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敏
中學教師要培養具有創造個性、求異思維、開拓精神強的學生并非易事,除了要從指導思想、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客觀條件等方面考慮外,還必須在教學的全過程中進行有意識的培養。
一、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在講課中培養
中學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教知識、教思想,而且要教學習方法;不僅要改變以往傳統教學觀念,而且要講究教法,在“講深講透”的前提下留下青橄欖的“余味”,一張紙的“空白”,讓學生自己去“品味、填補”。否則,學生就不需要再動腦筋思索問題了。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教其知,授其法,以法求知。講課不僅要使學生有所“知”,更要學生有所“思”。
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在課堂提問中培養
中學教師在講課時,不僅要講得實、講得活、講得生動有趣,而且要善于提問。在課堂中提問的內容和方法應是具有啟發性和思索性,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根據自己幾年來教學的實踐經驗證明,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多種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在課堂討論中培養
課堂討論和課堂講座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能使學生從傳統觀念、因循守舊、盲目迷信權威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教師在組織討論時要善于激發學生好問、好說;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發表不同的議論,如果是“師云亦云”,不涉入實際的大討論,那是培養不出有豐富想象和開拓精神的人才的;要鼓勵學生敢于否定所謂“權威”的定論,從而提出自己的新見解、新主張;要允許學生說錯做錯,更允許同教師爭辯,這樣可以達到“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清”的效果;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發問,根據不同角度發問,從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然后討論解決問題。在課堂上開展討論,不僅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而且也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
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在輔導中培養
教師在答疑時,有問即答、不問自答與問一答二都是無益的。教師在輔導中的責任應是啟發思路,指點方法,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機會。要多設渠道,因材施教。對能力差的學生應多開“小灶”,注意思維的基本訓練和培養;對能力強的學生則應加大強度,多設“障礙”,注意培養其思維活動的靈活性和創造性,鼓勵他們“冒尖”。
總之,教師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市銅冶鎮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