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新維
自從鄉鎮教辦撤并到中心小學后,中心小學便承擔起管理面上小學的重任。而在沒有專職管理人員和沒有專項管理經費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發揮中心小學的職能作用,提高農村小學辦學水平?這是擺在我們工作中亟須解決的問題。我們的做法是:
一、強化管理職能,促各項工作更上一層樓
水口辦事處有19所公辦小學,2所民辦學校,10所幼兒園,教師500多人,在校學生10000多人。要管好這么多所學校(幼兒園),只能依靠規范化的管理。對此,我們堅持如下工作思路:
(一)構建各司其職的管理網絡。我們采用了“一套班子兩組人馬”的管理模式:除校長負責全面工作外,分一組人馬管理校本部,設立副校長室、德育處、教導處、總務處、少先隊部等管理部門,負責中心小學校本部日常工作;另一組人馬則分管面上小學及幼兒園,設立小教黨總支部、總教研處、總安全辦、總財會報賬室,分別負責協調管理面上小學各黨支部、教學、德育、安全、少先隊、體衛、財會報賬等工作,同時負責跟教育局和辦事處之間的各種業務聯系。這樣的管理模式,旨在構建起各司其職的管理網絡。
(二)實行“一五一”的管理機制。近年來,中心小學實行了“一體五制一納入”(簡稱“一五一”)管理機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1.用“一體”使工作步調一致
“一體”是統一部署整個辦事處小學的重點工作。每學期開學前,中心小學領導班子根據區教育局的工作意見,討論全辦小學工作的要點,制訂出計劃,然后下發各校實施。譬如開展的德育活動,就講究發揮中心小學的指導作用,又注意發揮面上小學的積極性,以不斷豐富德育的內容,創新德育的方法和手段。這幾年,每年春季組織開展水口小教“十佳少先隊員”評選活動,秋季組織開展水口小教“十佳師德標兵”評選活動,都是結合水口的實際開展的,讓評選活動真正選出典型,形成影響。組織開展的“講文明、講禮儀”德育專題活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討論、弘揚民族精神活動月、法制教育、誠信教育、“五四”青年聯歡會、主題隊會觀摩、“六一”文藝匯演等,都是做到統一方案、統一指揮、統一實施,使活動既扎扎實實又富有成效。
又如為促進各校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更好地培養各科特長生,每學期,我們都會按計劃制定學科競賽方案,舉行語文、數學、英語等競賽活動。在這幾年里,我們舉行了作文比賽、語文閱讀比賽、古詩詞知識比賽、低年級計算比賽、奧數知識競賽、英語閱讀比賽、奧英知識競賽和朗誦比賽、書畫比賽和體育競技比賽等。同時,凡是上級教育部門組織開展的各種競賽活動,我們都在全辦小學中集中選拔優秀選手參賽,從而都取得優異的成績。
2.用“五制”使管理“有法可依”
(1)制定《水口小教師德師風考核辦法》。用此法一年考核一次,由各校按統一標準考核后,上報小教黨總支部,以年度考核情況作為教師提拔、評先、培訓或換崗的依據。
(2)制定《水口小教中層干部考核方案》。此方案三年實施一次,由小教黨總支部統一考核,以此作為中層干部繼續任用或調整崗位的依據,有效地促進了水口小教中層干部隊伍建設。
(3)制定《水口小教教育教學管理量化評比標準》。考評時,中心小學考評小組按照“嚴、實、細”的標準和要求,查管理、查成績、查制度落實。根據得分情況,每學年度評選出一批先進學校,由水口辦事處進行表彰。
(4)制定《水口小教安全管理量化評比標準》。除平時對各小學(幼兒園)進行常規性安全隱患督查外,每學年度六月份還從學校的安全檔案資料、學校設施設備維護、安全制度落實和安全事故等情況進行綜合量化評分,評選出一批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學校,由水口小教黨總支部進行總結表彰。
(5)制定《水口小教教師參賽及輔導學生競賽的獎勵辦法》。本辦法按學期發獎,獎金由水口商會全額贊助。以此激勵水口小教全體教師奮發進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用“一納入”使考評客觀公正
“一納入”是指把每學年度“水口小教教育教學管理量化考評”和“水口小教安全管理量化考評”的綜合分數,納入各小學校長三年任期工作成績的考核,作為校長是否留任的重要參考依據,體現考評的公正和客觀。
由于實行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所以使水口中心小學的各項工作躍上了新的臺階,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二、發揮人才優勢,促教育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開展教育科研,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必由之路。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形勢和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中心小學的人才優勢,在教研指導方面做到“四加強”,對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加強理論培訓,促教師觀念轉變。總教研處多次組織全辦小學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綱要》、《聚焦新課程》和《新課程標準導讀》等有關理論知識,領會課改理念,把握教材特點,研究教學方法。特別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案例式培訓,使培訓效果大為提高。
2.加強教學指導,促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總教研處3名教研員每學期根據不同的重點深入各校調研指導,包括課堂聽課、常規教學檢查、上專題講座等。從2004年實行課程改革以來,許多青年教師在悉心指導下教學水平迅速提高,成為課改的中堅力量。
3.加強研討活動,促教研能力提高。實行新課改以來,我們著重引領全辦小教骨干教師參與各項教學研討活動。一是抓好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主要是研教研學,尤其是研課堂之教,學生之學,確保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小學各科任骨干教師定期到中心小學進行集體備課。備課任務提前準備,責任到人,確定中心發言人,每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參與討論,發表見解,使備課真正取得實效。
二是加強課題研究。中心小學開展的《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融合探索》、《運用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學習》等課題研究,均安排各小學的部分骨干教師參與,經常一起探究教學實踐中的有關問題,以尋求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指導面上小學針對本校實際開展課題研究,要求在課題研究中闖出一條“實驗—總結—反思—提高—推廣”的科研之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加強學習交流,促專業素質提升。一是中心小學堅持每學期在全辦教師中開展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優質課等評優活動,促教師提高教學基本功。二是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外地學校的交流,學習新的理念和方法。兩年多來,共選派100多人次到佛山、河源、梅縣、博羅、市區等地參觀學習,先后邀請市區十多位名校長、名教師到我辦各小學授課或指導。通過交流學習,教師的專業素質不斷獲得提升。
三、增強服務意識,為面上小學排憂解難
中心小學的職能之一,就是為面上小學排憂解難,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服務。對此,我們一方面及時向面上小學傳達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有關精神,檢查工作的貫徹落實情況,確保各項任務的完成。另一方面,我們積極向上級領導反映面上小學的困難,爭取各級領導或社會各界的支持。如:鹿崗小學廁所成了危房急需改建,張村小學師生用水困難等,均是在我校的協調下爭取到辦事處的支持,從而解決了工程資金問題;陳布學校、大和小學、三聯小學和霞村小學缺少英語教師,我們分別從惠州市人才市場聘請到4名英語代課教師,并出面向辦事處申請到代課教師工資,有效地解決了4所小學英語教師的緊缺問題;三聯小學電路線嚴重老化急需改造,大和小學和鹿崗小學沒有籃球場急需建設,為了解決三項工程資金困難問題,我校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最終獲得了惠州慈輝(佛教)基金會的11萬元贊助。幾年來,在中心小學的牽頭下,爭取各方支持,先后籌集到1500多萬元,使各小學的瓦房、危房校舍全部建成了樓房,先后改建了16所小學的運動場,有15所小學按省二類學校配置了教學儀器和有關設施,大大改善了我辦事處小學的育人環境。
另外,我們還根據部分家長對子女讀書漠不關心,甚至讓子女輟學的現象,積極與辦事處、各社區和各村委聯系,通過宣傳標語、板報、家長會、學生會和家訪等形式,大力宣傳“尊師重教,造福子孫”、“窮不讀書,窮根不斷;富不讀書,富不長久”等道理,同時大力宣傳、獎勵勤奮好學的學生,使群眾逐漸轉變了觀念,形成了“尊師重教”的風氣,為建設教育強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5年9月至今,有27位學生獲得全國“華杯賽”和全國英語競賽一、二、三等獎,16位教師獲全國優秀教練員稱號;教師有41人次在全國、省、市和區各種教學評優活動中獲獎;在區級以上教育刊物上發表文章11篇;學生有55人次在全省、市和區各種學科競賽中獲獎。各項成績在全區鎮辦小學中名列前茅。這充分說明,我們在進一步發揮中心小學的職能作用上的做法是切實可行且富有成效的。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