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新
現狀一:學生書寫能力差,卷容馬虎。
原因:一是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沒有耐心寫好字;二是老師要求不嚴、指導不力。
對策:抓寫字訓練,練好書寫基本功。
以寫字教育為突破口實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較快地提高書寫水平。寫字教育不僅能使學生寫好字,而且能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磨煉學生刻苦頑強的品質,養成學生高雅樂觀的情趣。
現狀二:寫作“無米下鍋”,文章語言干巴,內容空洞。
原因:絕大部分高中學生閱讀面狹窄,整天被困于數理化的題海之中,無暇光顧優秀作文及文學作品。所以寫起文章來總是重復一些小學、初中用過的陳谷子爛芝麻,毫無新鮮感,且思維的層次停滯于幼稚階段,對一些現象、觀點不能進行深刻透徹的分析,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文章語言干巴,內容空洞是情理中事,這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瓶頸。
對策:以人為本,把閱讀的時間和主動權交給學生,走作文的正道——廣泛閱讀,增強語感,豐富文化底蘊,積累素材,建立知識儲備的倉庫,同時認識客觀世界,感悟生活,引作文之活水。
閱讀的材料,一是《語文讀本》。閱讀《語文讀本》可實行點讀法:延伸性的文章在學習課文之后馬上讀,趁熱打鐵,與課文中的知識掛鉤,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拓寬知識面;知識性的文章要求學生寫出閱讀提綱,歸納出知識要點,默記數遍即可;鑒賞性的文章要求學生自由快速閱讀,根據老師指出的鑒賞要點,學生自己去領悟。
二是時文選讀。為了讓學生吸收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可以從各種報刊雜志上精選一些文章,編發《時文選讀》,學生大都對《時文選讀》興趣濃厚,閱讀效果會很好。
三是堅持每節語文課前記三句名言,背一首古代詩詞。只有多讀多吟,才能獲得寫作必備的起碼的文字功底。
四是利用寒暑假,落實每個學生至少讀兩部長篇小說的任務。只有讀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書,世界文學寶庫里的書,寫起文章來才能信手拈來,且用詞恰當,語句流暢,內容充實,析理深刻。
現狀三:教師作文指導不到位,帶有隨意性,寫作的序列性不強,寫作的次數過少。
原因:教語文辛苦,認認真真地教好作文更辛苦。在作文教學方面不少教師存在指導不到位,寫作次數過少的現象,導致學生寫作興趣不濃,文體意識不強,寫來寫去總是那個樣,甚至有寫作能力倒退的現象出現。
對策:加強教師的工作責任心,悉心指導,精心設題,反復訓練,形成技能。
作文教學必須按照寫作的序列,按照教材每個寫作單元的安排,專項過關。一是要拓展每個單元相關的寫作知識,多提供一些寫作范例。二是指導要具有可操作性、實踐性。三是鼓勵學生多進行一些課外自由寫作,可長可短,教師適當進行抽查。四是進行快速作文,引進競爭意識。
現狀四:作文批改粗略,評語籠統空泛,千篇一律;作文講評簡單,指導不得要領,流于形式。
對策:課內作文堅持適量面批,抓典型,賞優改劣;導方法,學生互批,共同提高。課外作文堅持勤檢查,多批少改,傳優促懶。
面批時,領著學生把文句讀下去,碰上錯別字要學生自己糾正。讀到錯句,要進行點撥;思維混亂表達不清,就幫助分析。至于文字思路和段落過渡上的毛病,經這么一讀,基本上都暴露無遺了。等讀完全文,立刻與學生討論立意、構思和選材的問題,提些建設性的意見。
作文講評時,一般選優、差作文各兩篇,印出來發給學生。好的進行賞析揣摩借鑒,再對照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差的找出毛病,進行修改,看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毛病,引以為戒。
學生互批互改時,老師先要針對當次作文的文體特點和具體的寫作要求,提出修改方法和操作細則。學生通讀文章后可逐條對照;寫評語要具體,要有針對性,拿不準的問題可以互相討論,同時聽取原作者的意見。這樣一來,在互批互改當中,同學們的寫作水平、修改能力就會得到共同提高。
課外作文屬于興趣作文,內容不限,題材不限,體裁不限,長短不限。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老師主要是勤檢查,傳優促懶,一般每星期檢查一次即可。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長寧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