,在教育“留守學生”時,一定要有恒心?!傲羰貙W生”的中小學教育階段是他們一生中十分重要的階段,過了這個時期就沒有辦法彌補了。教師們一定要把恒心送給自己,擯棄急功近利的思想,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當享受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光榮稱號時,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就要做到,讓“留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充滿陽光。因此,請教師用愛心和恒心,為“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