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秀麗
2008年秋,新的學年開始時學校安排我擔任二年級三班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半學期以后,經過我的嚴格管理和教育,大多數學塵在紀律、學習上都有了很大進步,然而一名男同學卻一點進步也沒有。他叫蘇城誠,在沒有接本班以前,我就知道他學習成績差,語文、數學兩門加在一起也不達60分,組織紀律性差,課堂上小動作不斷,課后更是不完成家庭作業。接任本班,我就把他作為重點轉差對象,但第一次期中考試他的成績就讓我失望透頂,在我灰心喪氣時,我忽然想起了“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因此,期中考試后,我首先設法接近他,摸清他后進的原因,洞悉他的內心世界,我了解到,他自信心缺乏,再加上知識欠缺了很多,就干脆破罐子破摔。
知道原因后,我就打算用愛心來幫他重塑自信,課堂上我盡量抽簡單的問題來提問他,并及時給予表揚:課后經常找他聊天,幫他消除心理障礙。為了進一步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這位同學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位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同桌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會心地笑了。
蘇城誠同學這個案例,我認識到后進生也能轉優,教師的職責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學生,而是要喚醒他們沉睡的良知和潛在的能力。智力因素較弱的學生,思維不活躍、悟性不好,只要我們引導得法,緊抓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他們的可塑性也很強,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班主任應以賞識的眼光和心態看待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個孩子,使他們找到好孩子的感覺。也正由于有了老師對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讓我們一起播下希望的種子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向上地成長、快樂地學習吧!
作者單位:山西盂縣逸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