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芯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僅限于以應試為目的的閱讀訓練,并沒有從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角度進行閱讀教學,也沒有對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培養給予足夠重視,致使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訓練方法簡單。教師訓練學生閱讀的方法基本上是解答考試閱讀理解題,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規定的材料,然后從設計好的題目中選出最佳答案。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自己的思維空間和思考動力。
二是教學重心偏差。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重點,而是把閱讀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語言知識點進行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語閱讀材料的應有功能。
三是閱讀技巧缺乏。很多學生在進行閱讀時,總是逐詞逐句、仔仔細細、反反復復地閱讀。如一個句子中,出現一個新單詞,心理就有些恐慌;如出現兩三個新單詞,就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么辦。
四是閱讀習慣不良。絕大多數學生,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閱讀任務,從不會自己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積累大量詞匯、習語、結構和句型,擴大知識面,培養語感,提高閱讀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不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師教學手段單調的影響,也有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技巧的影響。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速度和質量的訓練。如何才能使學生愛上閱讀并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其次,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做到下面三點:
1.選準閱讀材料。閱讀材料對學生閱讀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太深,太容易都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培訓。在選材時要注意題材的廣泛性、知識性、趣味性,要求語言地道并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檢測反饋,也可以由學生一起討論決定采用閱讀材料的主題。
2.培養閱讀習慣。學生剛開始閱讀時有一些不良習慣,如輕聲地讀,逐字地看,用中文翻譯著讀,甚至有些學生還不斷地回頭讀,或者依靠字典才能閱讀,稍微有點難度的閱讀材料就無法看懂。因此,必須訓練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默讀,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以及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努力幫助他們克服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反復揣摩文章。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就是讀完一篇又開始另外一篇,不會去細心揣摩文章。要知道閱讀數量的增加不等于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應要求學生要在理解下進行閱讀,對一篇文章要反復去讀,使他們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句子意群、詞群分隔等。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的閱讀速度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二、掌握基本閱讀技巧
1.掌握猜詞技巧。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少生詞,對于那些與文章直接相關的生詞,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猜詞:
(1)根據構詞法猜詞。當在閱讀中遇到似曾相識的單詞時,學生可利用構詞法推測其含義。如派生詞,可利用前后綴等,掌握這種技巧,就會提高閱讀質量。
(2)利用對比法猜詞。對比法常用的詞有:but,while, yet, however,otherwise等。通過這些詞,可知前后句都是有關聯的,可通盤考慮。如前一句講的是easy,但用了一個but, however等表示轉折的詞后,下面介紹的一般是相反的,這樣不認識的單詞也可以猜個大概。
(3)利用上下文的語境猜詞。教會學生根據上下文或根據閱讀內容猜測單詞。猜詞中還應該注意一些固定搭配、同義詞、反義詞等,同時也可利用文章的標點符號和其他的詞匯等訓練猜詞能力。閱讀中還經常會碰到一些一詞多義的現象,這就要根據上下文來正確的理解靈活變化著的詞匯。
2.學做閱讀筆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既要保證速度,又要保證質量,那么,閱讀筆記就顯得非常重要。學生在做閱讀筆記的時候速度要快,要恰到好處。比如,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特殊的標點符號,因為它們會提供給我們重要的猜詞線索。同時還要對文章的特殊詞匯做好筆記。
3.提高閱讀速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閱讀課文,對出現的生詞和難句,切不可死盯不放,對于不影響篇章的生詞可以跳過,不是逐詞的點式閱讀,而是一次掃描一句的線式閱讀,在教會學生掃讀(skimming)、跳讀(scanning)、細讀(close-reading)的同時,還要學會對文章進行篇章結構的分析,并且把看到的東西迅速報告給大腦,形成眼腦較快的反映能力,力求融會貫通,掌握通篇中心思想。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滲透這些技巧,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學會把握文章的篇章結構,這樣,學生的閱讀速度一定會逐步提高。
三、強調讀后概括
通篇閱讀文章后,概括在這里也顯示出其重要性,而且現在閱讀文章的思考題更趨向于整篇文章含義的理解,作者意圖,句子內涵,言外之意的理解和檢測,這就要求教師在每個單元的閱讀課中,引導和培養學生習慣地總攬全文信息,找出主題句和關鍵句,以及文摘如何圍繞主題展開的,歸納出整篇中心思想。要求學生能根據文章的體裁,作者的寫作風格及語言風格,正確體會和認識作者的創作觀點意圖和目的。通過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陳述自己觀點、看法的機會。學生通過閱讀材料和已有知識結構的整合,不斷突破自己的思維模式,構建新的理念,產生新的觀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對于一些熱點問題,可由學生討論,教師不做主觀結論,為學生留有更大的思維空間,進而提高學生分析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以寫促讀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在鼓勵學生記錄閱讀中遇到好詞好句時,還應培養學生養成寫英語日記的習慣,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得到的知識慢慢地運用到日記上來。對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還可以要求他們寫讀書體會,比如你喜歡書中的誰?為什么?或你喜歡這篇文章嗎?為什么喜歡?久而久之,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一定會得到加強。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后,教師還可以布置較難些的任務,如在讀到一個西方節日時,可讓個人或小組為單位介紹一個西方傳統節日。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為學生提供有關的文章、剪報以及相關網站等,學生則可以通過閱讀獲取有關節日的知識,并將有關信息整理成文。
總之,指導訓練學生閱讀的方法很多,但無論哪一種方法,我們都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培養他們自主閱讀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