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文
摘要:本文通過探索在職業教育中如何針對物理學這門重要的基礎課,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我們培養具有創造性、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職業教育;物理學;教學改革
物理學作為整個自然科學的基礎,近代科學技術的源泉,對于理工科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課。其中作為普通物理組成部分的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等的內容既有經典的理論部分,又有在現代科技領域中與前沿技術互相滲透并得到廣泛應用的部分。對該部分作一些教學改革或者改進,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學生視野的開拓和今后的發展。如何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是擺在我們每位物理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嘗試。
一、更新教材、改革教學內容
隨著物理學理論和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物理學的教學內容也要與時俱進。因此,我們有必要適時更新教材,在課堂上穿插講解一些與之有關的現代科技知識。倘若按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分輕重、沒有取舍地一章一節地講,恐怕還是走不出“滿堂灌”的怪圈。因此,有必要按專業、分輕重、有選擇地講授。如“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的班級可選擇力學部分作為重點,光學、熱學、電磁學部分為次重點,其他部分簡單介紹即可;對于“電子技術”專業的班級則選擇電磁學為重點,光學、熱學為次重點,其他部分簡介即可。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物理學教學的內容要重視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要注重與生活實際聯系,還要注重它的思想、方法與現代科技研究的聯系。因此我們可對現有的教材進行更新和改編,引入現代教育技術,加入音像、多媒體教材,推薦輔助閱讀材料,適時地配合專業內容介紹一些近期的相關成果。例如: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與力學、熱學、光學相關的建筑類成果。又如:加速器技術、磁懸浮列車、通訊衛星、嫦娥1號、神州七號等與電磁學、力學相關的成果。這樣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并不排斥經典物理的概念和規律,而且我們在課堂上教學內容仍以經典的為主。
二、改進教學手段
隨著教育技術的形成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教育手段正在普及,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將多種信息媒體、資源豐富的課件,以美感、直觀、生動的最佳效果展現在學生面前。由于電磁學部分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師對于電場、磁場中的不少知識不僅要定性描述而且要定量分析,與此同時,有些理論要從多方面進行實驗驗證。由于教學過程中,描述、演示的現象多,作圖多的特點,要想在教好這部分內容的同時介紹一些前沿領域的知識,在課時相對較少的情況下,采用多媒體教學,則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在課堂上能多留出一些時間與學生交流互動。
三、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中,不要片面追求講深、講透,而要經常抓住矛盾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此,課堂上應該騰出時間,展開討論。討論的方式有由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討論,然后由老師歸納解答的主動式;也可以是由老師提出問題的被動式。不論采用哪種方式,通過集思廣益都有利于學生對物理原理的理解,有利于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提問題、分析觀察問題、表達自己意見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此外,物理學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實驗科學,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工作能力是職業教育的宗旨。因此根據課程的內容適時地為學生安排實驗課尤為重要。通過做實驗,可以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四、完善考核學生的方法
過去對學生的考核方法只側重于期考,考題主要集中于對書本知識的回憶和模仿。這種單一的考核方法比較片面,不利于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除了卷面考核,還需要增加作業考核、課堂討論問題和動手能力的考核。課堂考核主要檢查學生分析問題、表達意見的能力,作業考核主要檢查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的能力,而動手能力,則考核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期考則是對學生能力、知識面的考查。新的考核方法既能較全面地反映教學質量,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也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總之,物理學教學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積累經驗,堅持不懈地探索改革的路子,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性、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