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梅
【摘 要】本文針對中職生存在的做人缺陷,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尋找做人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即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為重要原則;鼓勵多一些、批評溫柔些;注重中職生責任感、人生觀的培養。
【關鍵詞】中職生 以人為本 素質教育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應深入研究和解決好“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提倡“以人為本”,這是社會的進步,文明的標志。教育更要體現育人為先,使青少年健康全面發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貫徹這一原則,我想應在尊重的基礎上,利用學校的各項活動形成學生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教育首先是人學,“以人為本”不僅主張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發展的動力。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集中體現為對人本身的關注,注重人的存在、人的價值。“以人為本”的核心內容是尊重人。把人作為目的,充分肯定了人的目的地位,體現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只有充分認識到“以人為本”的重要性、必要性,作為培養人的學校教育才能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教育作為上層建筑,它關系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教育擔負著建設人力資源的重任,而教育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在為未來培養人,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德育為先、育人為先。德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把德育放在首位,要求學生首先努力于道德修養。現代教育家葉圣陶也說“作為一個教師只把功課做好還不夠,最主要是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職生這一特殊群體,在這時期他們存在哪些做人的缺失,如何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尤為重要。
中職生由于重重原因,存在做人素質缺失。目前,中職生大部分是因升學考試失敗或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由于社會上存在對中職生的偏見與歧視,往往使中職生存在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時,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從而喪失努力學習的動力,加之初中階段由于成績不好,老師并不關注他們,甚至受冷落,進了職中也是無奈的選擇,有些父母親對孩子也很失望,平時也不和學校聯系,不太關心孩子的在校表現,導致部分學生無上進心,混日子,對學校與班規抱有逆反消極心理,對教師的批評教育置若罔聞,我行我素、得過且過。少部分中職生由于學習無興趣、無目標、無動力,對所學專業冷淡,精神無所寄托,盲目追求個性發展,表現奇裝異服、尋求刺激、蠻橫任性、目空一切、爭強好斗,加之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面對陌生的專業理論與技能難免感到束手無策,困難重重,久而久之,便產生一些不良行為。
針對中職生存在的做人缺陷,深刻的感受到對中職生做人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作為一名從事中職教育職業的教師,有必要去尋找做人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
學生到了新的環境,首先接觸的就是老師,老師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教師應加強讀書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思想修養。孔子曰:“其身正,不另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要注重自身的修養,逐步完善人格魅力。有時教師的一句話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人生態度,甚至改變學生的一生。不斷更新觀念,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學生。上課耐心細致,循循善誘;工作上兢兢業業,好學上進,生活中為人謙和,言行得體,即做學生的良師,又做學生的益友。
二、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為重要原則
由于中職生自身的心理原因,教師的愛對他們尤為重要,有了愛他們才能找到自尊、自信,才能找到生活的快樂。同時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有了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才能進行協商、溝通,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教師熱愛學生有助于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另外,尊重學生是育人的另一準則,尊重學生是滿足他們的基本心理需求,使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地位和做人的尊嚴,是開啟培養他們良好品德的鑰匙。
三、鼓勵多一些、批評溫柔些
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受關注的較少,到了職中他們希望得到老師關心、鼓勵、理解、信任、肯定。那么,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表揚、鼓勵,使他們確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批評學生態度一定要真誠,要讓學生知道你的批評完全是為了他們的成長。不要總是居高臨下,更不要大動肝火,有時可以聽聽學生的看法、想法,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在批評學生的時候,讓我們的頭腦再冷靜一些,態度再誠懇一些。
四、注重中職生責任感、人生觀的培養
人是一種肩負著各種責任的社會存在物。無論對自己、父母、同學、老師以及社會。作為一個人來說,必須要學會負責,要具有責任感。它是一種道德素質和能力要求。責任感的培養平時從細微的小事做起,從同學的相處、老師的相處、班級的活動、大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以及社會的公益活動,在所有的活動中訓練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具有強烈責任感能對中職生的人生發展起積極重要的影響,也是跨世紀人才的需要。培養其強烈的責任感也是中職生育人教育的重要內容。另外,對于中等職業學校來說,教育的任務不僅是向中職生傳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確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人生價值取向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是做人的基本素質。引導中職生“成人”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引導中職生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是育人教育中最核心的內容。
育人教育是對人的主體地位的體現,是教育的本質要求,是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全體教師都能行動起來,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健康向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