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5-139-02
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簡稱CAI)指的是用計算機幫助或代替教師執行部分教學任務,傳遞教學信息,向學生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直接為學生服務。其中,用于執行教學任務的計算機程序稱為教學軟件或課程軟件,簡稱為課件,它是CAI系統運行的主要軟件。若從使用工具的意義上理解計算機輔助教學,則計算機應用于輔助教學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比如:作文課上利用WPS2000寫作文,修改作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圖片、音像資料的展示;制作網站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等,都是計算機在輔助教學中的靈活運用。我們可以把計算機應用其他學科教學的所有活動都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范疇。而CAI課件的演示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方面。由于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目前大多中等學校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踐都具體在一種形式上,即演示型的多媒體教學。
一、計算機輔助教學獨具的優勢:
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表現傳統教學無法實現的一些生動的效果,這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這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
1.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增加課容量,提高課密度。由于利用多媒體、網絡通訊等手段,使講解更直觀、更清晰、更具吸引力。學生學的更快印象更深。因此,不論從理解或記憶的角度來看,輔助教學都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它使課容量、課密度達到飽和的程度,這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2.人機交互、實時反饋是多媒體技術的顯著特點,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學習者和教師自由調整和控制學習進程的特點。因此,在因材施教方面也有它獨到的一面。
二、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也會步入一些誤區
1.計算機教學不是萬能的,它并不是適合于每一門學科的每一課堂。為了CAI,采用課件后教學質量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只把它作為一種門面來裝飾,用多媒體公開課就代表自己已經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證明了自己的水平。這些實際上都是對計算機輔助教學乃至現代教育技術的生硬理解。有時所謂的多媒體課的效果反而不如普通的傳統課堂教學效果好。這種脫離教學實際的“多媒體”是沒有生命力的。比如,對許多理工學科來講,在黑板上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對例題的演算過程,本身就是學生對本堂課重點和難點內容的理解過程,是一個學生和教師互動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多媒體教學無法替代的。
2.教師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程度和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解深度決定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效果
(1)現在的許多所謂計算機輔助教學不過是用計算機代替教師的傳統板書,有時干脆將板書全部搬上屏幕,電腦成了另一本供學生觀看的“課本”。這樣雖然節省了板書時間,但不一定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有時板書的過程也是學生理解的過程。教師也受到定型情節的課件影響,完全圍繞著課件講課,缺少了課堂教學中最為精彩的“即興發揮”,把原本的“課件輔助教師”變成了“教師輔助課件”。
(2)課堂實踐中,有些課件或多或少地偏離了教學目標。有的課件引用過多,沖淡了教學主題。例如,鼠標的形狀何必要用一個造型前衛的怪物?!那些花哨的課件表面看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實際上說明了制作者不懂心理學規律,因為他們只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3)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結合,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而多媒體課件常常單純追求教得直觀與生動,忘記了作為主體存在的學生的主動性。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全部教學設計理論都是圍繞如何“教”而展開,很少涉及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只注重人機的對話,而忽略了師生之間的信息反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大部分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發揮,更不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通過師生間的情緒相互感染,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及對學生心理產生正面效應,這是任何形式的電子媒體所不能替代的。
3.現存的教學輿論環境和技術輔助環境不利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真正地走入廣大教師的課堂。
計算機輔助教學大多以“觀摩課”的方式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點綴,信息技術并沒有真正與學科教學“融合”在一起。這主要是因為在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老師自己開發課件,而開發課件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在評判者的眼中,外乎不用3DMAX,不用Animator,不用Photoshop等沒有眾多動畫,沒有美妙音響,就算不得優秀課件。而那些僅僅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簡單課件,常常會遭人嗤之以鼻。
在此,我絕不否定“技術含量”,更不是說課件的制作不追求外觀精美,但我堅決反對不顧實際效果片面追求“技術含量”。我們是在教學還是在編制軟件?每節課都要花這么多時間,計算機輔助教學怎么能夠普及?如果老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軟件開發上,就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組織教學上來,甚至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研究上來。
三、作為一種教學趨勢,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積極展望:
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與教師是分不開的。任何教育工具都只能作為知識的載體,而知識的傳承只能由人來完成,教師才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靈魂。計算機應用于課堂,不僅僅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改變固有的教學觀點和思想。只要走出了技術和思想兩方面的困惑,注意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一定會迎來它的春天,中國的教育事業也一定會再向前跨出成功的一步。
計算機應用于課堂,不僅僅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改變固有的教學觀點和思想。
參考文獻:
[1]《計算機網絡》(第四版).電子工業出版社
[2]《計算機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3]《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參考書).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