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軍
【摘要】 目的 提高肺炎性假瘤的診斷和治療水平。方法 回顧性分析214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患者術前診斷與術后病理的認定情況。方法 99例術前診斷的肺炎性假瘤患者,術后僅有13例病理認定為肺炎性假瘤,86例被誤診。結論 對于疑似肺炎性假瘤患者,應增加纖支鏡活檢,經皮肺活檢等檢查,以提高術前確診率及正確選擇手術方式。
【關鍵詞】肺炎性假瘤;誤診;類型;原因
【Abstract】 Objective Improve the 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14 cases of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clinical data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the situation identified.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99 cases pseudotumor of the pneumonia patients,after only 13 cases identified as pathologic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86 cases had been misdiagnosed.Conclusion The suspected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should bronchoscopy biopsy increase,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examination,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ate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nd surgery to choose the right way.
【Key words】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Misdiagnosis;Type;Reason
肺炎性假瘤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癥所致的肺內腫瘤樣良性病變,其臨床癥狀及X線表現很不典型,常與肺癌或其他肺部良性腫瘤混淆而誤診。筆者復習了國內有關文獻報道的經手術后病理認定的肺炎性假瘤214例,其中報道術前診斷者99例,僅有13例確診炎性假瘤,其余86例被誤診,誤診率86.8%,與文獻報道相符[1]。本文對肺炎性假瘤的誤診類型及誤診原因進行分析,以便從中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對本病診斷的正確率。
1 誤診類型與分析
1.1 誤診為肺癌68例,占68.7%。肺炎性假瘤臨床上多無任何癥狀或癥狀輕微,部分病例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或胸痛。由于肉芽組織膨脹性壓迫周圍的肺組織而形成假包膜,陰影邊緣完整,X線胸片及CT掃描上常顯示為單發的圓形或類圓形陰影。當本病處于早期,急性階段時,肺內病灶大部分浸潤,形態尚無完整包膜,則X線顯示邊緣可有模糊的毛刺樣改變;病程處于慢性階段時,腫塊包膜完整,有時少數可出現類似周圍性肺癌的放射樣表現,此為炎癥吸收不完整的表現。假瘤在多次并發急性炎癥時,可造成病體在短期迅速增大。另外,本病部分病變可呈分葉狀,有切跡,肺門及/或縱隔淋巴結腫大,病體密度不均,有粘連癥或腫塊侵及支氣管造成支氣管變形等。因此,具有上述表現的肺炎性假瘤容易誤診為肺癌。
肺癌是較常見的肺內惡性腫瘤,臨床癥狀為咳嗽、血痰、胸痛等,以右肺為多,上肺又多于下肺,右肺前段多余尖后段,腫塊生長迅速,一般3個月體積可增大一倍。癌侵潤淋巴管或肺實質形成短毛刺。術前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CT引導下經皮肺腫塊穿刺活檢是對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的重要手段。通過痰細胞學檢查,絕大多數肺癌可作出診斷。如果病理檢查為慢性炎癥,大量炎性浸潤時,應考慮肺炎性假瘤的可能。
由于本病難以排除肺癌,因此多應積極手術治療[2],如術中發現病灶位于肺邊緣,尤其是葉間裂處;無胸膜凹陷征;病灶呈“豬肝”樣改變時,應高度懷疑炎性假瘤;此時可摘除腫塊作快速冰凍病理切片。明確為本病后,應根據病灶部位及大小行盡量保留正常肺組織的切除術,可選擇腫塊摘除、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或肺葉切除,本病手術效果良好[2]。
1.2 誤診為肺結核病11例,占11.1%。肺炎性假瘤和結核瘤均為肺內良性腫瘤,其臨床表現多數缺乏癥狀,或有咳嗽、痰血、胸痛、發熱等。當假瘤侵犯氣管或伴支氣管擴張時可出現咯血。少數炎性假瘤病例可有肺結核病史,在X線片上可見陳舊性結核病灶或斑點狀鈣化灶。而炎性假瘤來自不同的病原感染,化膿性感染可形成空洞,硬化性血管瘤可有斑點狀鈣化。另外,位于肺邊緣表淺部的炎性假瘤可侵犯胸膜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胸膜肥厚粘連[3]。因此,具有上述癥狀及X線表現的肺炎性假瘤容易誤診為結核病。
結核瘤患者有結核病史,病變多位于上葉尖、后段,大多數為3~4 cm,密度高且均勻,有時其中可見透光區或致密斑點,邊界清晰,一般有引流支氣管和胸膜增厚。在病灶周圍或病灶內可有鈣化,有纖維灶或增殖性病灶,出現衛星結節(小結核灶),病理檢查所見的衛星結節往往比X線更多,經抗癆治療病灶體積可見縮小或無變化。
肺炎性假瘤多發于右肺,尤以右上葉、下葉多見,很少伴有肺炎、肺氣腫及肺不張,常為單發病灶,周圍沒有衛星灶,腫塊輪廓清楚,邊界清晰,多無分葉,少數病例可見短毛刺,應用抗生素治療有效[3]。
1.3 誤診為肺膿腫、肺囊腫各3例,各占3.03%。肺炎性假瘤多來自于不同病原感染,在早期炎癥浸潤階段,X線片上可見病體邊界模糊不清,在化膿性感染時可致瘤體大部分液化壞死形成空洞,此點與肺膿腫或肺囊腫合并感染相似而導致誤診。
肺膿腫起病急,有惡寒、高熱、胸痛及咯大量膿臭液,空洞多為圓形、卵圓形,壁厚,外形模糊,內壁多整齊光滑。周圍有急性炎癥時可致邊界模糊。肺囊腫為多發性,下葉多見,邊緣不齊。囊腫壁薄,與支氣管相通。
1.4 誤診為錯構瘤1例,占1.01%。部分肺炎性假瘤的病變與周圍肺組織分界清楚,邊緣光滑,密度不均勻,可有斑點狀鈣化,有緩慢增長之趨勢。錯構瘤多見于40歲以上,一般無癥狀或偶有血痰,病變生長慢或不增長,多位于上葉前端,邊緣清楚,均無毛刺,可有分葉,多數密度不均勻,灶內多有鈣化。肺炎性假瘤與錯構瘤這些相似之處導致了誤診。錯構瘤病灶內鈣化多呈爆米花狀[4],為錯構瘤區別于其他良性腫瘤的特殊性表現。
2 討論
導致本病誤診的主要原因如下:①臨床表現、X線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均缺乏特異性。臨床上多無急慢性感染癥狀是誤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臨床上發燒,咳嗽,吐膿性痰,白細胞計數增多是診斷炎性病變的重要依據,而本組病例均無炎癥的典型癥狀,僅有11例為感冒后出現發燒,白細胞計數增多,半數以上咳嗽,痰中帶血為主要臨床癥狀。還有發病年齡與肺癌發病年齡相近,因此給臨床診斷帶來相當大的難度;②肺炎性假瘤的X線征象與肺其他腫塊性病變極相近,缺乏特異征象[4],臨床醫生對X線片未做細致觀察分析或缺乏與以往的胸片作對比,這是造成誤診的又一重要原因。因見有毛刺、切跡、分葉、肺門及/或縱隔淋巴結腫大即診為“肺癌”,因見到鈣化陳舊性結核灶、胸膜肥厚即診為“結核病”。實際上這些X線征象在肺癌、結核病等均可以出現,但各有其微細特征;③導致術前誤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對肺炎性假瘤的認識不足。一般認為本病較少見,本病其臨床癥狀及X線表現均不具有特征,所以較少考慮本病。崔允峰等提出的“桃尖征”(即表現為局部胸膜增厚粘連的線狀及尖角狀陰影),出現率為45%,是良性腫塊的一個特征。回顧本組99例病例,出現類似“桃尖征”的有39例,出現率為39.3%,由于當時不認識這一征象,增加了誤診的概率;④檢查欠全面。對于本病的檢查不應只局限于X線片或實驗室檢查,而應增加纖支鏡檢查并活檢,CT掃描,經皮肺穿活檢等[5]。
臨床醫生應對肺部腫塊性病變的胸片做細致觀察,發現以下征象對于肺炎性假瘤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6]:①桃尖征:由崔氏提出,其病理基礎可能是一種腫瘤包膜粘連,對良惡性肺腫塊的鑒別有重要意義;②部分邊緣平直征:表現為腫塊的某部分邊緣平直,似如刀切,可能為病灶肺段或肺葉的邊界,該征象在肺癌中未見報告;③空洞或囊性低密度,特別是多囊或蜂窩狀者,該征象在肺癌中少見,對肺內腫塊的良惡性鑒別有重要價值。CT掃描能更好顯示該征象;④胸膜肥厚:假瘤鄰近胸膜增厚較多見,CT能更敏感顯示胸膜改變,肺癌也可見鄰近胸膜增厚,但肺癌胸膜改變多局限于病灶局部,假瘤胸膜改變較廣泛,可作為鑒別參考。在與其他肺腫塊性病變鑒別困難時,需進一步結合其他診斷手段,如纖支鏡檢查并活檢,CT掃描,經皮肺穿活檢等。雖然本病最終手術治療[2],但如能在手術前確診診斷,則對于選擇手術方式,避免手術擴大化,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筆者認為確實應熟悉本病與上述各病的臨床特點及X線特征,全面檢查并深入分析,盡可能減少漏診、誤診。
參 考 文 獻
[1] 董安國,王升祥,張慶利.肺炎性假瘤16例誤診分析.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7,17(6):370.
[2] 史宏燦,石維平,束余聲,等.肺炎性假瘤29例外科治療分析.中國綜合臨床,2000,16(3):201.
[3] 孟凡冬,趙淑穎.肺炎性假瘤的診斷與治療(附12例報告).中國醫刊,2005,35(7):35.
[4] 戚躍勇,戴書華,鄒利光.肺炎性假瘤的CT診斷.實用放射學雜志,2004,20(6):503.
[5] 周暉楠,曾燦光,劉廣森,等.肺部良性腫瘤塊的診治-附128例報告.癌癥,1993,12(2):144.
[6] 劉立志,等.52例肺炎性假瘤的X線、CT表現分析.醫用放射技術雜志,2003,218(10):98.
[7] 張錦恒,宋守忠.肺結核與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