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霞
摘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探究當前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點,以及情緒上敏感、含蓄,耐疲勞能力較差等,可加強與初中體育教材的銜接,避免重復;采用豐富多樣的形式和教法,運用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正確優美的示范,激發學生的興趣;努力培養高中女生樹立終身體育觀。
關鍵詞:體育教學 高中女生 教學質量
一、當代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點
高中階段的女生已進入青春期,其身體形態、機體的代謝功能都已日漸完善,她們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氣,能較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斷地向成熟發展。
在生理方面,此時期高中女生身體形態已向成熟發展,這一階段她們的皮下脂肪有所增加,青春前期的一些特點還較為顯著,即發展的不平衡和不穩定。由于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高,神經細胞物質代謝機能旺盛,易出現疲勞,但恢復較快。腦細胞內部的結構和機能迅速發展,為提高思維能力創造了條件。這個時期由于內部分泌活動發生了變化,性腺活動加強,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影響,表現為動作協調能力暫時下降、動作遲緩等。
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處于不穩定和不成熟的時期,她們的情感比較內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現為畏難,經受不起失敗的考驗,對疲勞的耐受力差,怕臟、怕曬、膽小、怕別人的嘲笑等等。
鑒于以上特點并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高中女生體育課的內容要盡量安排難度適中、運動量和動作頻率便于調節的項目并注重全面身體鍛煉。組織教法上運用多樣、多變、多層次的方法,采用啟發、鼓勵、循序漸進等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高中女生已有的體能和經驗,發揚她們主動學習的精神,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發揮高中女生的獨立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她們對體育課的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要強調高中女生的自我鍛煉效果評價能力,達到增長知識、鍛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目的。因此,了解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體育教師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的重要依據。
二、在男女分組教學中,教材的安排要符合女生特點,有利于全面發展
全面發展身體素質,打好學習基礎。根據女生的特點,選用力量、耐力和柔韌性等素質的練習。根據練習的性質強度,分別安排在體育課的各個部分。1. 在一堂課上素質練習內容不宜過多,可采用輕重量、短時間、快速度、重質量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學生自我感覺良好,沒有過度疲勞和厭倦的感覺。在練習時的平均心率可以保持在135次/分鐘左右。2. 因為素質練習內容比較單調、枯燥,容易引起疲勞,所以在練習的內容和形式上都要不斷地變換和更新,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3. 每學期的素質練習內容要統籌安排,安排時應根據本教材內容和本教學任務,兼顧上下肢的活動,以使身體得到全面發展。
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一環
(一)根據教材特點,適當采用游戲來組織練習。例如:我教學生彎道跑技術時,適當運用圓周接力跑的游戲,不僅有助于彎道跑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二)適當地通過競賽的形式進行教學。例如練習跳縱箱和橫箱分腿騰越時,進行動作評比,看哪一組完成得質量高,跳過去的同學多。這樣,既可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又可促使同學們之間相互鼓勵,因而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
(三)努力提高講解示范的質量。教師講解,應根據課的性質和學生的年齡進行,講解應簡明扼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正確而優美的示范,不僅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而且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學習興趣的因素之一。我在教學中發現,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交流,相互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首先,在練習中我提倡技術好的同學多與技術差的同學練習。因為在練習中動作差的同學,能夠邊練習,邊觀察技術好的同學動作,還可以向對方請教,且使練習密度加大,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動作好的同學在練習中體會到當老師的感覺,要想教會別人,自己技術必須要提高,這樣給自己也加大了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刺激她們積極性和興趣的提高。其次,注意發展學生的示范作用。在教學中多運用學生示范,在練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優點,教師就是要去發現她們的優點和長處,給她們有展現自己的機會,一方面學生可以體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縮短了教與學的距離,減少了心理壓力,提高了學習興趣。
(五)提高理論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在體育教學與鍛煉中,理論知識的提高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學生理論知識的提高可以使學生在體育實踐中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夠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術。動作的理解增加了學生的欣賞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排球教學中,我加強了對排球知識的傳授,教學生如何去觀看比賽、欣賞比賽。學習排球的發展史,以及排球裁判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體育理論知識的提高可以使體育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使學習興趣得到了升華。
簡而言之,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身心活動的過程,只有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法能夠吸引住學生,學生才能對這一活動感興趣,才能參加和練習,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幫助高中女生形成終身體育觀
終身體育是依據人體發展變化的規律、身體鍛煉的作用,以及現代社會的發展不斷對人提出的要求,伴隨著終身教育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從終身體育觀看,轉變學生對待鍛煉身體的態度,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很多高中女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怕苦、怕累、怕曬、怕流汗,缺乏鍛煉的主動性、自覺性、自制性和頑強性,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態度問題是體育心理學的重要內容,態度是由認知、情感、意向構成的,這三個心理因素是相互協調一致的,學生認識到上體育課的重要性,樂于參加體育運動,并做好鍛煉身體的思想準備,說明態度中認知、情感、意向因素十分和諧。另外,轉變學生的體育態度,關鍵要樹立學生終身體育價值觀。終生體育鍛煉能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是眾所周知的,但我們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終生體育標志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社會的發展需要終身體育。身體鍛煉應成為現代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標志,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一方面反映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展現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提倡終身體育的思想對加強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體育課上應為高中女生開設主題為:“終身體育與你”、“終身體育的意義”等專題講座,使她們對終身體育也能有正確的認識,參加體育鍛煉會逐漸成為她們的自覺行動,促使同學們在體育課上端正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并希望能學會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能制定短期與長期的自我鍛煉計劃,為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所以,針對高中女生的這些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傳授一些能滿足高中女生終身體育需要的鍛煉內容和鍛煉手段,能有效地促進她們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占春等,《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王則珊,《學校體育理論與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3] 忘鼎華,《中國體育任何面對新世紀》,《新華文摘》,1997(4)
[4] 韓永昌,《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 趙宏義,《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華北師范大學出版社等
[6] 吳鍵,《試論體育教學模式與體育教學藝術》
[7] 周登嵩,《學生厭學與體育教學改革》
[8] 蔡建波,《對體育課興趣培養的認識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