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霞
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是每位數學教師特別關注而又極感興趣的問題,筆者旨在談談本人在數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激發(fā)學習動機,增強學生求知欲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巨大動力,因此,教師要善于用各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善于給學生創(chuàng)造質疑問難的條件,為他們提供成材的機會。
在平面幾何中,講線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時,提出下列問題:建造房子時,為了使墻面垂直于地面,用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把一根細繩沿著墻壁豎直掛下來,若繩子不離開墻面,則表示與地面垂直,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如此造成懸念,可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新課教學,教學情境最佳。
二、努力提高計算能力
初中學生年齡小,個別學生學習不夠認真,作業(yè)潦草,計算易出錯誤等現(xiàn)象,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這種不良現(xiàn)象亟待克服。
首先,教師應充分備課,這里的備課不僅要備每節(jié)內容,更重要的是面對學生。老師應清楚哪些學生計算上容易馬虎出錯;經常指定他們上黑板板演,有意識地糾正他們馬虎大意的毛病,肯定他們正確無誤的成績,鼓勵他們點滴微小的進步。
其次,對學生作業(yè)不可忽視。通過作業(yè),從中可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知識掌握方面出現(xiàn)的錯誤及錯誤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從而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普遍存在的錯誤在課堂上加以講解糾正,對個別錯誤給予單獨指導,個別訓練。
三、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一名好教師,不僅要給學生“金子”,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點金術”。這就要求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向學生傳授取得知識手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把含鹽5%的鹽溶液與含鹽8%的鹽溶液混合制成含鹽6%的鹽溶液600克,應取兩種鹽溶液各多少?此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難就難在不知如何尋找等量關系,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作了如下實驗。取兩個燒杯,每個燒杯中盛不等量的水,再取一個不盛水的燒杯。
我把兩個盛水的燒杯分別取名A杯、B杯,把不盛水的燒杯取名C杯,然后把綠粉筆旦當鹽放入A杯,把紅粉筆旦當鹽放入B杯,最后把A杯、B杯混合裝入C杯。
請同學們回答:
1.C杯溶液重量等于多少?
2.C杯溶質重量等于多少?
3.C杯溶劑重量等于多少?
通過實驗,學生清楚地看到A、B杯的溶液重量和等于C杯溶液的重量,A、B兩杯的溶質重量的和等于C杯的溶質重量,A、B兩杯的溶劑重量和等于C杯的溶劑重量,經過實驗學生很快解決了兩種溶液混合成一種溶液的問題。
像上面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是使學生盲目地去理解解題,而是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揭示事物本質,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鉆研教法。只有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才能在教學中自覺做到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誘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使數學教學顯著。
作者單位:貴州遵義縣石板鎮(zhèn)天旺中學