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宇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樂于學,主動地學;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實踐中。課程改革的今天,應多方面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潛在因素。做到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這是上好課的第一步。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把學習看成內心的滿足。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如教《周總理,你在哪里?》一課時,在教室正面墻上掛著鑲有黑邊的周總理遺像。打開投影器,銀幕上出現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長街上為周總理送行的動人景象:靈車緩緩地開動,哀樂低沉地回響。教師沉痛地講:“1976年1月8日,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這一悲壯的情景一下子就緊緊地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幾十雙眼睛都閃著淚花。
2.借助現代教學手段,激發興趣。合理使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聽聽美妙的音樂,看看生動逼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可以使學生的精神處于輕松的狀態,讓學生迅速進入狀態,走上一條到處充滿輕松,愉快的學習道路。學生們興致勃勃,產生了愉快的情感,對課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3.猜謎語,激發興趣。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則小小的謎語,往往能激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如課文《蜘蛛》就是用謎語的形式導入課文。生動形象的謎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很快就猜出謎底。注意力馬上引到課文上來了。
4.編演課本劇,激發興趣。學生愛動,喜歡充當角色。比如,鼓勵學生自編自演相聲、小品,或者老師也可以參與進來,與學生一起演繹類似的娛樂性的小活動。這樣不但可以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激發他們對戲劇的熱愛,從而也對語文有了更加深厚的興趣。
5.實驗演示,激發興趣。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課前做一個小實驗或演示,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他們渴求了解知識的欲望油然而生。
6.表情敘述,激發興趣。有些課文,設計一些富有情感的導語或播放配樂朗讀課文錄音,激發學生的興趣。
7.提出問題,激發興趣。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同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大自然警號長鳴》大自然為什么警號長鳴?帶著問題,染發鼓勵學生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去度課本,這樣能更深層次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激發興趣、啟迪思維應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使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向知識的高峰不斷地攀登。
作者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上安中心頭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