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云岐
摘 要:在如今廣闊的建筑領域中,許許多多的建筑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并且在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春潮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帶動著周邊地區商混攪拌站應運而生,大大小小規模不等,穿梭不斷的商混車向人們訴說著商品混凝土在現今建筑市場中的普及程度。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對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應用與推廣進行介紹。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施工;推廣
商品混凝土,顧名思義,是由商混攪拌站對水泥、骨料、外加劑、摻合料、水等組分按相應配比拌制后出售的商品,商品混凝土以它的省時高效又環保被越來越多施工單位和開發商所接受,商品混凝土的質量必將直接影響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因此,目前在施工中只要一出現與混凝土有關的質量問題,項目經理一班人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對商混生產廠家興師問罪,認為商混是生產廠家提供的,理應由廠家負全責,致使供需雙方常常爭執不休,既造成了經濟損失又對彼此失去了信任,顯得很不和諧,鑒于此,我把個人在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幾點注意事項與讀者朋友做一交流。
1 做好市場調研,優選商混生產廠家,簽訂帶有明確質量要求的供貨合同是保證商品混凝土質量的前提。
既然是購買商品,我們就要貨比三家,在選擇生產廠家時應深入實地考察,一般受監工程的土建監理工程師(或總監)也會一同前往,本著不徇私情,不貪圖便宜和對廣大建筑物使用者負責的態度,優先選擇那些信譽好,質量穩定的生產廠家,具體可考評以下內容:
1.1 首選正規合法的具備商混生產資質的攪拌站,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管理制度一應俱全;
1.2 混凝土專項實驗室已通過省級以上計量部門的計量認證,建立了完善的計量管理制度;
1.3 審查從業人員情況,重點審查材料員、試驗員、質檢員是否持證上崗;
1.4 攪拌站現場生產設備的完好狀態及運轉性能的穩定性;
1.5 主要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劑、摻合料等)的供貨廠家及其來源;
1.6 同強度混凝土的配比下限(主要考查水泥和摻合料的用量情況);
1.7 滿負荷運轉時的供貨能力及附近其他建筑工地的訂貨情況,運距及路況等。
2 現場準備充分,連續澆注,振搗密實是保證商品混凝土后期質量的關鍵。
商品混凝土澆筑前應根據施工方案對砼工進行認真交底,并做好澆筑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尤其應對模板、支撐、鋼筋、預埋件等認真細致檢查,待模板安裝工程、鋼筋安裝工程、線管敷設工程和相關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澆筑混凝土。否則,必須進行整改直到驗收合格后簽發混凝土澆灌令。
混凝土泵或泵車要盡可能靠近澆筑地點,布料桿能很方便地到達澆筑位置。澆筑時由遠及近連續進行,當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要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否則,應留置施工縫。在澆筑與柱和墻連成整體的梁和板時,應在柱和墻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待混凝土下沉密實后再繼續澆筑。
混凝土宜分層澆筑,分層振搗,每一振點的振搗持續時間應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氣泡,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時為止。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應快插慢拔,以免形成插孔。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與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并盡可能避免碰撞鋼筋、模板、芯管、預埋件等,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不小于50mm。當采用平板振搗器時,其移動間距應保證振搗器的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欠振和漏振將使混凝土疏松,形成蜂窩、孔洞、露筋、露石等缺陷,強度和耐久性大大降低,而過振會使混凝土內水泥漿上升,粗骨料下沉,出現分層離析,同樣降低強度和耐久性。
3 及時充分的養護是保證商品混凝土強度的“終極法寶”
3.1 “二次抹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養護效果
混凝土澆筑振搗密實后,為了保證其外觀質量,必須用木抹子將砼體表面抹平,也就是常說的“一次抹平”。之后,如果不立即養護,至混凝土初凝前,必須至少再抹一次,這次抹平的同時,還要“壓”,使砼體表面形成一道密實的防止水分散失的保護層,這也就是“二次抹壓”,該工藝既提高了砼體表層的密實度,又可以消除砼體表面缺陷及早期塑性裂縫,最終將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二次抹壓時最好采用圓盤式抹光機取代抹刀,既提高施工效率又能更好地消除砼體表面缺陷,使密實保水的效果更理想。二次抹壓后,必須立即對混凝土進行充分的濕養護,以避免混凝土再次失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質量,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打下堅實基礎。
3.2 對商品混凝土的初始養護時間應區別對待,使養護做到及時且充分。
一般來說,按我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普通混凝土的初始養護時間通常為澆筑后12小時內進行,早期收縮很小,灑水養護主要是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證混凝土強度的發展,但對大量摻用減水劑的商品混凝土,經試驗證明初凝后8小時內的收縮急劇增加,而在實際工程中最大量的樓板裂縫也主要出現在混凝土初凝后幾小時以內,因此,對待商品混凝土的初始養護時間,如果繼續按照澆筑后等12小時再進行灑水養護,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縮裂縫的最佳時機,所以,針對商混的特點,我們不能再習慣于傳統的施工養護經驗,而應在混凝土剛初凝(失表面水前)就采取合理養護措施,及時有效地降低收縮,減少早期開裂。
充分養護主要是要保證在整個規定的養護期間混凝土都不失水,不失水則養護是充分的,否則就是不充分的,養護越充分則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少,不充分則存在的缺陷就多。目前眾多施工單位對混凝土的養護都是在澆筑后第二天開始灑水,存在諸多疏于管理的問題,甚至有些時候就是做給甲方和監理看的,所以說這樣的養護就談不上充分及時,到頭來出現裂縫和強度不夠等質量問題就去指責攪拌站,而不去自我檢討。
3.3 確保商品混凝土的7d濕養護,方可保證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和28d的實體檢測強度。
根據大量試驗資料和生產資料,商品混凝土的7d強度約為28d強度的65%~85%,因此規范要求濕養護7天是合理的,最好能保持7天都不失水。根據我們的經驗,在這7天中,時間越靠前,混凝土“上號”越快,混凝土越容易失水,越容易形成缺陷,防止失水也越重要。3d強度約為28d強度的45%~60%,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尤為關鍵,前3天若不失水,之后繼續澆水保濕至7天,最終的養護效果都不錯。而第一天尤其關鍵,如果第一天失水過多,所造成的缺陷可能以后都很難彌補。所以,我個人認為:濕養護7天,關鍵是前3天,最關鍵則是第1天,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保養,都要保證第1天不出現失水的狀況,只有這樣才能最終保證砼結構實體強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結語
綜上所述,商品混凝土是社會進步,文明施工的體現。它實現了混凝土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是建筑業依靠技術進步改變小生產方式,實現建筑工業化的一項重要變革。商品混凝土以它的省時省力、高效環保給我們建筑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與此同時,我們仍需不斷地從施工中去探索和總結,為全面推廣和普及商混積累成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