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21世紀要求學校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型人才,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引導學生大膽想象,熱情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才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開啟學生創新的大門。
一、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其成為學習的主人
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學習者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的自主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基礎,學生在學習每篇課文時,都可以根據其知識和經驗多角度地主動地學習,得出五花八門的結論。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到,任何人都有發現新知識的可能,要樹立起敢于“班門弄斧”“異想天開”的思想啊。其次,在教學上教師要充分發揚民主,為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條件。在學習方法上,激發學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導學生敢于提出不同見解,讓學生做到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到底是否真有道理,經過比較,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在思考問題時,教師不要用現成的結論去束縛學生的思想,要鼓勵他們不僅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設想,提出新的看法,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鉆得進去,接受、領悟、吸收,獲得人類的創造智慧,還要引導學生跳得出來,運用發散性和靈活性的創造性思維,從評判、辨析、質疑、引申和發揮等角度來審視已有知識,善于從貌似正確的現象中敏銳地發現其錯誤之處,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勇于開拓新路。
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創新的源泉,沒有想象,便沒有創新。我在教學中總是憑借課文,引導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維遨游宇宙,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中盡量避免學生完全受課文制約,亦步亦趨,而是努力引導學生帶著被課文所喚起的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學生鮮明的個性色彩和主動精神去積極發現知識,甚至是一些隱藏在課文深處,連作者自己也未曾認識到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大膽的想象,來補充課文情節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創新課文的內容,延續課文的情節,或對課文的某些觀念進行提煉升華,從課文中引出新的見解等。在我的積極引導下,學生大都能憑借于想象的創造神力,生動地再現、靈活地填補、大膽地延伸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展現出一幅幅嶄新的現實畫卷,從而使學生步入創新的境界,得到創新訓練,以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要立足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想方設法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出學生智慧的火花,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市銅冶鎮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