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摘 要:文章分析了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建筑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建筑企業 核心競爭力 內涵 培育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7-290-01
隨著建筑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進行經營策劃、資源整合以及結構調整,以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追求企業的持續發展。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保持競爭優勢的源泉,是能給企業帶來市場競爭優勢的不同技術系統、組織管理系統的有機融合。它體現的是企業持續的動態的競爭狀況,特別是企業面對競爭的潛在獲利能力,而非現有的單純的市場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以及企業的生產規模等指標參數。
不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是獨特性。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具有的獨一無二的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經過戰略設計、領導策劃、組織管理等多層次、多環節的實踐不斷提升、總結、創新而得到的。其次是整體性。核心競爭力形成是企業所有資源充分整合的結果,它的功能會滲入企業擁有的全部資源之中,體現在企業經營的一切方面。再次是價值性。它能使企業比競爭對手有更高的勞動效率、更低的產品成本,取得更高的勞動效率、更低的產品成本,從而取得更高而且長期的經濟效益。最后是延展性。企業能夠從某種核心競爭力衍生出一系列產品與服務,從而打開多種產品的潛在市場,拓展業務領域。
二、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企業的社會影響力——社會信譽。核心對競爭力是與產品關聯的職能的集合體,在建筑行業,客戶對建筑企業的選擇,必須對其行業的地位、企業資質、過往業績、專業范圍、合同信用等極為看重,因為這些指標可以證明他們所具備的在產品生產上的組織、技術、資金、經驗以及能夠克服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題的能力,使指標表現優秀的建筑公司更具有競爭優勢。
2.技術能力及創新能力。技術能力對建筑企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對大型技術復雜工程而言。企業的技術創新,其核心在于技術要素與其它要素的重組,關注的不是技術的獲取而是技術的應用,尤其是新技術的首次商業化應用。企業技術創新與核心競爭力之間存在著互動的關系,技術創新的主要目的是使企業在不斷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勝,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又使企業不斷推陳出新,加快技術創新步伐,確保競爭優勢。
3.市場開拓能力、導向能力。建筑產品生產周期長、產品靈活性、市場變化因素多,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建筑企業需要有很強的市場預測、市場分析能力,能提前預見擬建項目的可能性、可行性、盈利性;同時,通過企業的方案優化、經營推廣,引導消費者良性消費、理智消費,獲得消費信任從而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4.項目管理能力。項目的一次性、動態性特點,使得項目管理相對于企業管理更加復雜,同時管理產品的效益也更大。因此,建筑企業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組織設置是否合理,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項目管理的效果。
三、建筑企業的培育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目前我國建筑市場競爭還是采取一些傳統的手段如價格、工期等,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有待進一步加強。
1.加強市場營銷,提高企業社會影響力。企業社會影響力是企業整體實現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本質上可理解為大眾對企業能力、信譽、管理思想和商德等諸多要素的綜合反映、公眾影響力。市場營銷的能力包括:理解和準確把握業主意圖能力,即了解標書的能力;建立企業信譽、樹立品牌能力;服務的能力。業主在選擇合伴伙伴時,無法預先選擇有形的建筑產品和質量,而企業的信譽和精品工程、品牌設計師、品牌項目經理等往往成為至關重要的評判標準,業主通過比較企業以往的業績在和行業中的信譽來作出決策。對市場需求的深刻理解來自于比競爭對手更解客戶,了解客戶的追求、理念,引導和培育客戶的個性化需要,提供對手不可替代的服務,形成自已的優勢。服務能力的重要一環是如何把無形的服務轉換成有形的商品去跟業主溝通,能夠把為業主增加的價值信息傳遞給業主。提升社會影響力,應以品牌為船、信譽為帆,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構筑精品工程和名牌工程;以顧客為中心,重視業主關系管理,以誠待客;回饋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等。
2.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核心競爭力培育的最大問題是獨特知識的資源的積累,而知識資源的載體為人力資源,即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資源的配置問題。我國建筑企業從業人員特別是一線施工人員業務素質偏低,已經成為制約建筑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主要問題。國際工程發包方式的變化、多媒體、電子商務普遍應用以及科技進步對工程方面的人才要求日益提高,培養懂技術、會外語、精通國際商務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建筑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企業中引入與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培育、引進、留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促進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一要創造尊重人才的氛圍,提供人才施展才能的舞臺,根據人才的特點,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把企業的需要與個人的意愿結合起來,調動兩方面的積極性。二要建立與市場基本接軌的薪酬機制。
3.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升項目管理能力。我國項目管理系統研究和行業起步比較晚,目前項目管理中不注意可行性研究、質量不高、費用超支、工期拖延的現象時常發生,施工生產中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的管理仍有一些缺陷,缺乏先進實用的管理手段,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水平還很低。項目管理能力包含了組合社會資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要進行項目管理制度創新,規范項目管理程序,明確項目經理的地位和責、權、利關系,促進項目科學化管理;要提高項目管理人員整體素質,加強項目管理科學培訓和交流,培養一批有較強專業知識、懂經濟法律、善管理、精通計算機信息處理的高素質管理人才;要加強項目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資源、發揮現代化管理手段;要加強風險控制能力,尤其在市場價格水平波動較大的情況下,要采取合理手段規避風險。
4.加快技術創新是保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國建筑企業缺乏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專利技術少,而且技術應用層次不高,科技含量普遍偏低,特別是在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機械化水平,都處于相對較低層次。因此,建筑企業要以技術創新為主體,把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與日常的工程技能改善和施工現場作業技能改善緊密結合起來。
隨著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斷應用,新型結構不斷出現,世界上建筑技術發展很快。首先,企業要時刻了解和把握國內外建筑技術發展的動態和趨勢,保持與世界潮流同向發展。其次,完善技術創新體系,設立專門的技術開發機構,開展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根據自身情況、項目特點及市場需求,制定適合自已的創新戰略,采取“攻關型”與“儲備型”結合的模式,圍繞重點工程建設中的技術難題,組織力量進行攻關,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同時主動尋找市場,加強市場調查,在把握市場發展趨勢的前提下,投入、儲備必要的技術,從而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四、結語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通往未來之門的鑰匙,有利于企業開拓未來商機。構建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點是培育、協同和整合企業的核心資源,形成企業獨特的管理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此外,企業也可以通過收購、兼并和戰略聯盟的方式,從企業外部獲取構筑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和技術。
(作者單位:溫州建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溫州 325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