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迎 劉曉平
摘要:教科文組織于2008年1月8日倫敦青年人才交流會上發布《教科文組織信息與傳播技術教師能力標準》,本文從標準制定者、標準體系結構和標準實施三方面,比較教科文、中國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探討中國信息和傳播技術與其他教育改革聯系的發展計劃,為中國標準提供執行指南。
關鍵詞:教科文標準;中國標準;對比;標準執行
隨著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普及,人們終于認識到,教室里有一臺電腦不足以保證教師向學生講授在21世紀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由此便有了各國關于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誕生。《教科文組織信息與傳播技術教師能力標準》(以下簡稱教科文標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該標準框架確定了3種以生產力為基礎的不同辦法,還提供了相應的教育變化模式來匹配這三種辦法,各國可加以選擇,從而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
一、教科文、中國標準對比
1.標準的制定者
教科文標準由思科、因特爾和微軟等跨國公司與國際教育技術國際協會、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合作開發,標準定位為:幫助教育決策者和課程開發者確定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所需的技能。《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以下簡稱中國標準)由國家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制定,由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和中央電教館等20余家單位和全國40余名教師和教育技術專家組成,目標為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發展,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
教科文標準是將教育改革內容同政策結合起來,為教師制定一整套技能實施指南,而中國標準則更多是依據本國現狀,以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教科文標準項目意在為教育決策者們提供各種工具,以便其打造以信息和傳播技術為基礎的教育改革和教師職業發展,進而支持各項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2.標準的體系結構
教科文標準體系包括三大辦法——技術掃盲辦法、知識深化辦法和知識創造辦法,教育系統的六大組成部分——政策、課程、教學法、信息和傳播技術、組織與教師培訓。中國標準為“4(14)N”體系結構,即4個能力素質維度,14個一級指標,N個概要績效指標。
教科文標準注重生產力因素的影響,關注教育的終身化和創建學習型社會,重視教育系統的改革以及教師的職業發展。教科文標準為教育改革創造了廣闊的背景,能從宏觀與微觀來把握標準的實施。
3.標準的實施
教科文標準在教育改革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教育、構建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產生,各國或部門找到框架的不同部分,計劃一個軌跡,實施標準。中國標準在教育信息化、新課程改革、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整體水平低、教育技術培訓和考核沒有統一標準背景下,實施PT3項目,讓明天的教師使用技術。
各國依據各自的政策背景制定標準實施策略,是標準從理論轉化為現實的動力,也是衡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現實指標。教科文標準項目意在為職業發展提供者提供框架,可以利用該框架,編制或訂正其職業發展的內容設置。
二、標準執行
一個部門可以當前和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為背景,評估其現行教育政策。它可以選擇適當的辦法,把信息和傳播技術與其他教育改革努力聯系起來,也可以計劃一個軌跡,把這些教育改革倡議同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相聯系。一旦選定了辦法和軌跡,部門就可以使用另一份文件說明的教科文組織信息和傳播技術教師能力單元,計劃適當的培訓,以使教師具備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技能。依據標準特點和關鍵要素來分析中國標準執行的現狀,并制定教育改革的發展計劃圖。
(1)當前我國實施標準的政策背景。推進全國教育信息化,迫切要求中小學教師提高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要求教師能將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改革教學方式,變革學生學習方式。
(2)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培訓過程中教師誤將培訓稱為計算機培訓;部分學校沒有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務系統,多數培訓方式和內容脫離中小學教學實踐。
(3)教學法要求:正確描述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并能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條件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課程和評估要求: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能為學生提供各種運用技術進行實踐的機會;能用技術開展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綜合我國國情和教科文組織標準的執行指南,我國要用當前在課程、教學法以及信息和傳播技術方面的優勢來改進評估、學校組織和師資培訓。我們計劃以知識創造辦法作為政策目標來實施教育各組成部分的改革發展。
教科文組織標準為中國標準提供了實施指南,但中國地域發展不均衡給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帶來了困難。目前農村信息化教育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是發展的重點,硬件環境設備和教師信息素質都有待提高。因此,發展多元化的實施標準方案,制定靈活、針對性強的標準體系是當前緊迫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教科文組織信息與傳播技術教師能力標準,2008.
[2] 何克抗.《標準》的主要內容及其實施[J].中國教師,2005(3).
[3] 胡根林.中美教師教育技術標準之比較[J].中國電化教育,2006(6).
[4] 王煒,祝智庭.ICT應用于學科教學的教師能力標準[J].電化教育研究,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