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勤
傳統的技工學校中的主要專業是圍繞機械、機床、模具、電工、電子等來設置的,并且是培養學生即學即用的實操動手能力,使學生們能很好地掌握一門工科技能,從而畢業后能馬上投入生產第一線的工作之中。而隨著社會發展需要,將計算機課程作為重點設置已是當務之急。
技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山區等,他們大部分過去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更有甚者都沒有見過計算機,當然也就無從談起對計算機的認識了。要讓這部分學生接受一種新的技術,并掌握它,從而在將來激烈競爭的社會不被淘汰,就必須首先讓他們對這種新事物感興趣,讓他們懂得計算機在社會中的重要性。以下是筆者總結出來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參考指正。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開發出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要做好哪一件事,都必須首先對其感興趣,有了興趣才會去學,才能學得好。每個人對新鮮事物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后學好計算機提供了動力、基礎,我們要從第一堂課開始,第一堂課對于任何學科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能不能開個好頭,主要取決于這堂課。理論聯系實際,開始的時候一般是進行理論的闡述,純理論通常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更別說開發他們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室,通過實實在在的計算機、投影設備進行演示,然后利用學生對計算機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用計算機進行播放音樂、電影、打開小游戲等的演示;亦可利用計算機進行相片傳輸、圖片處理,并拿出一些用計算機制作的精美圖片給學生欣賞;也可以展示通過互聯網可以做到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以及網上購物。學生們便會覺得神奇,并覺得計算機是非常有用、新鮮的東西,那自然有進一步學習下去的動力,從而達到第一步的教學目的。
二、讓學生們進入計算機機房,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多動手實踐,操作多了才能熟能生巧,即使理論再熟悉,不進行上機操作,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在機房里操作,也是有方法步驟的。機房的布置一般是一臺教師機,作為主控,然后若干臺學生機,之間用局域網連接起來,教師機安裝監考軟件,可以控制學生機,更可以進行演示操作。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們知道機房規則,合理地上機操作,然后給學生介紹有關知識的基本內容、操作方法和步驟,對一些關鍵的操作方法、步驟,讓學生作簡單的記錄,以便在上機操作時能更好、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練習。講解完畢后,就可以通過監控軟件進行演示,教師將內容操作一次,邊操作邊講解,學生們即能夠在各自學生機里看到教師的操作演示與同步講解。講解演示完畢之后,學生就可以進行實操練習了。計算機課是一門講究操作的課程,所以在教學中要精講多練,一般一次課中講授的時間與學生實操的時間比例在1:2到1:3之間為合適。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少問題,這就要教師能不斷進行巡回指導,盡可能關注每個學生的操作動態,以便及時回答問題與糾正錯誤。巡回指導的好處是,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馬上得到教師的釋疑解決,如此掌握的效果是最好、最深刻的。長時間地坐在計算機前進行習題操作,難免有些學生會覺得厭煩,在金山打字這個軟件中,有一些小游戲,雖說是游戲,但是它們都是通過指法的熟練程度來完成的,可以適當地讓學生進行該類打字游戲,在娛樂中學習,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學生完成基本操作任務后,可布置有深度的習題拓展其思維
當學生掌握到一定的程度后,除了完成布置的操作任務外,可以出一些課題,讓學生們自行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發散思維進行構思設計,并在規定的一段時間后上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作品進行公布展示,讓大家欣賞、借鑒,起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鼓勵的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計算機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和保持。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