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盛
摘 要:本文對管理心理學的激勵理論進行了簡述,對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的意義進行了闡釋,在分析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的特點的同時,對軍隊管理中復合應用激勵理論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激勵理論;軍隊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E2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0-0102-02
激勵,詞義為激發鼓勵,在管理心理學中是指在管理活動中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充分發揮、激發調動和鼓勵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為,以更好的實現組織目標。激勵理論是管理心理學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四大類,即內容型激勵理論、過程型激勵理論,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和綜合型激勵理論。迄今為止,激勵理論已被廣泛地運用于企業、商業、教育等領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軍隊管理實施對軍人的激勵以有效完成軍隊任務已有悠久的歷史,然而運用現代管理學激勵理論于軍隊管理的研究并不多見。由于不同的管理心理學激勵理論關注于激勵實施中的不同問題,致使激勵理論本身缺乏系統性。本文結合軍隊管理特點,對激勵理論進行梳理和整合,以使其更好的應用于軍隊,服務于軍隊建設,以下對激勵理論在軍隊管理中應用這一論題進行嘗試性的探討。
一、激勵理論簡述
1.內容型激勵理論。該理論著重研究如何滿足人的需要,故又稱需要理論,主要包括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奧德弗的ERG理論、麥克利蘭的成就需要理論和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2.過程型激勵理論。該理論著重研究從動機的產生到采取行動的心理過程,主要包括弗魯姆的期望理論、洛克的目標設置理論和亞當斯的公平理論。
3.行為改造型理論。該理論著重研究如何改造和轉化人的行為變消極行為為積極行為,主要包括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亞當斯的挫折理論和海德的歸因理論。
4.綜合型激勵理論。該理論關注激勵的綜合因素,為了克服單個激勵理論的片面性,對上述三種激勵理論中的某些具體理論進行概括和綜合,主要包括波特和勞勒的綜合激勵理論、豪斯的綜合激勵理論和勒溫的場動力理論。
二、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理論的意義
1.有利于吸引和留用人才。人才是軍隊建設的關鍵,是軍隊戰斗力生成的基礎。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理論,有利于為軍隊創造更好的吸引和留用人才的工作環境,為軍隊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2.有利于提高軍人的工作熱情。激勵能夠在滿足軍人需要的同時增強軍人工作動力,從而使軍人保持良好的情緒體驗。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理論,有利于為軍人提供良好的感情支持,使軍人煥發強烈的工作熱情。
3.有利于增加軍人的工作效率。激勵條件下,軍人的工作動機增強,注意力更加集中。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理論,能夠使軍人主動投入地工作,有利于軍人克服各種消極心理因素的抑制作用和無關因素的干擾作用,保持較高的工作效率。
4.有助于軍人提高工作能力。軍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其能力得以鍛煉,素質得以提高的過程。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理論,能夠使軍人在面對艱難任務時,激發成就目標的動機,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從而充分發揮潛力,通過創造性的工作完成任務并使自身能力得以提高。
三、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的特點
1.激勵的對象是集體軍人。軍隊是一個戰斗力高度集成的作戰集體,為了培養相互協作精神,在管理中非常注重集體主義精神。軍隊管理中無論是從著眼點還是從效果評價上都要突出集體,因此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自然地以集體軍人為激勵的對象。
2.激勵的手段以精神激勵為主。軍隊是非生產經營性組織,并且完成的是服務保障性任務。這一特點決定了軍隊實施激勵只能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輔,充分發揮精神激勵手段的作用,既是軍隊管理的長處,也是其必然的選擇。
3.激勵措施落實制度化。軍隊以嚴格的條令條例實施管理,激勵措施往往以規章制度的形式被確定下來,這樣既使激勵措施的落實比較嚴格,又約束了靈活性,因此激勵措施的制定必然需要認真研究,嚴密論證后方可實施。
四、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理論的思考
1.綜合需要理論分析軍人需要,為激勵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前提。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外在行為受到內在心理動機的推動,而內在心理動機的產生是由于人的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并認為這些層次需要的滿足是遞進的,只有低層次的需要滿足時,才會產生高層次的需要。奧德弗的ERG理論認為人生存需要、關系需要、成長需要不一定嚴格的按照馬斯洛所說的等級層次發展,某些需求一旦遇到挫折就會下降,其他需要能夠起到補償作用。麥克利蘭的成就需要理論認為,成就需要、權力需要、交往需要對高成就者的行動發揮著重大推動作用。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將激發人的動機的因素分為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并認為保健因素只能避免不滿意,而激勵因素產生激勵行動。綜合以上理論可認為軍隊管理中實施激勵的基礎是滿足軍人的基本需要,而滿足軍人的社會關系需要可以作為避免軍人產生不滿情緒的手段,當軍人執行特殊任務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不能滿足時,通過滿足軍人的成長需要進行激勵是有效的方式。
2.認真考察工作本身對軍人的內在激勵作用,為實施外在補充激勵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需要理論認為從事工作本身是人的需要,并且工作本身能夠產生足夠推動力時,僅需附加少量外在激勵甚至無需附加外在激勵人也會去完成工作任務。考察工作本身對軍人的內在激勵作用,既是為了區別哪些情況下軍人從事工作應當進行外在補充激勵,哪些情況下無需進行外在補充激勵,以及需要補充外在激勵時激勵的強度,從而使有限的管理激勵資源能夠充分發揮大的作用。
3.合理設置任務目標,充分發揮完成任務對軍人的內在激勵作用。洛克的目標設置理論提出組織目標對個人越明確,且與個人的需要掛鉤可以有效發揮激勵作用。弗魯姆的期望理論認為人們有需要并且期望通過行動有可能實現目標時,他們才會采取積極行動。根據以上理論,軍隊的任務在安排上應與軍人的需要相結合,并將任務具體化后明確到個體軍人。同時軍隊任務的分配應當考慮到軍人的能力素質,使目標任務的設定在軍人通過努力的情況下可實現。
4.綜合運用激勵手段,外部激勵結合內部激勵推動軍隊任務的完成。綜合型激勵理論認為激勵作用是內部激勵因素與外部激勵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對于通常情況下內部激勵不足以推動任務完成時,外部激勵成為必需的補充手段是非常有用的。軍隊管理中的激勵在通常應該綜合運用內部激勵和外部激勵,通過內部激勵調動軍人的內在動力,通過外在激勵發揮利益刺激的作用以共同推動軍人的行為。
5.正確設置激勵反饋,培養軍人行為符合軍隊目標。桑代克的強化理論認為任何機體行為當前的行為結果改變著未來的行為。按此理論,適當的反饋結果能夠引領個體與組織目標相一致的積極行為發生,而不適當的反饋結果可能降低個體與組織目標相一致的行為發生。軍隊對軍人的行為有著嚴格的要求,個體軍人的行為通過制度規范來滿足與軍隊任務相一致的目的,因此行為結果的反饋設置非常重要,只有正確設置激勵反饋才能培養軍人與軍隊任務相一致的行為更可能發生。
6.公平實施激勵,避免軍人產生不公平感導致激勵效果降低。亞當斯的公平理論認為群體中的成員的工作動機不僅與自己的付出和回報相關,同時也與周圍人的付出和回報相關。只有當激勵對于個體來講感到公平時才能獲得良好的機理效果,否則個體將產生剝奪感或者內疚感導致對回報的不滿意而降低工作動機。軍隊作為一個聯系緊密的集體,個體心理極易在群體中蔓延,加之軍隊實施的激勵往往是在公開情況,因此創造公平的激勵氛圍特別重要,以免軍人通過相互比較產生不公平感,從而降低激勵的效率。
7.正確引導認知,防止消極思想對軍人積極行為的形成產生阻礙作用。亞當斯的挫折理論認為,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由于受到干擾或障礙而致使其需要和動機得不到滿足時會產生挫折心理。海德的歸因理論認為人們總是試圖將需要的滿足進行歸因并預測如何行為。無論是挫折心理的消極應對或者是對需求滿足與否的不當歸因都會導致行為動機的降低。軍隊管理中應及時對軍人的思想偏差進行積極引導,通過認知引導激發軍人完成軍隊目標的積極行為。
五、結束語
激勵是管理不可或缺的功能,激勵理論應用于軍隊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激勵理論在軍隊中的應用應當結合軍隊管理實際,對激勵理論進行系統的梳理和有效的整合,做到對激勵理論的體系化了的復合應用,以使其為軍隊建設發揮應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國祥.管理心理學高級教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朱吉玉.管理心理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Discuss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spirit theory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army
WANG Chang-sheng
(Xi'an politics college,Xi'an 710068)
Abstract: This text encourage the theories to carry on JIAN3 SHU4 towards managing the psychology, to the troops management the meaning that the implement encourage carries on to explain, at the time of analyze troops manage win carrying out and encouraging of characteristics, to compound in the troops management the problem that application encourages the theories carried on the study.
Key words: inspirit theory;army administration; application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